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糖」,「派」是派發,「糖」是甜頭,比如,派發一次性津貼或者減稅。但在一部分香港政客口中,「派糖」指的是政府向全體香港永久居民派發一次性津貼。曾蔭權當特首時,在2011年派過這種「糖」:18歲及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平白無故得到6000大元。

2011年2月底,時任香港財政司長曾俊華公佈財政預算案,決定向每個打工仔的強積金賬戶注資6000元。強積金相當於香港打工仔與僱主共同供款的員工「退休基金」,政府注資6000元就等於是增加了打工仔的退休基金。但香港反對派不接受這項安排,揚言發動大規模上街抗議活動,逼迫政府讓步。結果是,政府「大開水喉」,向所有18歲及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6000元現金,同時寬減個人薪俸稅75%,以6000元退稅為上限。兩項合計,政府開支410億,比原先計劃的240億強積金注資多開支近170億。

香港恆隆集團老闆陳啟宗曾於2013年批評這種做法,他說曾蔭權時代曾先後派糖兩千億元,而兩千億港元可以建30間香港科技大學,或是30間瑪麗醫院。他說如此胡亂派糖是「罪人」。

其實,攛掇甚至要挾政府派糖的纔是罪人,而這些罪人現在又鼓譟起來了,因為,財政司長陳茂波將在2月28日公佈其財政預算案。

據透露,香港2017/18年度有著「超高財政盈餘」,有多高呢?香港人噼裏啪啦打算盤,各種預估,最少的說有1000億,最高的說有1800億元。錢多了就燒包,各種派糖期望跟著各種預估而來。

稍早前,香港有政客就已經獅子大開口,要求按2011年方案,香港永久居民每人六千元。

程老漢最恨的就是這種慷納稅人之慨,邀買選票的臭政客。簡直是納稅人之公敵。

2月25日,香港有政客發動幾個老年男女上街,喊的口號是:每人一萬!每人一萬!救命錢!救命錢!

扶貧救困纔是救命錢啊!錢多了,拿去救濟窮人,程老漢堅決支持,一句廢話沒有。不論貧富每人拿一萬,救誰的命?明明就是敗家子嘛!怎麼變成救命錢了?

香港資深傳媒人、時事評論員劉瀾昌博士建議,香港應該把超高的財政盈餘用在最應該用的地方。

什麼地方最該用錢?劉瀾昌認為,造地是最該用錢的地方。他在《超高盈餘乃「不義」財,應還富於地》一文中說:超高的財政盈餘來自「三高」即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既然如此,很應該用這些錢「建廉租屋和其他公用房屋,既優先解決無房戶、劏房戶和困難戶,也為緩解貧富矛盾做些事。」

建房需要土地,劉瀾昌指出,「土地供應不足是本港房屋問題癥結所在,未來無論增建公屋、推出資助房屋,還是增加私營房屋,都需要有足夠土地。」

去哪兒找地呢?劉瀾昌認為,填海是一個好辦法。他表揚了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陳茂波最近還是做了件好事,就是終於啟動東湧填海,這是很難得的開始。其實當前覓地建屋,填海是所有辦法中最實際、最可行的,財爺很應該將巨額資源用於此。這是造福香港的千秋功業。」

把錢用在填海造地建「廉租屋和其他公用房屋」而不是建私人豪宅,劉瀾昌博士真乃香港良心!

香港居民分兩種,一種是永久居民,另一種是非永久居民。前者是在香港出生或在香港住滿7年的居民,後者是在香港居住還不到7年的居民。

香港政客說到「香港人」、「香港居民」的時候,指的是香港永久居民,跟非永久居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因為,非永久居民手上沒有選票。2011年的大派糖,獲得6000大元的香港永久居民還必須年滿18歲,港式中文的表述法是「18歲及以上」。為什麼要年滿18歲?因為未滿18歲的香港永久居民,手上也還沒有選票。政客們太實惠了。

凡是不考慮非永久居民利益的政客,程老漢都不擁護他。太欺負人了!他們就是不知道,非永久居民經過7年居住之後就會變成永久居民,手上就會有選票。他們以為程老漢也跟其他人一樣,上車前和上車後立場變了態度也變了。不,我不會忘記早先身為非永久居民的時候的感受。香港這個移民城市,每時每刻每一天都有非永久居民進來,包括從內地來的、從臺灣來的、從外國來的投資者、企業僱員,他們在香港創造財富繳納稅收,你們好意思這樣歧視他們,把他們當冤大頭?

凡是主張派糖給每個香港永久居民的政客,程老漢餘生都絕不會投票給他,誰來遊說都沒用。

據港媒報道,陳茂波暗示不會派發一次性津貼,希望他能挺得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