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資料圖)

王名:靠什麼實現無震蕩的民主化?社會改革!

編者按:3月23日,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王名,在明德公益講壇發表題為《習李新政與社會改革:政府機構改革與職能轉移》的演講。作為連任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他認為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是「習李新政」的改革宣言書,同時,也是啟動中國第二輪改革的宣言書。該方案釋放出一個很強烈的信號,中國要回歸到改革主流上,回歸到「小政府、大社會」主線。

王名表示,社會改革將成為中國未來改革的突破口。現有體制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格局,應還權於社會,改善現有社會組織體制、社會服務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伴隨社會改革的推進,也會逐步帶動政治體制改革。在王名看來,中國若想不用付出巨大的社會震蕩代價,走向現代政治,實現民主化,需要依靠社會改革,依靠公民社會。

王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NGO研究所所長。1997年畢業於日本名古屋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非政府管理、公民社會與治理等。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編輯:周東旭

以下為演講實錄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是啟動第二輪改革的宣言書

我是連續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今年也是我第十一次參加全國兩會,這次兩會與其它歷次兩會相比,有一個非常重大,也非常突出的熱點就是「習李新政」。那麼,作為「習李新政」的標誌性具有法律意義的文件是什麼?不是政府工作報告,也不是人大工作報告,而是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註:以下簡稱「機構改革方案」)。我覺得這個方案很值得認真研究。

我把該方案理解成「習李新政」的改革宣言書。雖然新一屆政府起步了,但是沒有東西來表明他們的思想,比如政府工作報告是前一屆政府做的,人大報告也是前一屆的,政協也是前一屆做的。我在兩會期間一直在思考,什麼東西是代表新一屆政府思路的?「習李新政」的思想在哪裡?

後來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的馬凱就機構改革方案做說明,我聽到一半就發現有一種新的感覺。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機構改革方案,實際代表了「習李新政」的基本表達,也是信心的表達。到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比它更具有公開性、權威性、戰略性、法律性的表達。而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表達的機會,也沒有非常正式的、具有宏觀性、戰略性的平台來表達,機構改革方案實際具有很強烈的宣言意義,儘管標題是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可以通過這一方案把握習李新政的基本思想、基本脈絡、基本方向和基本目標。

什麼是「習李新政」?十八大以後已經很清楚表達出來的就是反腐倡廉,這方面還是有很大成效,比較紮實。我在坐計程車時與司機聊,他們對這一點還蠻有信心,因為高級賓館沒有人去了,地方上也是這樣。十八大以後,新政採取了新的舉措,一些具體做法不同於已有內容。

第二個方面是機構改革,屬於新政比較主體的內容。機構改革方案已經出台,並由人大通過,但好像還不夠完善,畢竟已經是第七次機構改革,新在哪裡?我把它理解成新一輪改革的宣言書。

什麼叫新一輪改革?中國到底有幾輪改革?我個人理解這是第二輪改革,有人說1992年也算一輪,其實1992年改革是第一輪改革的重新確認,市場在1992年之前受到挫折,1992年重新確認了改革方向,解決的是市場經濟建構問題。現在啟動的是第二輪,可以明確的說,機構改革方案是第二輪改革的宣言書。在這之前,如果還有其他東西的話,也只能說是前奏。

機構改革方案標誌改革回到「小政府、大社會」主線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可以從三個層面解讀。首先是機構改革,具體可稱之為大部門制改革方案。機構的撤併和整合是一條主線,機構改革方案的兩個關鍵詞是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後面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如果說機構改革是改革之形,那職能轉變就是改革之實。

馬凱在兩會上對改革方案做說明時非常強調職能轉變,與歷次改革方案相比,職能轉變表現出推進政府改革的明確思路和方向。職能轉變有四個方面:職能轉移、職能下放、職能整合和職能加強,重心放在職能轉移。職能轉變的核心是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向市場轉變;一個是政府向社會轉變;一是中央向地方轉變。主線實際就是撤、減和小,政府職能在調整過程中能撤就撤、能減就減,能小就小,政府向市場、社會和地方放權和擴權。

因此,此次方案代表了兩個調整,一是機構的調整,一是權力的調整。權力調整是有方向的,與歷次機構改革很大的不同在於權力走向比較明確。在機構改革方案的10項說明中,前5條都是減少權力。第一是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第二是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第三是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第四是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第五是減少部門職責交叉。改革方案非常明確的一條主線是政府要小,社會要大,「小政府、大社會」貫穿始終。

此次機構改革方案與歷次改革的最大不同不是大部制,將其稱為大部門制改革是錯的,應該叫大社會制改革方案。改革並不是做大部門,單看某一個部門是變大了,但政府變小了,做大的是社會。職能轉變就是縮小政府,社會改革才是機構改革的核心和實質,表面看上去是在調整政府職能,在精簡機構,實際是放大了社會。

因此,此次機構改革有明確的頂層思路,這也是與歷次機構改革方案的最大不同。

其實在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就非常明確提出中國的經濟改革要朝著「小政府、大社會」方向發展。當時海南建省就是「小政府、大社會」的試驗,後來出現很多問題,實際並沒有走向小政府大社會。在中國後來的改革實踐中,這六個字慢慢消失,人們慢慢習慣了大政府,不光是習慣了大政府,還覺得大政府恰恰是中國特色之路。甚至有的人說,大政府可以辦大事,應對金融危機,應對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並向非洲、拉美一些國家推薦我們的經驗。

但是,最近這兩年,關於社會管理創新的實踐中出現了一種「回歸改革」的新聲音。兩年前,廣東在實踐中就非常明確提出「小政府、大社會」回歸改革的思路。這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給我們一個很強烈的信號,中國要回歸到改革主流上,回歸到「小政府、大社會」的主線上,必須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往前推進。因此,我說它是「習李新政」關於改革的宣言書。

重點在於改革社會組織雙重管理體制,目標是擴權社會

在社會改革方面,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轉變政府和社會的關係,並有戰略性部署,叫改革社會組織雙重管理體制,核心的原則和目標是擴權社會。社會改革在機構改革方案中實際是一個整體概念和系統思路。多數人看到的是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的轉變,而我看到的實際上是社會改革的部署和框架。

「小政府、大社會」是貫穿機構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思路,社會改革也圍繞其展開,包括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改革雙重管理體制。改革雙重管理體制又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具體戰略,第一是取消業務主管單位;第二是建立現代社會的組織體制;第三是實施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的政策。

第二,轉變政府和社會的關係。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是所有國家(還不單是中國)社會改革過程中非常核心的環節。怎麼轉變政府與社會關係?首先是推進政社分開。政社分開是中國改革過程中的一個癥結。其次,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將政府負責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向社會轉變。最後,加大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力度。

第三,發展社會組織,擴權社會。具體表現為健全社會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社會組織結構,推進社會組織的「一業多會」,推動行業性競爭機制建設,形成行業自立。這些具體的措施都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並且明確做出部署,我覺得有點受寵若驚,為什麼?國務院的職能部門有25個,民政部只是1/25,而社會組織是民政部十多項職能之一,但國務院的改革文件,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形式通過的文件,相當大篇幅討論社會組織問題,是不是有點受寵若驚?

在兩會分組討論中,很多委員讓我解釋什麼叫「一業多會」和社會組織形式,好多內容對他們來說是很新鮮的,在兩會上去討論這些問題太具體,這個問題由民政部門邀請幾個專家討論就可以。但是,這也絕對不是隨意放在此平台加以討論,為什麼?這是改革的突破口。把社會組織改革放在兩會上討論是另有用心,非常特殊。

具體來看,第一,取消業務主管單位。機構改革文件非常明確指出,成立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一字一句都是開創性的,業務主管單位的取消據說有的地方在試驗,但都帶有點違法性質。方案由全國人大通過,就是這句話結束了中國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的雙重管理體制。這是非常值得深入體會的歷史標記。

其中細分的四大類社會組織,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類,聽上去好像是社會組織分成了若干部門,但這四大類至少包括了現在登記的社會組織的80%,什麼概念?這就叫主流。以前的改革是拿出小部分作為發展重點,現在基本上都納入,整個體制要全部轉換,這是很值得關注的方面。

第二,建立現代社會組織體制。方案指出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這兩個提法一個是來自十八大,一個是來自「十二五」規劃。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區別於傳統的組織,是人類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強調人類共同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現代社會組織,不只是具有中國特色。現代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很大程度上指國家、政府相應職能的轉換和調整,政府自身的改革包括在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的建構之中。

第三,重點培育優先領域的政策。方案規定取消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和城鄉社區類社會組織的主管單位,後面又加了一段話,考慮到政治法律類,宗教類的社會組織以及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機構的情況比較複雜,成立這些社會組織,在申請登記前仍需要經過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前一類重點發展,後一類暫時先不重點發展,實際是優先政策的問題。

第四,加快推進政社分開。政社分開在這個方案中,重點強調行業協會與商會和行政機構脫鉤,轉變行政化傾向,增強自主性和活力。強調該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管、不干預,實際是把行業協會、商會改革作為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很重要的方面強調。雖然政社分開強調的是行業協會與商會,但實際包括的還有科技類組織、很多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會,都是政社分開所針對的重要對象。

第五,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在機構改革方案中,有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地方,談及減少政府審批和資質認證職能時,明確提出有些政府職能可以直接轉移給行業協會,這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到目前為止的改革,很少把政府一些職能直接轉移給社會組織,而此次明確提到,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制訂標準,把資質認證職能轉移給行業協會。一方面說明政府有些職能可以向社會組織轉移,另一方面肯定了一部分社會組織具有公共管理職能,可以成為公共管理的主體,直接承接政府職能。

第六,加大購買服務的力度。這說明有些公共服務領域直接可以向社會組織派發,改革方案列舉了五個方面的公共服務可以向社會組織直接開放。

強調公共服務向社會組織開放,實際是要推進其他相關領域社會服務機構的改革。什麼樣的社會服務機構?事業單位。這些領域的主要社會服務供給主體是事業單位,方案用了「公平對待」的概念,跟誰公平對待?就是要把社會組織和事業單位一視同仁。

第七,健全和完善社會組織的管理制度,包括治理結構。

第八,明確提出「一業多會」,鼓勵競爭。這個提法很有特色的,主要是針對行業協會中的商會,明確提出要探索引入競爭機制,「一業多會」提法是具有革命性的。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討論是「一業一會」,還是「一業多會」的問題,在改革方案中明確給出「一業多會」概念。

未來社會改革面臨「三大戰役」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是社會改革的宣言書,標誌著社會改革的一個開端,那麼,社會改革的前景是什麼?應該經過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走向哪裡?

社會改革應該是中國新一輪改革的主旋律,這個主旋律包括三個大的方面,或者可以說是三大戰役。

社會組織體制改革為什麼會在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中?在表明「習李新政」未來執政理念和思路的戰略性文件中,之所以有相當大的篇幅談社會組織改革方案,是因為社會組織改革是社會改革的第一大概念。社會組織體制改革是社會改革的第一大問題,核心問題是雙重管理體制。

改革的基本目標通俗說就是把組織還給社會,讓社會自身組織起來,而不是說政府把社會組織起來,到目前為止,是政府組織了社會。這是社會改革的第一個階段,或者說是第一大戰役。

第二大戰役是社會服務體制改革。攻堅階段應該是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改革涉及的範圍更廣,難度更大,可能經歷的時期也更長。

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方案前年已經出台並開始推進。現在要根據整個社會改革的思路重新梳理事業單位的改革思維。從政府的角度說,事業單位改革就是將政府供給服務變為社會供給,將社會服務的壟斷變為競爭,最後目標就是把服務還給社會。這一過程說起來非常簡單,但又非常痛苦,也會比較漫長和複雜,因為事業單位涉及到的內容太多,清華大學就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體制改革難度非常大,但沒有改革是不可能有中國社會改革的明天的。

第三大戰役是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社會治理體制的核心環節是改革人民團體體制。人民團體體制是從戰爭年代開始,黨和政府進行社會動員和管控的一種基本體制,通過700多萬家,20多個系統的人民團體進行全面社會動員、整合和建構,比如,共青團是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婦聯是黨聯繫婦女的橋樑和紐帶,工會是黨聯繫工人的橋樑和紐帶,科協是黨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殘聯是黨聯繫殘疾人群眾的橋樑和紐帶等等。

當人民團體的功能逐漸失靈,又建立起另外一個系統,即維穩體制,進行社會管控。維穩體制就是要力圖把所有社會成員的行為,納入政府控制範圍內。這幾年有的地方嘗試建立網路化管理體制,基本目標就是力圖讓所有社區成員的行為都在政府視野之中。我覺得這是在做一些非常徒勞的事情,花了很大的錢。事實上,這種體制實際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格局,所以要改變這種維穩體制,變維穩為治理,核心是將治理還給社會,治理不是統治,不是管控,是協商。

實現民主化道路而不付出震蕩代價 需要依靠社會改革

隨著社會改革的逐步推進,會觸及到政治體制改革的一些關鍵環節。社會治理體制中的相當一部分已經與政治體制結合在一起,比如人民團體,包括維穩體制。隨著社會改革的推進,會逐步帶動政治體制改革。

我列舉三個方面。第一,政協的改革。事實上,政協的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本屆政協第一次開會時,我們社科界小組就明確提出,通過協商體制,通過不同界別,政協有沒有可能成為推動中國政治改革領域的前沿,能不能走在中國政治改革前列?政協的改革與前面講的社會改革關係非常密切,廣東從去年就開始推動在地市級政協設立社會組織界別,我也提案能不能在全國政協設立社會組織界別,推動界別改革,然後推進協商民主。

第二,人大改革非常核心的環節是推動憲治,人大能不能從立法的形式機構,成為相對獨立的立法機構?能不能從依法治國走向依憲治國?這也是人大提出來的,在人大討論中提出的一個命題。

第三,黨自身的改革問題。這個問題在中國的改革實踐中已經邁出一定的步伐。江澤民在任時提出「三個代表」,就是推進共產黨自身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向全民黨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這一步並沒有到位。怎樣突破階級政黨的最後一個界限,走向代表全體公民的政黨?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政治問題,也是一個理論問題。社會改革會形成一種格局,推進政治體制中一些很關鍵很核心的問題。

如果能夠實現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現代社會服務體制和現代社會治理體制的改革目標,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公民社會,也可以稱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

所謂公民社會包含幾個基本前提:首先,在法治國家、有限政府、政治民主和市場經濟基礎上進行社會建構,包括大量多元的社會組織。其次,在精神文明層面上,可以稱之為美好社會。最後,公民社會的第三個面向是公共領域,公共領域是公民和組織之間有各種各樣對話、協商和表達的空間,能夠形成共識,能夠影響公民權利,能夠表達一種力量,制衡政府權力。公民社會從哪裡來?公民社會的建構來自於社會改革。

中國未來的政治發展好像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脈絡,並展現在面前。我們曾經從改革一開始就遇到跨不過去的一道坎,就是民主化道路,在未來社會改革的建構過程中,好像能夠跨過去。中國可以不用付出巨大的社會震蕩代價,走向一種現代政治,依靠什麼?依靠社會改革,依靠公民社會。這個憧憬不是來自於簡單的夢想,而是來自於具有現實性、操作性和一定法律效力的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王名先生獨家授權鳳凰網大學問,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