除了肌肉,下面要讲的是软组织之筋膜。目前国内最火的就是筋膜流派了,尤其诞生了以Thomas Myer为首的解剖列车流派和以义大利的Luigi Stecco家族为首的CF点,CC点流派和以Robert Schleip为首的筋膜健身流派。解剖列车理论里讲述的是人体的肌肉为一个整体,将全身的600多块肌肉分为12条链进行讲述,与中医的经筋学说有部分重叠,不过解剖列车目前仍属于边缘体系,其整体理论体系仍是需要借鉴的;Luigi Stecco的筋膜手法更注重筋膜交汇点,认为筋膜交汇点含有较多的感受信息,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局部软组织筋膜的按压有助于局部肌肉的快速恢复,而这些点就是前文讲的CF点,CC点,这些点与中医上的腧穴很多位置相同,所以很多中医开始用此理论去解释腧穴的效果;筋膜健身流派则是通过舒缓柔和的动作缓慢的牵拉局部筋膜,使筋膜慢慢放松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其理论类似于拉伸,但是又有所不同。根据组成筋膜的基质的流动性强弱能决定筋膜的弹性,而筋膜的基质取决于温度、运动和水合运动,所以柔和、温暖的运动能增加筋膜的弹性。三个流派中,Thomas和Robert的老师是世界著名的Rolf手法创始人——Rolf女士,由于未曾阅读过Rolf专著以及参加过类似培训,目前我对该筋膜手法并不了解,不过据曾阅读过的文章写过,Rolf手法治疗师也是根据特定点来放松肌肉,亦能治疗很多内脏病。

筋膜分为浅层筋膜和深层筋膜,浅层筋膜即位于皮肤下的最浅层,肌肉分为肌纤维,肌束和肌腹,肌纤维外的筋膜是属于肌肉的深层,是肌内膜;肌束上是肌束膜。肌腹上是肌外膜,属于浅筋膜。肌外膜与肌腱上的腱膜连接在一起共同附著在骨头的骨膜上,即所说的起止点。筋膜本身弹性较差,且与温度、运动和水合运动有关,而肌肉弹性较好,可缩短或拉长至长度的50%-150%左右,所以一般肌肉损伤是由于筋膜的弹力变差导致肌纤维的紧绷带形成。所以也有很多人说在治疗肌肉的时候更重要的治疗到了筋膜,从而放松了肌肉。筋膜弹性可在高温、多水和运动的情况下变高,如果人年龄变大、常处于低温环境和很少运动的情况下,筋膜的弹性会变差,就导致肌肉的更进一步损伤。所以从筋膜角度上来说,筋膜的紧张是导致肌肉损伤的重要原因。而平时的软组织松解由于更多的是触碰到了筋膜,破坏了筋膜,使筋膜再次修复而恢复了肌肉的功能,故对肌肉最好的放松方法是针刺,因为针刺直接刺激了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内膜。Stecco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做过针灸刺入筋膜层内,在针提插捻转后,体内的筋膜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针刺对筋膜的治疗作用。同样的,国内南方医科大学原林教授也根据筋膜的功能把人体的系统分为两种:功能系统与支持系统,功能系统即供应著人体的正常功能的系统,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而筋膜则是支持系统,可以在功能系统需要的情况下转换为功能系统为其供能。其中也提到了中医的腧穴是生命信息丰富的地方,所以针刺腧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纵然筋膜再神秘,我认为未来行业技术发展依然不会以筋膜为根本,因为筋膜毕竟有限。

筋膜治疗目前国际上的手法如前文所说,Thomas的手法、Stecco的手法、Rolf的手法以及Robert的筋膜运动,国内的如浮针浅层筋膜的刺激及再灌注,在治疗一些筋膜炎还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而如压揉这种方法,直接刺激的是深层的骨膜,其效果往往会比浅层筋膜处理效果更明显。

筋膜疗法学习之前,应该精细的学习肌肉的解剖知识,只有基础肌肉知识扎实,才能更好的学习筋膜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更好的治疗。同样的对于筋膜的代表——解剖列车,好的基础肌肉解剖非常重要,所以在培训新的员工或学员时,基础肌肉解剖是重中之重。筋膜知识是肌肉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