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書開篇: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滲透中囯人的生活, 就認為儒學是宗教。2.哲學就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學的任務是什麼?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3.不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中國人信仰的,大都不是宗教,而是哲學。4.人的最高境界是成為聖人, 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由此產生入世和出世哲學。儒家和道家的哲學思想是兩極,代表出世和入世。儒家和道家思想在中國人的信仰和行為中不是割裂的,而是統一的。中國哲學家慣用名言雋語比喻例證表達思想.,明晰不足而喑示有餘, 也是一切中國藝術的理想。好詩言有盡而意無窮翻譯工作如嚼飯喂人, 對中國哲學的翻譯不能表達其豐富內涵5.中國是大陸國家,中國是農耕社會,中國是家族體制。這決定了中國哲學的內容。6.司馬遷的爹,司馬談,第一次嘗試對「百家」進行了分類, 即陰陽家, 儒家,墨家, 名家,法家, 道德家。第二個分類的是劉歆, 六個與上同,又加縱橫家, 雜家, 農家, 小說家7.從官師不分,到官師分離,思想從官方,流向民間。8.孔子述而不作。 儒家思想的關鍵詞:正名、仁義、忠恕、知命。9.墨家思想的關鍵詞:兼愛、天志、明鬼10.道家的三個階段:楊朱、老子、孟子。道家哲學的出發點是全生避害。楊朱的方法是避。老子在把握變化的規律中避11.孟子是儒家中的理想主義者。荀子是儒家的現實主義者。12.儒墨在愛的學說上有分歧, 儒主張愛有差, 墨主張愛無差。儒墨的根本分歧在於:儒家認為仁是從人性內部自然發展出來的;墨家認為,兼愛是從外部人為附加於人的。13.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14.道家是名家的反對者,又是名家真正的繼承者。惠施是莊子真正的好朋友。15.風吹起來,有種種不同的聲音,是為地籟。人言是人籟。天籟是地籟和人籟的統一。16.聖人的「忘」和普通人的「不知」是不同的。之間的區別,就如同勇敢的人和失去知覺而不畏懼的人的區別一樣大。17.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其中,「偽」應當人為講。不是虛偽。18.法家思想有三個方面:勢、術、法。勢,是權威。術,是方法。法,是法制。19.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20.都是統一思想。董仲舒的獨尊儒術,顯然比李斯的焚書坑儒來得有效。21.在中國的佛學,和,中國的佛學,是不同的。玄奘引進中國的唯識宗,屬於在中國的佛學。22.儒家說,人人得以成聖人。佛家說,人人得以成佛。23.新儒家分為兩個主要的學派:程朱學派(理學)和陸王學派(心學)。24.「致良知」是王學的中心觀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講這三個字。25.整本書結尾是: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