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冯小刚的《夜宴》即将上映,带我们排戏的老师说,你们一定要去看《夜宴》,冯小刚妥协和憋了那么多年,一直在寻求突破,这一定会是一部好电影。

结果,《夜宴》上映后,差评比好评要多多了。

不过,老师当年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冯小刚一直在试图突破自己。但他的后半句话,我认为直到这一次,这部《我不是潘金莲》才真正兑现。在我看来,这才是冯小刚真正的突破之作。

把他和万达、王思聪的恩恩怨怨放一边去,好好看一场电影吧。

花边君

我不是潘金莲,却可能是李雪莲

作者 / 小日耳耳

「身世浮沉雨打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看到最后,我不禁想起文天祥这句诗,它像极了李雪莲的一生。曾经的雪莲「已死」,如无踪清莲;余生开始,任凭雨打浮莲、涟漪再起,故事终已成为故事里的事,叶飘蓬转、君莫再问。好清清淡淡,似与血泪不相干,可是,在结尾处那个水下仰望浮莲,露出天空一角的画面里,人生的无力和荒谬感却又沉重婉转至不可说。

影片开始,我一度以为这只是一个讲对与错的故事。

第一错是李雪莲自己,她主动提出假离婚。第二错是秦玉河,他抛妻再婚,又反咬李雪莲是婚前失身的「潘金莲」。第三错是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官员们互相推诿又互相庇护。以上三者共同构成和推动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上访。

然而,到了结局,我突然发现这并不是一个讲对、错的故事。因为所谓对错,只有相对,没有绝对。假离婚生二胎多少有点可笑吧?在李雪莲看来却是天经地义。纠结于李雪莲不是处女观念落后吧?在秦玉河眼中却理所当然。「欲」与「求」才是影片之核。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一介村妇李雪莲,她的欲是「福」和「名声」,求的是顺利生下二胎、家庭幸福,可胎儿流产了,丈夫另娶了,自感屈辱的她因此走上了上访告状的漫漫长路,誓死要求一个清白。

秦玉河的「欲」是「情欲」。他骗妻离婚,可结果是再娶的妻子患上抑郁症,自己也死于车祸。生命的终结让他的「求」和李雪莲的「求」无疾而终。

赵大头的「欲」是「利益」,他求的是既「睡服」曾经的初恋情人、儿子的工作也借机转正,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胡屠夫代表的是「性欲」。他求的是能跟李雪莲「干那事」。

至于一众官员的「欲」是权力。无论是判错案不降反升的法院院长王公道(枉公道),百姓鸣冤一逃了之的县长史为民(屎为民),还是利用赵大头「睡服」李雪莲以达到升官目的的贾聪明(假聪明)。小到七品芝麻官大到市长,「求」的只是阻止李雪莲上访,保位进爵。为了抓紧权力的手杖,他们不停地驱赶会挑战其权威的人,利用能为其权力加冕的人。

这活脱脱就是柏杨笔下《丑陋的中国人》的故事演绎,让我看的时候常代入其中,如芒刺在背。

影片仿佛是人世之镜,光影交错间,有感而知的都是赤祼裸的生活,看到的都是行走于红尘中真实的我们。

比如那圆形的电影镜头又岂只是满足观众的「偷窥欲」,让我们「镜中窥人」,我们自己不也一直身在「镜中」么?

大城市为了买房假离婚夫妻比比皆是,当官不为民作主的新闻也天天上演。为了利益亲朋好友彼此利用、互踩互害也并不少见;几十年的冤假错案大白天下时,被冤之人早已少年成白首,甚至……

就像卡夫卡《城堡》里的主人公K一样,只能单枪匹马、孤立无援地面对这个荒诞、异已和冷漠的世界。在等级森严的官僚机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倾轧中,他们绝望地挣扎、无奈地对抗,最终只能向所谓的命运俯首称臣。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原著结局与电影略有不同:

当初因李雪莲而被撤职的史为民回乡开了一家炖肉馆,年底因去辽阳奔丧,到了北京倒车时买不到车票回家。情急之下,老史计上心来——打出条幅:我要申冤!结果是,他立马被顺利「押送」回家。

这个结局让我拍手叫绝,对照李雪莲申冤的故事,我看到了「欲」与「求」的另一层真义。

人的欲望不是光凭努力就可以求得的,你要学会正视你所处的环境、化解前路的层层阻碍,必要时还要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甚至像书中的史为民一样「使使坏」。否则,求欲的过程有时就像在打弹弓,不得章法地拼尽全力,可能导致皮筋断开,甚至引发回弹,最终自己成了受害者。

如果李雪莲换一种活法,「求不得」却选择「放下」,而不是因为秦玉河死才被迫放下,她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幅画卷?

当然,以上毕竟是局外人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在局中,就如受控的棋子,又怎么能轻易做到想放手就放手?你痴恋一生,换来痛彻心扉;TA执迷梦想,却不知失败早已注定。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这个故事中的甲乙丙丁,都有可能一条道走到黑,像李雪莲一样蹉跎半生。不过,李雪莲的人生虽然是一出悲剧,结局却似乎还是「仁慈」的。在听到果园主人的恶意提议「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后,她浑身被穿过树叶的阳光照耀著,她似乎顿悟了:你看看前方,等著你的,即使没有森林,也没有大海,却极有可能——还有一片更大的果园。她决定活下去,换种方式活下去。

但是,在最后那个明亮的小面馆里,她真的把自己曾执著的一切置之脑后了吗?她真的看透了吗?还是只是无奈地接受?你觉得呢?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