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最美丽的地方~
就是每一秒都会有一个故事在某个角落发生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遭~总是不乏这样的例子~
可惜的是!!
不是每个故事都会被许多人知悉!!
总是有令人省思的故事在时间的洪流冲刷下被人淡忘
笔者今天的脚步要前往二座「桥」
用历史的声音唤起众人的回忆
不过第一座「桥」,也就我们要介绍的后里水道桥
呃....严格来说不算桥
因为那是专门给「水」过的,不是给人走的~先po张图
DSCF2076    

这种水道桥在水利工程上的正式名称叫做渡槽,俗称「水笕」或「木枧」。
后里圳水道桥建材采用钢筋混凝土,跨越山谷地形,将水运送过去。
上图中这座水道桥前后历经了两次的地震
第一次是日治昭和十年(1935)4月21日的「关刀山大地震」
后里圳水道桥台下陷并龟裂(龙腾断桥也是此次地震中产生)
日本政府以修补的方式一避免破坏原貌。
第二次则是民国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
这次则未造成损坏,施工的品质真的不是盖的。
不过在这里也要先介绍一下后里圳的历史
后里属于台地的地形,虽南北两侧有大甲溪和大安溪两条溪流
但因地势稍高于两条溪流,造成灌溉水源取得不易。
也因此自清代起即有刘姜圳、钦差圳、王厝圳与内埔圳的开凿。
日本人在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开始修筑后里圳,同样也是引进大安溪水
但旧圳头已不堪修复,于是把后里圳合并王厝圳进水。
大正二年(1913年),日本人在后里成立蔗苗养成所。
后里圳的地位也在此时日渐重要。
DSCF2078 DSCF2084 DSCF2107      
但后来经历了社会产业的转型,以及后里月眉糖厂的关闭
现今后里圳除了农业用途之外
「后里圳低落差示范电厂」年发电量可达二亿度。
现今后里圳又支援后里中科的工业用水,重要性又更加的提升
笔者是经由泰安旧站开始
一步一步的开始进行寻访
但是这里因年久无人管理~杂草众生
DSCF2069 DSCF2070 DSCF2071  
也帮后里圳披上了一层「天然」的逐客令
翠绿的植被伸手拦住了去路
八只脚的守卫布下天罗地网阻挡了来客
(蜘蛛有多的!!!笔者超怕这种外星生物的..........)
笔者第一次是无功而返~第二次则是全副武装
手套、草帽、长袖衣物、手杖、相机…等
短短的3、4百公尺因为得自已开路的关系走了快20分钟
但也拍了不少照片
DSCF2074 DSCF2080 DSCF2081 DSCF2088 DSCF2089 DSCF2090 DSCF2113 DSCF2123 DSCF2125  
当时的后里圳在工法上十分的先进
完工于大正初年的后里水道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材,
采用钢筋混凝土是距离当时30年前才出现的创新技术
且当地地型崎岖,又无大型机具的情形下
还必须「遇山凿洞,遇水架桥」,工程的挑战性不在话下
但也隐约暗示了当时后里圳的重要性
而且又附上了当时设计上的巧思,令人折服
提示就在下面二张图片之中
DSCF2118 DSCF2121  
为什么要放个绳子?
因为后里圳的水流湍急,担心工作人员或民众落水时溺毙和冲走
所以每隔一小段,就设置了这个绳子~~
万一不小心落水时~至少有东西可以抓,提高生存的机会。
后里圳水道桥至今仍隐身在静谧的山林之中
静静的执行它百年来的任务
或许不是人们将它刻意的遗忘,而是身怀水利运输的工作
这样的选择是一种注定,也是一个最好的结局吧!!!
(部落客、观光客什么的别来了啦!!!!!!!!!水道桥上没有卖香肠的啦!!!X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