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的膳食指南發布之後,最引人注意的改變,就是刪去了上一版當中「每天不超過 300 mg 膽固醇」的說法。

於是很多人就覺得,是不是膽固醇對健康無害?一時間「科學界終於承認 40 年以來的錯誤」「膽固醇無益有害,不再分好壞」的說法層出不窮。

儘管大多數醫學專家對這種斷章取義的說法不屑一顧,但還是有很多普通民眾不知所措:「這個消息太好了,我可以肆無忌憚喫肉了!」,「難道過去的科學驗證都被否定了?」甚至一些陰謀論都出來了「是不是美國人想要催殘中國人健康?」。

我們就來看看美國最新的膳食指南到底是如何要求的,膽固醇是否有害,該如何喫。

不限制和放肆喫是兩回事

多個研究都顯示:採用低膽固醇的飲食方案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血液中的膽固醇高依然有害。

既然這樣,為什麼把原來的限量刪去呢?

原因一:指南依然限制了飽和脂肪酸的量,在很多時候,這兩種營養素在食物中是共存的,比如肥肉、高脂奶製品等,限制了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就限制了膽固醇。

舉個例子,飲食指南中建議:每天攝入的飽和脂肪酸不能超過總熱量的 10%,如果這樣喫的話,攝入的膽固醇也不會超過 100~300 mg。

原因二:喫的膽固醇多血中的膽固醇就高,這個觀點,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血液中膽固醇的調節,人體有一套合成、代謝、吸收再利用膽固醇的途徑,這條自身調節的途徑,對血膽固醇的影響最大。

像很多素食主義者,沒有辦法從食物中獲取膽固醇,但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依然正常。

很多醫生建議高脂血症、易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喫調脂藥物,不能僅僅靠飲食來降低膽固醇,也是這個原因。

當然,現在的指南也是根據最新的數據制定的,如果有新的研究出現,比如有證據明確證明喫多少膽固醇和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的定量關係,到時候,也許就能給出更為科學的定量限制。

肉還是不能放肆喫

前面說了,飽和脂肪依然要限制的,所以肥得流油的紅燒肉、炸雞皮還是要限制。

而一些以前被認為是高膽固醇的食物,比如蛋黃、殼類(比如蝦、蟹)、瘦肉類,大家可以不那麼恐慌,沒必要為了少喫膽固醇,就不喫這些食物。它們同時也富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蛋白質,鈣、鐵等微量元素,可以有選擇性地適當喫。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取消了對膽固醇的限制,但新指南中,對於肉類、禽類、蛋類的推薦量,跟上一版並沒有改動。

瞭解更多,請點擊:

→一天能喫幾個雞蛋?

→螃蟹怎麼喫?

什麼食物要限制?

添加糖一定要少喫,就是那些除了糖,什麼其他營養都沒有的白糖、方糖等。每天不能超過 25 g~45 g,約等於 6 ~10 塊方糖。喜歡喝碳酸飲料、奶茶的人要注意了。

點擊這裡,瞭解食物中的「隱形糖」

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一定要低於總熱量攝入的 10%,除了看得見的肥肉要限制,奶油、人造黃油、一些沙拉醬中的飽和脂肪酸也不能忽視。

在日常生活中,用植物油來烹飪,選擇脫脂、低脂牛奶來代替可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

鈉鹽

每天鈉的攝入量要低於 2 300 mg,相當食用鹽的 6 g(一個啤酒瓶蓋那麼多),如果算上各種調味料中的鈉,喫鹽量比 6 g 還要小一些。我國大部分家庭都超標了。

關於酒是否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還不確定,但是酒對肝臟、消化道的損害是確定的,絕對不能為了「保健」去飲酒。

如果非要喝酒,女性一天一杯酒(350 毫升啤酒,150 毫升紅酒,45 毫升的白酒或洋酒),男士每天不多於兩杯。

對於有血脂異常、肝功能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羣更要嚴格限制。

什麼食物可以多喫?

蔬菜

無論是深綠的、紅的、橙色的,還是綠葉類、瓜果類、根莖類、菌類都對人體有益。

水果

尤其是新鮮水果,如果做成果汁、果乾、果脯,則會損失一些營養成分。

粗糧

建議用粗糧代替一半的精細主食。

優質蛋白

包括無脂、低脂奶製品,深海魚類,豆製品等。

美國指南適閤中國人嗎?

美國政府制定膳食指南,也是為了自己國家公民的健康,通過飲食和運動至少能夠預防、減少哪怕一種慢性疾病,對國家和人民也是不小的貢獻。

雖然我國的飲食結構與美國不全相同,但美國的膳食指南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尤其是是隨著西方快餐、進口食品的滲入,再加上我國飲食本身就有多油多鹽的習慣,高脂人羣和冠心病人羣顯著增加。

我們更應該警惕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不要被一些斷章取義、博取眼球的觀點誤導。

責任編輯:張菁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