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合夥的生意難做!」這句話用在二戰中的盟軍也似無不妥。

諾曼底登陸前夕,作為盟軍最高指揮官的艾森豪威爾,計劃對德軍佔領下的法國鐵路系統和公路系統進行轟炸破壞,以阻滯削弱德軍的增援能力,確保盟軍登陸成功。

這是多麼好的計劃啊!如果登陸成功了,就開闢了第二戰場,勝利就在望了!

但這麼好的計劃,偏偏遇到了「摳門」的丘吉爾,他不想把寶貴的炸彈扔在法國,他想留著炸彈去轟炸德國本土,轟炸柏林和德國的工業設施。因此,英國皇家空軍對艾森豪威爾的計劃嗤之以鼻,無動於衷。

堂堂的盟軍最高指揮官,竟然指揮不動一架英國轟炸機,這個「糗」出大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不陪你們玩了,你們自家玩去吧!」艾森豪威爾一怒要「辭職」不幹了,準備打道回府了。這招「撒手鐧」果然奏效,丘吉爾不得不簽署文件同意了艾森豪威爾的轟炸計劃。


在1945年,柏林被英美蘇三國的軍隊重重包圍,曾經在歐洲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也開始漸漸無法支撐下去,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德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讓德國法西斯最快的滅亡方式,就是攻佔柏林,但是在關於進攻柏林的問題上,英國與美國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丘吉爾甚至因此還與艾森豪威爾大吵了一架,最後便宜了蘇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1944年的冬季,當時的美軍統帥艾森豪威爾認為,英美聯軍應該放棄進攻柏林,這樣可以避免英美聯軍數十萬軍隊的傷亡,把進攻柏林的苦差事交給蘇聯,而英國則認為,誰先佔領了柏林,誰就會在日後新世界體系重建中掌握主動權,英國不願意將這個好機會讓給蘇聯。

可是艾森豪威爾堅持己見,丘吉爾一氣之下就將電話打到了美國馬歇爾那裡,認為柏林應該由英美聯軍進攻,可是艾森豪威爾早已經與馬歇爾通過氣了,馬歇爾同意了艾森豪威爾的建議,丘吉爾得知馬歇爾也同意由蘇聯進攻柏林後,十分生氣,可因為英國軍隊在英美聯軍中,人數僅僅佔四分之一,話語權並不高,所以丘吉爾只好妥協了。

在1945年的5月,希特勒經營多年的德意志帝國在蘇聯軍隊的炮火中轟然倒塌,二戰的歐洲戰場以德國投降而結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