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歷史上,慧妃一共有兩位,然而,她們的命運卻大相徑庭,一位只活了十歲,另一位卻成爲清朝歷史上唯一四字封號的皇貴妃。

清朝康熙初年,受孝莊太皇太后的影響,仍然有一些蒙古貴族之女被送入紫禁城,其中有一位是三等臺吉阿鬱錫的女兒,姓博爾濟吉特氏,這位博爾濟吉特氏按照輩分來看,還是康熙帝的表姑呢,不過,從年齡上來看,博爾濟吉特氏應該比康熙要小一些。

在博爾濟吉特氏還不到十歲的時候,就被送到了皇宮,當時有一種說法叫“宮中待年”,這種情況下,女子會暫時先養於宮中,等到了成年再進行侍寢和冊封,比如說康熙早年最寵愛的榮妃馬佳氏,同樣也屬於宮中待年。

有一種說法稱博爾濟吉特氏原本是孝莊太后給孫兒康熙預備的皇后人選,筆者對這種說法是不太認可的,因爲康熙早在康熙四年就與赫舍里氏大婚了,而博爾濟吉特氏一直到康熙九年去世,還沒到冊封和侍寢的年齡,這說明她並非是康熙皇后的預備人選。

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還未進行冊封和侍寢的博爾濟吉特氏病逝於宮中,估計年齡也就在十歲左右。這位飽受離鄉之苦的蒙古女子就這樣匆匆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隨後,康熙帝下旨將這位表姑追封爲慧妃。

清朝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舉行了多日的八旗選秀終於落下了帷幕,最終崇琦的女兒阿魯特氏成爲皇后人選,而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遺憾地與後位擦肩而過,不過,由於慈禧太后當時看中的是富察氏,這也就決定了富察氏在宮中不會受任何委屈。

果不其然,慈禧太后將富察氏的冊封禮放在與皇后冊封禮的同一天舉行,初封便是慧妃,且享受的是貴妃待遇,這種秀女初封爲妃的情況在清朝歷史上是極爲罕見的,印象中也就是順治朝的董鄂妃能與之相媲美了。

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五日,爲了給病重的同治帝沖喜,慈禧太后對妃嬪進行了統一晉封,富察氏連升兩級,被封爲敦宜皇貴妃。不過,這並沒有阻止同治帝的病逝,僅過了20天,同治帝便駕崩了。

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富察氏也跟着沾了光,被尊封爲敦宜榮慶皇貴妃,這是清朝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四字封號的皇貴妃。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是富察氏再受慈禧恩寵,她也始終沒有贏得同治帝的寵愛,而且,同治帝病逝後,富察氏孤守清宮30年,同樣也不失爲一名可憐的女人呀!

參考資料:《清史稿》《請實錄》《清皇室四譜》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