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其實和司馬氏有異曲同工之妙,目的是為了保障自己兒子繼位的正統性。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那麼孫權是兄終弟及。那孫權之後呢?是不是就應該再傳回給孫策的兒子了。吳大帝顯然不願意,只追封了老爹孫堅為始祖。對於大哥孫策,只追封為長沙桓王,真夠小氣的了。這樣孫策的兒子也就當個王爺,連皇子都算不上,失去了競爭的資格。

再看司馬氏,雖然沒有設立某祖的廟號,但比孫權要大方多了。按照禮法和功勞,司馬懿是妥妥的太祖,始封之君開基之主嘛!但如果以司馬懿為太祖,那他的大宗就是司馬師及其嗣子司馬攸(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將自己的親生兒子過繼給司馬師)一系,司馬炎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因此司馬炎乾脆犧牲了爺爺,只將爺爺司馬懿、伯父司馬師、老爹司馬昭分別追封為宣帝、景帝、文帝,就是沒有某祖。


孫權稱帝後,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權之所以冊封孫策為長沙桓王不是不尊敬自己的兄長,而是為了維護東吳政權的穩定。

下面我們來講一下冊封孫策為長沙桓王對於東吳政權的影響。

首先,孫策打下了江東八十一郡,奠定了東吳政權的基石,可以說,沒有孫策就未必會有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孫權冊封孫策為皇帝,就相當於默認了孫策的後代具有統治江東的合法性。

在孫權還在世的時候,或許這個所謂的合法性對於東吳來說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若是那天孫權去世了,那皇位該由孫策的後代繼承,還是該由孫權的後代繼承。

畢竟,若是孫策被追封成皇帝,孫策和孫權的後代都擁有了繼承皇帝的合法性。

可以說,當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跟孫策的子孫關係更好的家族肯定會希望讓孫策的後代繼承皇位,而跟孫權的子孫關係更好的家族自然是希望孫權的子孫繼承皇位。

這個矛盾就算是在天下一統的皇朝爆發都會引起巨大的政治動蕩,更不要說在東吳了,而若是在東吳爆發,北方的曹魏政權肯定不會放棄南征的機會。

可以說,上述的一切都不是孫權想要看到的,所以他選擇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而不是皇帝。


這件事其實反應出孫權性格的一個特點,就是過於涼薄,苛刻,孫權皇帝做的不錯,但是不是一個厚道的君主。

孫權的涼薄前人已經有了非議,他不僅對於他的哥哥孫策涼薄,他對功臣一樣是卸磨殺驢,包括我們熟知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中的兩位奠基重臣張昭以及周瑜。

小編認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孫權薄待兄長批評得最好,孫氏能夠割據江東都是孫策打的基礎,但是孫權稱帝後,沒有給哥哥上皇帝尊號,孫策的嫡子才給了個侯爵的位置,從道理上有點說不過去了。

「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張昭對於孫氏政權立有大功,孫策去世前囑咐張昭說:如果孫權不行,你就自己做主,帶著隊伍向西走回到以前的地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可見張昭在當時孫氏政權的重要地位。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死後,孫權年少,多虧張昭居中調度,維護江東安定,雖然曾經勸過孫權投降,但當時曹操橫掃天下,吞併荊州,風頭正勁,贊成投降的原也不是只有張昭一個人。等到孫權稱帝之後,孫權嫌棄張昭頑固,愛提意見,拒絕認命眾望所歸的張昭做丞相,甚至因為言語衝突派人用土堵住張昭的門,看見張昭不道歉甚至下令放火燒張昭的家,張昭晚年知道自己不受待見,逐漸淡出了政壇,在家編書避禍。

周瑜的功勞咱們在這裡不用擺出來了,沒有赤壁之戰,孫權絕對當不了皇帝,但是周瑜的子孫在孫權手裡都沒有受到重用,雖然都娶了孫氏的公主,但是孫權連個能傳下去的侯爵都沒有給他們。

包括曾經火燒連營,把劉玄德燒的鬼哭狼嚎,一名嗚呼的陸遜,因為維護太子孫登被逼死。

有人說孫權之所以沒有給孫策封王,是擔心孫策的兒子孫紹享有皇位繼承權,這就是孫權自私的地方。因為江東不是孫權之父孫堅拿下來的,是小霸王孫策自己打下來的,從政權傳承上來講,追封孫堅為皇帝反而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合理。而孫紹不但應該享有繼承權,排位還應該在孫權的兒子前面。


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會從孫權的性格來下結論,其實這不是主要原因。

孫權繼承了父兄遺業,但就他父兄那點遺業在東漢末年真不夠稱帝資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戰爭是赤壁之戰,孫劉的勝利和曹操的失敗給了孫權能夠坐擁江東的資本,而孫策去世時江東只是眾多天下私人武裝中的一支,古中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權利根基在北方,大運河開鑿以前基本在黃河流域。所以沒有孫權在赤壁之戰的勝利就沒有以江東三分天下實力和格局奠定這樣一個三分天下的是孫權,不是孫堅也不是孫策。

孫權三分天下建立吳國,追封自己的父親不是因為孫堅的功勞,而是遵循慣例,以禮孝彰顯自我。而孫策的功勞在吳國建立上只能算一介猛將之勞,或成或敗對於吳國沒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假設赤壁之戰曹操勝利,那麼天下亂世提前結束,那還會有三國?

赤壁之戰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礎,而夷陵之戰更是孫權坐穩了江東。無數歷史上實戰證明了取南京最好的戰法是沿江而下,沿江而下勢如破竹,後來孫吳也是這麼被滅的,所以孫吳與其怕曹操的強大不如說更怕蜀漢在上游的勢威,但是孫權在取得了赤壁之戰勝利後又打敗關羽拿下荊州,終於在夷陵之戰中打滅了蜀漢的兵威,孫權這一系列的勝利才是他建吳稱帝的資本。連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之功業遠邁其父兄。

所以孫權不追封孫策為帝在古今看來都沒什麼不妥。


在孫權稱帝後,僅僅給了孫策兒子孫紹吳侯的封號,還不如一些大臣的兒子待遇高。江東的基業都是孫策打下來的,孫權白撿了一個江山,即使不把皇位還給孫策的兒子,也應該給孫策的兒子封王。孫權追封了孫策長沙恆王,這個封號應該給孫策的兒子繼承,而孫權偏偏改封孫策的兒子吳侯,後來又改封上虞侯。而且孫權一直沒有重用孫策的兒子,孫紹一生連一個將軍的稱號都沒有,只是一個普通的侯爵,同周瑜和魯肅等人的後代都無法相提並論。

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三國志》

孫權是孫策臨死時候違背大臣的意思,專門安排的繼承人。在孫策奄奄一息的時候,張昭等大臣都推薦孫翊做繼承人。孫翊的性格和孫策一樣,英勇豪邁通情達理,而孫權心機頗重,大臣們不願意侍奉他。孫策見大臣們不支持孫權,專門把自己的吳侯印章掛在孫權的脖子上,對孫權說:平定天下你不如我,穩定江東我不如你。大臣們沒有辦法,只能擁護孫權做了江東之主。孫策去世二十九年後,孫權稱帝建立東吳。在稱帝之後,孫權對親人十分的小氣,孫策的兒子能夠得到一個縣候的封爵,已經是孫權侄子裡面待遇最高的了。

孫翊字叔弼,權弟也,子松為射聲校尉、都鄉侯。

孫權是孫堅的二兒子,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分別是孫翊、孫匡、孫郎。在孫權繼承吳侯的位置不久,孫翊就死於一場離奇的謀殺案。在孫權進攻黃祖的時候,孫翊被部將殺害,孫翊的部將佔領了孫翊的地盤,還霸佔了孫翊的妻子,孫權卻沒有為他報仇。後來孫翊的妻子施展美人計,帶人殺死了叛亂的部將,孫權也沒有任何嘉獎。從孫權在孫翊遇害後的表現來看,孫翊被害很可能是孫權指使。相比於孫策的後代,孫翊的後代僅僅被封為都鄉侯(侯爵裡面倒數第二等,低於亭侯)。孫堅的四兒子孫匡的兒子,連一個侯爵都沒有,依靠著自己努力才做到了校尉。孫郎在孫權稱帝前就被迫改姓,被孫權監禁致死。

孫匡字季佐,翊弟也。子泰,曹氏之甥也,為長水校尉。

古代皇帝稱帝後,都會封賞自己的兄弟侄子,像孫權這樣小氣刻薄的人,在我國歷史上十分少見。孫權性格心機頗重,對於親人十分的小氣刻薄,孫策把江東之主的位置傳給孫權,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孫權給孫策追封長沙桓王,已經是對孫策「特殊照顧」了。反觀無辜被害的孫翊,後代連個侯爵都沒有的孫匡,被迫改姓的孫郎,孫權對孫策已經是非常「大方」了。


江東真正的「太祖」其實是孫策,孫堅死後沒有留下一寸地盤,甚至軍隊也被袁術收回。是孫策通過自己幫袁術多次攻城掠地的戰功,獲得袁術支持,給予一千兵馬(羅貫中小說誇大為三千)。孫策通過個人魅力獲得周瑜、張昭、張弘、太史慈等人支持打下江東六郡甚至被封為吳侯。

孫策臨終時完全可以讓好友周瑜、亦師亦友的張昭輔佐嫡子孫紹,但孫策卻考慮到江東長遠發展,讓弟弟孫權繼承自己的事業。從200年孫權繼位到208年赤壁之戰,可以說這都是孫靜留下的人脈資源輔佐孫權。等到呂蒙、陸遜、顧雍這些孫權嫡系成長起來,孫權的江山才是自己發展的。從周瑜病死到孫權稱帝歷時20年,孫權早就站穩腳跟,不存在孫策的兒子爭奪繼承權之事。孫權以孫堅為太祖烈皇帝,以孫策為太宗武皇帝,其實無損江東政局安定,畢竟孫權太能活了,太子孫登也很早確定地位。

孫權刻薄寡恩,不僅對江東基業實際開創人孫策涼薄,對周瑜等人後人也很刻薄,對張昭也遠沒有孫策那樣尊重。兄終弟及的皇帝不少,比起司馬氏、高氏,名分上差的太多。


理科男答歷史。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稱帝後要做的事情就是追謚,孫堅成為了武烈皇帝,而孫策則只是長沙桓王,連個皇帝都不是。孫堅作為孫權的父親,理所當然也應該是皇帝。而孫策,只是孫權的哥哥,所以孫權並沒有追謚孫策。這只是很小的原因,還有其他原因,那其他原因是什麼呢?

一、孫策是皇帝了,那麼他後面的皇帝應該誰做?

如果把孫策也追謚為皇帝,那麼孫權皇帝的位置就很難坐穩了。

為何這樣說呢?在古代是有繼承製度的。子承父業。孫策是皇帝,那麼他的兒子也應該是皇帝。

孫權肯定考慮到了這一層,所以沒有追封孫策。

二、江山是孫權打下來的,和孫策沒有關係

孫策是公元200年,被刺殺,然後孫權接管了他的勢力。

而孫權是公元229年稱的帝,中間差了29年。

也就是說這29年都是孫權在努力,如果沒有孫權,那麼他孫家也不會如此光榮。


我是勃勃,我來回答,很正常,追封孫堅為皇帝,才是正確的,才能彰顯自己的地位。

1、追封孫堅才是正統,說明自己的皇位來自父親。

孫堅

孫權的江山是從孫策手上接過來的,大部分地盤都是孫策打下來的。但這個事實你知我知,就是不能擺在檯面上來說。因為古代繼位的規則是父死子繼,兒子是從父親手裡繼承的東西。

追封孫堅為皇帝,就表示自己的江山來自父親,以後自己的江山也會傳給自己的兒子,不會傳給孫策的兒子,斷了孫策一系的念想。

2、孫權藉此舉向孫策舊部表示,自己才是江東真正的主人。

孫策

其實,孫策舊部很多是不服孫權的。當時曹操來攻打,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投降,因為在他們心中孫權不過就是一個小孩子,不需要為了他冒砍頭的風險和曹操對抗,而且自己投降爵位什麼的也不會有太大變化說不定還有賞賜。

孫權不得用砍斷桌角的方法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威逼大家一起抗曹,因為孫權投降肯定就會被曹操除掉。周瑜張昭等孫策舊部內心也是不服孫權的,所以被孫權一步步清洗掉。

孫權直接追封孫堅為皇帝,不追封孫策,表示自己皇位不會傳給孫策的後代,自己才是江東的掌舵人,唯一的皇者,自己才是江東的主人。

事實也證明,孫權清理掉孫策一系舊部以後,就開始驕奢淫逸起來,因為沒有了內部壓力。

勃勃說:

孫權此舉有出於私心,也有出於穩定政局的無奈。他不得不苛刻兄長的兒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政治,親情也必須讓位於政治,可憐孫策的兒子孫紹,一生鬱鬱寡歡。


謝邀!

孫權稱帝,為了維護其統治追封其父孫堅為帝無可厚非,追封其大哥孫策為長沙桓王,沒有封皇帝是有原因的:

孫策當時撒手人寰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個兒子的,名為孫紹,只是當時江南剛剛平定,孫紹又太年幼,為了孫家可以在江南站穩腳跟,將權力交給孫權是最為穩妥的決定,然而等到稱帝的時候事情就不這麼簡單了。

如果孫權追封孫策為皇帝,那孫紹就比較尷尬了?作為前皇帝的唯一兒子和嫡長子,孫紹是有皇位繼承權的,而且禮法上他的繼承權還在孫權前面,以後可能會威脅到孫權和他兒子們的地位。

那麼孫策的子孫就有可能會跟自己的兒子爭奪嫡位的機會。因為孫策雖然已死,但是在江東望族裡面還是有很深的影響力的。

所以只能封王,而不能追封為帝。孫紹也加封吳王,也算最頂級的封銜了。


孫堅為孫權的父親,所以在孫權稱帝後,追封其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這無可厚非,而孫策為孫權的哥哥,雖是江東基業的奠基人,但是若同樣追封孫策為皇帝的話,孫策後人也同樣成為正統,這無疑會給孫策後人稱帝的希望,對自己的統治有嚴重的隱患,為了從根本上消除掉這個隱患,所以孫權並未追封孫策為皇帝,而是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

首先孫策絕對是有資格被追封為皇帝的,因為江東實際上並非孫堅打下的基業,「小霸王」孫策才是東吳勢力的真正奠基人。在孫權孫策父親孫堅被黃祖所殺之後,樹倒猢猻散,故孫堅並沒有給孫權孫策兩兄弟留下多少勢力。

孫策起初在袁術賬下為將,雖歷下頗多功勞,但是並不受袁術重用,後來孫策便利用傳國玉璽,從袁術那要來了3000兵馬,在行軍路上,孫策偶遇周瑜,兩人相談甚歡,足智多謀的孫策在周瑜的鼎力相助下,開始橫掃東吳,兵鋒所指,無人能擋,擊走劉繇,活捉王朗,最後襲取廬江,大敗黃祖,得以一統江東,就連曹操當時聽聞孫策平定六郡,亦嘆息說:「兒難與爭鋒也!」,但是天妒英才,好景不長,孫策不幸英年早逝,在丹徒狩獵遇刺身亡,當時他年僅二十六歲。

在孫策死時天下局勢未定,江東政權內部根基不穩,同時外部強敵環伺。但是孫策雖有後人,但是他的子女年紀都尚小難以控制局面,所以孫策兩相權衡之下,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將自己與父親創下的基業交給了孫權,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蜀吳三國局勢確立,按道理來講,孫權是應該追封孫策為皇帝的,但是他卻並沒有,這裡是有他的私心的。如果孫權此時追封孫策為皇帝,那麼孫策的後人就與孫權的後代,同樣擁有了繼承東吳大統的資格,兩方一旦爭鬥,東吳政權必然會發生內亂,這不是孫權想看到了,所以孫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死後能夠將權力平穩的過渡給自己兒子,便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但是這無疑對孫策來說是不公平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