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 23:04

〔記者歐素美/臺中報導〕臺灣養蜂協會理事長鄭金崑,在臺中市外埔區從事養蜂工作逾30年,目前被也臺中市農業局延攬為青年加農計畫的「賢拜」,擁有400個蜂箱,每年跟隨著花開的季節移動蜂箱到臺灣各地,過著逐花蜜而居的生活,他的努力讓他屢屢在蜂蜜評鑑上取得佳績,使他的養蜂事業更上一層樓。

蜂農隨不同果樹開花的時節,需將蜂箱四處遷移,鄭金崑於3月荔枝開花期將蜂箱移往高雄,讓蜜蜂採集最新鮮的荔枝蜜;4月又將蜂箱移往臺南或臺中霧峯,採集龍眼蜜;夏季則將蜂箱移回臺中外埔,並採集富含營養價值的蜂王漿;10月後正逢山茶花開,再移往高海拔地區,繼續採花粉的工作。

鄭金崑說,正因為過著逐花草而居的生活,沒有假日也沒有年節,因此他覺得最遺憾的事情,是少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沒辦法陪伴小孩長大,這也是從事蜂產業這麼多年來最辛苦的地方。

近幾年荔枝椿象肆虐,鄭金崑表示,果農常在荔枝與龍眼開花期噴灑農藥,而蜜蜂對周遭環境十分敏感,致蜜蜂死亡率上升,對臺中市農業局採用施放平腹小蜂的生物防治及荔枝椿象卵片摘除的物理防治法,表示感謝,認為有助於避免誤傷蜂羣,讓蜜蜂得以安全採蜜與授粉。

鄭金崑擔任臺中市農業局第三屆青年加農計畫的「賢拜」,教導學員根據時節採收不同種類的蜂產品,並讓學員親自參與操作。鄭金崑說,單靠第二代、三代繼承農產業,不足以有效解決目前農業人口老化的困境,但青年加農計畫有助於讓新血投入農業,讓農業技術傳承下去,也為農產業增加生力軍。

此外,現在市面上販售的蜂蜜品牌繁多,品質參差不齊,鄭金崑說,辨別真蜜或假蜜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在購買時,認明經政府認證的「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還可以掃描包裝上的QR code追溯原產地,讓消費者能更加安心的購買蜂產品。

  • 鄭金崑與他的蜂場。(農業局提供)

    鄭金崑與他的蜂場。(農業局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