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札那有「非洲最成功的模範國家」、「非洲的天堂」等美譽......

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人口小國

波札那西、北接納米比亞,東北「一水」連尚比亞,東臨辛巴威,南依南非。面積58.1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25萬(2016)。

地理環境平平,鑽石蘊藏「一俊」,缺水遠慮近憂

全境平均海拔1000米,盆地、沙漠佔全國面積的2/3,地形細分三部分:中部高原、東部草原、西部卡拉哈里沙漠(部分地區有灌木和牧草)和奧卡萬戈三角洲沼澤。境內無大河,3條常年徑流河均在邊境地帶。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全年乾旱少雨,分旱、雨兩季,年均降水400毫米。

鑽石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20世紀70年代初產業成型,年產控制在2000萬—3000萬克拉,價值30—50億美元,產值全球第一,產量第二,佔該國出口總額80%、財政收入的6成。其開採極限2030—2050年。

水資源不足。該國貨幣名稱「普拉」即是當地語「雨水」之意,從這個意義上看,水源是國家最珍貴的資源。

旅遊與畜牧是鑽石之後的兩大亮點

鑽石開採從業者僅萬餘,而養牛、牧羊為代表的農牧業消化了勞動力的半數。該國肉牛存欄數250萬頭、山羊和綿羊200萬隻,一直以優質牛羊肉出口歐洲與中東。

旅遊業已成新增長點。波札那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全國17%的土地面積劃為3個國家級野生動物公園、5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全境有野生動物300多種,年入境遊客人數已超過全國人口。

族羣和諧,國民性格忠實可靠

班圖語系黑人、白人和有色人多種族間和睦相處,茨瓦納人分屬8個主要部落,佔總人口的90%以上。茨瓦納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傳統宗教和基督教信仰者各佔一半。

波札那人性格保守、沉穩而知足,對國家忠心耿耿,做事可靠而準時。

男人幹活,女人管錢

茨瓦納人的祖訓千年不易。聰明智慧的波札那女人很是爭氣,她們既是養牛業和旅遊業的主力軍,更讓男人喫喝花錢不愁。據稱波札那是當今世界婦女掌管財務大權比例最高的國家,該國城市中女性當家超7成,農村近乎100%。

女人有地位,國歌來表述。波札那國歌結尾這樣唱道:快醒來吧,男子漢,所有的婦女一同站起,為了幸福的國家,一同工作齊努力。

國家發展不折騰

波札那由英屬「貝專納保護地」發展而來,獨立前政治上受制於英國,經濟依附於南非。1966年,最高酋長繼承人塞雷茨·卡馬毅然放棄高官厚祿、酋長職位,以平民身份當選首任總統。

彼時的波札那百廢待興,人均年收入50美元,全國只有6公里長的柏油路,首都像個村莊……1971/72年度,該國實現收支平衡。1974年,從聯合國「最窮國」中「畢業」!1975—1989年均GDP增長10%以上,2016年實現GDP152億美元,貧困率19.3%,預期壽命64.4歲,排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競爭力前5位。

經過40多年努力,波札那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成為非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的楷模。在非洲揮霍超過創造的常態下,波札那以財政審慎贏得好名聲。20世紀70年代初起,它一直保持收支平衡,沒有凈債務。實行義務教育,居民看病基本免費,沒有腐敗現象,犯罪率低。從未發生政變,沒有捲入任何戰爭,是非洲最穩定、最富裕、最民主、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政府好是該國成功的重要原因。首任總統英明睿智,領導民主黨立下「民主、發展、自力更生和團結」的治國原則。從獨立至2014年11次大選中,民主黨一直獲勝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民主制度與精英治國有機結合,使得國家發展、公共利益始終處於優先位置。

讚美聲中,失業和貧富懸殊長期存在,人才缺乏,艾滋病蔓延,執政黨支持率呈走低之勢。


如果說到波札那這個名字,想必大多數人都不太熟悉,甚至沒聽說過,但波札那出產的鑽石的的確確遍佈全球各地。名不見經傳的波札那,事實上是非洲經濟發展條件最好的地方之一,也是曾被世界經濟論壇評定的非洲兩個最有競爭力經濟體之一。

毫無疑問,波札那是一個被鑽石徹底改變了命運的國度。

  • 第一,名副其實的鑽石王國;
  • 第二,非洲最有發展前景的地方之一;
  • 第三,發展迅速但依舊相對落後。

地處南部非洲內陸高原的波札那,面積58萬平方公里,人口才230萬左右,向來在國際上默默無聞。雖然面積不算小,但全境三分之二是卡拉哈里沙漠,剩下三分之一相當一部分是全球最大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洲。

說到鑽石產地,大部分人第一反應一般都是南非,然而南非北邊的波札那雖然名氣不大,但實打實的是個「鑽石王國」。目前為止,波札那的寶石等級的金剛石儲量位居全球第三,然而從2008年開始,就超越南非、澳大利亞等傳統鑽石生產大國躍居全球最大鑽石產地。

上世紀60年代,剛剛擺脫殖民地命運的波札那曾是世界上最貧困地方之一,然而隨著鑽石的發現,波札那的命運得以徹底改變。

與波斯灣各國大量出口石油一樣,波札那大規模開採出口鑽石,一度達到每年3000萬克拉。波札那出口中,鑽石帶來的財富佔了85%以上。鑽石為這個人口不多的國度,帶來了大量的工作機會與出口收入。

雖然依舊比不上工業化程度更高的發達地區與出口石油的海灣各國,但波札那的平均收入已經位居非洲前列,其生活水平在非洲也相對較高。

波札那也明白鑽石終究有開採枯竭的一天,所以近年來除了維持鑽石產業之外,波札那的畜牧業、紡織業、旅遊產業也迅速崛起。雖然基礎差,不過波札那是非洲罕見的信用評級為A以上的國度,信用風險是整個非洲最低的。資源豐富民風淳樸,加上良好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投資,可以說波札那的發展前景比周邊地區都要好很多。

不過比下有餘比上不足,波札那雖然發展得不錯,但終究問題重重,比如這裡依舊是世界上最高的死亡率與艾滋病感染率地區之一,各種疾病蔓延相對嚴重。人口並不多的波札那,其耕地相對還算充足,但糧食僅能自給22%左右;由於發展較好生活水平較高,近年來越來越多鄰國人非法移居波札那,帶來很多治安問題。

不過,澹奕認為即便再發達地區也有短板,再落後地區也有優點。這麼多年來波札那用鑽石賺的錢,將教育發展得不錯,投資環境也經營得很好,這在非洲就相當難得了。除了鑽石,波札那其他資源都非常豐富,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草原,大象,鑽石,茅屋,波札那能夠滿足你關於非洲的所有想像)

波札那是一個非洲的內陸國,南鄰南非,西接納米比亞,東接辛巴威。北面和尚比亞有一小部分接觸(維多利亞瀑布附近)。

(▲波札那在非洲大陸所處的位置)

波札那國土面積600370平方公里,比烏克蘭稍小,是全世界第45大國家,全國人口225萬(2016年數據),氣候較為炎熱乾燥。其首都位於哈博羅內,人口大約25萬。

波札那1966年脫離英國殖民而獨立,但是獨立後依然保持了殖民時期的語言、政治和金融體系,因此在非洲國家中相對比較自由。也因此成為非洲國家中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發展水平和南非相當。

波札那的國防力量較弱,共有軍人約12000人,其中大部分是陸軍(9000人左右),小部分空軍,因為是內陸國家所以沒有海軍,除此之外,大約還有一支1500人左右的警察部隊。

(▲波札那概況)

波札那最著名的產業是鑽石開採,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其對外收入佔到了該國輸出利潤的八成。利用鑽石開採帶來的巨額收入,積極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加上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以及積極進行國際合作,越來越多的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得以創立,吸引了原來越多的國際遊客前往觀光旅遊,旅遊觀光業有望繼鑽石開採業後又一經濟支柱。

(▲波札那有眾多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對於其他非洲國家,波札那擁有良好的金融管理紀錄,並在2013年被國際透明組織列為全非洲最不腐敗的國家,全世界排名第30,甚至高過許多歐洲及亞洲國家。世界經濟論壇評估波札那為非洲兩個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之一。2004年波札那再一次被穆迪投資服務公司與史丹普公司評估信用為「A」級,從而讓波札那成為非洲信用風險最低的國家。

中博1975年1月6日建交,關係較好,中博現在實行雙方30天免簽政策,想去波札那旅遊的同胞現在方便很多了(過去波札那的簽證是出了名的難),簽證費500普拉(波札那貨幣,1普拉約等於1人民幣),如果是商務簽證或務工簽證則是1500普拉。(資料來源:波札那共和國政府網站http://www.gov.bw/)

(▲中博關係友好,圖為中國駐波札那大使趙彥波博士出席課桌椅捐贈儀式,圖片源自外交部網站)

但是,波札那也並不是都像上面描述得那樣美好。以下是重點內容,圈起來,要考到的:

波札那全國約有36%的成年人感染艾滋病毒(HIV)(2018年10月數據),是世界上感染艾滋病毒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史瓦濟蘭的46%),平均每三個小時就有一個人死於艾滋病。

艾滋病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嚴重威脅著波札那的社會安全和經濟前景,也打擊了國際遊客的旅行意願,可以說,艾滋病是懸在波札那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艾滋病是全人類的敵人,但波札那面臨的考驗尤為嚴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