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出席一論壇時表示,金融業過度混業造成了一系列的亂象,令風險集聚的同時,亦不斷提高資金成本,加劇實體經濟的困難,引發高風險。

他續指,目前在治理金融亂象、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時期,確實到了水落石出的階段,出現了大量的風險,無論是P2P、保險公司的風險期限錯配,還是小銀行的風險暴露。

他又表示,去槓桿過程痛苦,但這是中國經濟不得不過的關口,否則系統性風險早晚會爆發。此外,要盡力遏制地方政府的過度舉債,並給予正規出路。

他強調,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渠道操作,自身加槓桿、期限錯配、風險錯配是首當其衝需要加強監管,對名為藉貸實為詐騙的行為要堅決打擊。

他並稱,非金融企業和居民也要逐步降槓桿。中國正在採取正確措施,對降槓桿週期的判斷也更加明確,不會太短,約在3年左右,這對於穩定預期是有積極效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