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聞」的提法近年來頗受學術界關注。關於其內涵的討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從學術角度看,民生新聞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具有獨立內涵的新聞學概念。廣義地說,所有新聞都是為了民眾和民眾關心的,因此,應該都是民生新聞。然而,在我國現階段,舊的新聞體制和新聞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思維,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民生新聞的呈現,所報道的內容形式一時還很難做到完全真正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江蘇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的大膽嘗試,為新聞改革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思路。

  近幾年全國各地的媒體在市場化競爭中,開始意識到要加強對受眾感興趣的民生新聞的報道,但對這一新聞類型的理解還存在很大的差異。多數地區的媒體還僅僅著眼於調整部分內容而已,因此,相對而言比較狹隘,尚未提升到建構媒體公信力的層面來加以認識。筆者通過考察央視《東方時空》、《新聞調查》、《新聞頻道》、江蘇臺《南京零距離》、上海東方衛視《東視廣角》等國內較有影響的電視欄目,體會所謂的民生新聞之所以深受歡迎,其公信力的來源較為廣泛。電視新聞的影響力來自講述真實的故事,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客觀、公正地講故事,然而這還不夠,它的責任意識必須突出,即必須敢於為民請願、敢於揭露真相、敢於輿論監督,同時還需有真誠的服務意識,總之,在真正的民生新聞中,權利與義務、效益與責任、批評與親和力等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構成民生新聞要件的是新聞本位、輿論監督、人文關懷,這三者密不可分,有機地統一為一個整體。

  

  一、固守新聞本位是民生新聞立身根本

  

  何為新聞本位?新聞本位是媒體從新聞的一般原則出發考慮問題,開展報道活動,而不是從其他因素考慮來「做」新聞。從新聞本位考慮,就是首先強調新聞不是宣傳、不是廣告、不是藝術,它是告知性的傳播而不是勸服性的傳播,它只思考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時效性、新聞價值等要素。民生新聞的魅力之源來自哪裡?筆者認為,一是講述真實的故事,二是講述老百姓的故事,三是公平、公正地講述各方面故事,四是及時地講述正在發生的故事。

  美國等西方國家將新聞報道稱作「新聞故事」(news story),依據是新聞事件經過記者等的講述就已經不是事件的原貌,而是「轉述真實」,但是,轉述可以接近事件的真相,只是講述的態度、方法十分關鍵。民生新聞要能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首先是要講真實的故事。我國著名記者、新聞學家艾豐指出,「新聞『材料』不等於『事實』。從新聞學的角度來看,事實是客觀的、現實的、第一性的東西,材料則是事物和事實的各種形態、各種來源的表徵、外觀、表現和記載的總稱,它既包括事物的表象、表現這類第一性的材料,如物證材料,也包括事實的敘述、轉述、記載等這類第二性材料,如各類文字材料。這些材料中,不僅第二性的材料常常不能準確反映事實,就是那些第一性的表象材料中,有的也可能是假象。所以,瞭解『事實真相』離不開『素材』,但把『素材』與『事實真相』完全等同,顯然是違背真實性原則的本意的。」[1] 從2001、2002年「十大假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出,由通訊員提供的稿件或引用、轉載其他媒體的報道就佔了絕大多數。顯然,沒有經過記者採訪的、缺少第一手材料的報道往往容易出現偏差。因此,記者和編輯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即稿件只是材料而不一定是事實。材料只有經過了核實,才能減少誤差、糾正偏差;如果材料的真實性尚不能確定,那麼在此基礎上建起再高的大樓都是毫無價值的。

  新聞報道活動經常招致批評,批評的焦點往往都出在報道的真實性的處理上。我們考察新聞報道真實程度時,關鍵看什麼內容?真實畫面還是事件的真相?我們有時很容易把這兩者混同一起。其實,就新聞報道而言,瞬間的真實情形往往通過我們的攝像機記錄下來,這些被記錄的內容,沒有人會懷疑其真實性,可是,這一事件的本來面目也許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記者採訪的這些內容經過報道後,它總是影響人們對事件本質是與非的判斷。由此引發很多倫理問題。美國學者羅恩·史密斯在他的書中寫到:「那個時代(50年代)的記者就是這樣報道新聞的:他們在颶風中呼叫自己的報紙,報道風暴來臨的消息,可編輯卻要求他們與消防署署長或警察局長聯繫,請他們確認風正在勁吹。」[2] 這種觀念似乎在今天很有市場:只要是一位權威說的,或者是某個當事人說的——即消息有出處,就可以報道。這也是導致歷史上有名的「麥卡錫主義」新聞的根源。我國媒體「烏龍」新聞、八卦消息屢禁不絕,形式上的模仿、炒作之風盛行,顯示新聞業的低級無能狀態。從根本上說這是媒體工作作風不嚴謹造成的。民生新聞是對這一風氣的顛覆。其對於新聞本位的固守,首先是對真實性即真相的把握。在媒體高度市場化競爭的環境下,媒介在追求時效性的過程中往往不太注重對事件真相的調查,而這往往導致媒體自身公信力的傷害。《南京零距離》的新聞之所以受觀眾歡迎,是因為大多數內容都是經過現場細緻的採訪得來的,細密的調查為釐清事件真相提供了保障,從而也使觀眾明白事情的就裡。《南京零距離》收視率的居高不下,證明瞭民生新聞的魅力來源於講述真相。

  民生新聞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內容取向必然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最形象地概括了這一特點。2003年「非典」事件觸動了中國媒介的變革:媒介話語權逐步下放,百姓對重大事件的知情權漸漸得以滿足;一些媒體的平民意識開始大大加強,老百姓的生存狀態和權益受到重視。一大批富有強烈責任感的新聞從業人員以極大的熱情關注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聲。貧困問題、住房問題、醫療改革、職工下崗再就業問題……可以看出,民生新聞的務實之處在於用受眾中心替代了傳媒中心。「報道發生在百姓身邊的新聞故事」成了《南京零距離》的基本口號。在《南京零距離》欄目的一次內容分析顯示,170條新聞報道中,黨政新聞只有5條,負面和批評新聞多達93條。正是更多地把百姓生活中的願望、生活中的困難和他們的批評意見等作為反映的重點,才使該節目擁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緣」。注重傾聽百姓的心聲,這種態度和姿態支撐著民生新聞的收視率。為百姓排憂解難是「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主題,而這往往還需要「故事」的「續篇」,《南京零距離》的做法是,每期都會就一個熱門話題在節目進行中徵集觀眾的意見,並在節目結束時揭曉。例如某次現場調查觀眾「長江大橋的收費站該不該拆?」這一調查每個司機、每個市民,甚至外地人都很關心。該頻道收到1萬多個熱心觀眾的電話,足以說明觀眾的參與熱情。媒體與受眾的互動,為形成社會的輿論環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媒體要做到完全保持公平、公正是非常困難。西方學術界對此也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媒體的責任是「準確報道、掌握時效、敏感、中肯而不在乎公平報道的問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那種簡單化處理新聞的做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有些報道不注意公平、公正地處理,往往會引發法律紛爭。記者對事件當事人的報道有時是負面的。西方新聞媒體在處理這一問題時,通常是:為了做到公平報道,往往要引述當事人反駁的言論,以維持報道角度的平衡。《紐約時報》在報道不同意見的事件時往往給意見的正反雙方都安排對等的版面,將評判的權利交給讀者。我國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在公平、公正地報道方面還有很多不足。首先是缺乏對當事人人格尊嚴的尊重。2003年6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放了一部新聞專題片,內容是北京某監獄獄警將重慶籍的犯人押解回重慶。電視記者對這一押解過程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電視鏡頭對車上的犯人面孔進行了毫不遮掩地「展示」,特別是記者將鏡頭對準了犯人中碰巧相遇的一對夫妻,詳細地介紹丈夫因盜竊罪、妻子因賣淫罪被判刑的經過。這顯然是不公平的,違背了公正、公平的新聞倫理原則。報道對象處於劣勢地位,無申訴的權利,媒體是在施展其強權,侵害了當事人權益。這就形成了一種報道中的不公平的局面。表面上看,報道是正面宣傳,但實際上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說,它嚴重傷害當事人作為主體的人格和尊嚴。

  從我國部分地區民生新聞報道來看,節目在關心、報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時,似乎還存在「濫權」現象,往往不太注重法律與新聞倫理的問題,侵權現象時有發生。另一個重要的傾向是,記者、主持人不能保持平衡報道的心態,隨意將個人感情直接帶入節目,造成了新聞不公正。某地方臺主持人在播報批評新聞時竟經常以摔筆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完全超越了自身的新聞本位,是典型的「越位」。新聞從業人員在新聞事件中應分清「觀察者」與參與者的界限,個人感情參與可能會導致新聞報道的公正性受到懷疑。

  搶時效是媒體新聞競爭的制勝法寶。這一點無論何種新聞媒體均視之為生命線。民生新聞將普通百姓生活看作是新聞主要來源,百姓生活中隨時隨刻都在發生事件,因此如何捕捉這些鮮活的「百姓故事」就是提高民生新聞信息量的關鍵。《南京零距離》的做法是在採用SNG連線採訪車的同時,大量發展觀眾中的DV記者,據統計,在設法保證覈准事實的基礎上,江蘇臺城市頻道共發展了1000多名DV特約記者,這些特約記者兩年中共發了7000餘條新聞稿件,從而保障了社會各個角落發生的新聞事件都能在第一時間得以報道。大信息量、強烈的現場感是《南京零距離》的力拔頭籌的制勝「絕招」。這些做法在現階段都是對新聞體制改革積極而有益的嘗試。

  

  二、敢於批評是民生新聞的實力指標

  

  受眾往往也在冷眼觀察媒體的實力。批評的力度常常成為受眾衡量媒體實力的指標,也是媒體號召力的來源之一。輿論監督不僅僅是針對政府管理而言的,媒體的輿論監督是針對全社會的。特別是社會的健康、秩序化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作為一檔新聞欄目,《南京零距離》肩負著激濁揚清的輿論監督使命,民生新聞的輿論監督首先是對社會的醜陋現象進行深刻批判與揭露。在日常生活中,與百姓最接近的是政府管理與服務部門,他們最直接地感受到這其中的是是非非。例如,政府管理部門的官僚主義、衙門作風令百姓深惡痛絕,城市中某些角落有人從事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歌舞廳中的色情表演、非法網吧對青少年的影響、商品交易、服務行業的欺詐行為等,對百姓利益構成了危害。記者通過暗訪,對其中藏污納垢的現象予以揭露,使觀眾感到大快人心,從而使各行各業的風氣得以扭轉。其次是對政府某些管理職能部門的腐敗與官僚主義進行監督,如在《南京零距離》上,市政建設中挖斷水管、電纜的報道幾乎每兩三天就能見到一次。某公路收費站竟然在深夜強攔執行緊急救火任務的消防車,要收過路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然被出租給了個體戶搞經營。有關部門的腐敗、官僚使公眾利益遭受損失……觀眾在看到這些內容後,紛紛打電話表示憤慨和譴責,要求處置那些不負責任的領導。從這可以看出,由媒體引發的輿論監督已在發揮作用。再次是批評市民生活中種種非文明行為。《南京零距離》幾乎每週都有報道某些南京市民因為喝醉酒引發的問題。如醉臥街頭、醉臥下水道、酒後吵架等,這些新聞中人的不文明舉止,經過電視曝光後,對廣大市民都有警示作用。觀眾的道德良知在觀看新聞的過程中被喚醒了,他們自覺去維護城市的文明形象,一旦發現違背道德、法律的行為就主動與電視臺聯繫,自覺地充當城市文明的監督員。這就為輿論監督糾正百姓生活中某些不良習慣、改造惡習,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創造了條件。

  能否或敢不敢於對一些職能部門的腐敗現象、官僚主義進行批評,是衡量一個媒體公信力的試金石。在很長一段時間,媒體輿論監督有其名而無其實,在現行體制下,媒體往往也很難找到很好的方法。民生新聞為媒體輿論監督尋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這就是充分調動社會大眾的「公議威力」。它匡扶了正義,泄導了民情,為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個「穩壓器」的作用。毫無疑問,民生新聞為公眾搭建了一個言論的平臺,使他們有了發言的場所,同時也使他們的責任感得到了強化,批評監督有了用武之地。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使得媒體輿論監督更加具有威力。也只有這樣,民生新聞才真正得到公眾的支持,才真正能得到公眾的信任。

  

  三、人文關懷是民生新聞的基本品格

  

  長期以來我們的媒體都宣稱要努力貼近羣眾,但卻始終不能真正受到羣眾歡迎,原因在於,這種貼近並沒有真正賦予普通百姓以話語權。與媒體的高高在上相比,普通百姓成了緘默的一羣。他們甚至沒有一個可以表達其自身冤屈、不幸和痛苦的獨立管道。我們的媒體不屑於報道那些在媒體專業人士看來不太富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百姓沒有可供自己言說的管道,又沒有真正的代言人,自然也就缺失屬於自己的話語權。媒體專業人士的新聞觸角始終停留在那些重大事件、名人活動以及桃色緋聞上,同時將自己的「趣味」強加給受眾,這種「代言」某種意義上是對百姓聲音的壓制,是一種媒介專制和霸權。

  人文精神對新聞報道的灌注,表現為自願充當普通民眾生活的真正代言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南京零距離》成為不是政府機構卻是百姓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機構,受到市民的擁護,這不是偶然的。它的實踐證明,那種熱衷於「小資」情調而對百姓生活疾苦置若罔聞,是很難得到觀眾真正的支持的。與一般標榜「服務民生」的媒體相比,《南京零距離》、《絕對現場》等節目沒有絲毫的故作「深層」,它們給觀眾的震撼在於最大程度地接近觀眾,一次不合理的收費、鄰裡間的小小糾紛,偶然的交通事故這些雖然都顯得過於「雞毛蒜皮」,但卻與百姓生活休慼相關,都是他們所關心、所喜聞樂見的。因此,人文關懷既有對民眾生活的關懷、體貼,也有放下知識分子架子,認真對待的態度,百姓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需要新聞從業人員有足夠的耐心來記錄、表現,需要媒體有足夠的熱情來提供一個可以傾倒苦水的話語平臺。

  其實,對於民生新聞報道而言,不存在什麼形式創新問題,關鍵在視點的下沉,這是一個人文關懷的系統工程,包括風格、播報方式(「說新聞」的報評結合方式)、題材選擇甚至設備的使用(《南京零距離》大量使用DV機拍攝新聞,完全以百姓非專業的視角來看待新聞事件)等方面。比如追求節目形式的通俗、活潑、另類等;另一方面還需要最大程度的研究民生方面的問題,重視地域性服務諮詢。因為從接近性原理來看,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要讓普通百姓不斷的從電視上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自己生活中的進步與落後,才能喚醒他們的自覺意識,為創建文明社會風尚營造良好氛圍,從而使新聞媒介成為媒介所定位的目標人羣的「信息管家」、「時事顧問」和「意見領袖」。

  對於電視新聞而言,其影響力產生的根本就在於與其目標觀眾建立相同的價值觀,由此讀者對媒體產生了一定的信任度和依賴度。從「使用與滿足」這一受眾行為理論角度來看,受眾對媒介的使用往往有他個人的需求動機存在。美國傳播學者D.麥奎爾的研究表明,觀眾接觸電視內容,有四種基本的滿足類型:心緒轉換效用、人際關係效用、自我確認效用、環境監測效用。凡是能夠滿足這些基本需求的媒介內容,都會有很好的受眾效果[3]。受眾只選擇他心目中認為值得信賴並能給自己帶來較大收益的媒介內容。由此可見,經由人文關愛培植起來的受眾對媒介的依賴、信任關係是電視的品牌,是競爭力、吸引力、親和力、信任度等的基礎。

  《南京零距離》的新聞突出了貼近性的追求,強化了人文關懷意識。雖然在這一新聞節目中,重大新聞事件所佔的比重較小,但絲毫不影響該節目產生親和力,這一平民化節目追求新聞報道的形式變革,為中國的民生新聞塑造了一種範式,它改變過去那種居高臨下、全知全能的播報方式,極力體現百姓視角;大量報道市民消費投訴、生活服務資訊;建立信息網路、充分發動羣眾提供新聞線索,聽取觀眾對社會事件的意見,擴大信息覆蓋面;主持人、記者在節目中的表現,體現了不折不扣的平民立場。這一變革使得江蘇臺城市頻道成為全國第一個喫螃蟹的。一些過去我國新聞報道少用的調查性報道、解釋性報道、精確性報道都在這一節目得到了實踐。

  

  結 語

  

  正如《南京零距離》的編創者所說,他們現在做的新聞用傳統新聞概念來說不太合乎規範,但用一種全新眼光看就有新聞價值。能為老百姓排憂解難,這樣的新聞不僅是傳播,而且帶有很多服務功能在裡面。這裡,將新聞告知功能、輿論監督功能與社會服務功能揉為一體,這本身就是一種媒體角色的轉換,就是一種創新。

  眼下的新聞「同題競爭」現象十分突出,小報抄大報,內容同質趨勢使得媒體的信息量大打折扣。獨家新聞往往需要媒體付出代價,然而不論新聞追求何種獨家新聞,觀眾的需求才是造就新聞價值的源泉。觀眾中有看熱鬧的、有關注現實問題的、有尋找精神寄託的,凡此種種,需要記者、編輯心中「存念」。我國過去的新聞由於對受眾心理動機漠視,纔出現了新聞「不聞」的無能與無為狀態。現實需要媒體換一種思路,放下高端著的架子,以新聞本體的眼光看待生活,把敢於替百姓鼓與呼作為自己的使命,以基本的社會良知,投入自己的人文關愛,把目光對準社會普羅大眾,新聞才會煥發出其應有的魅力。

  

  注釋:

  

  [1] 艾豐:《新聞採訪方法論》,人民日報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頁。

  [2] 羅恩·史密斯:《新聞道德評價》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頁。

  [3] D.McQuail,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Penguin Books, London, 1972, Chapter 2.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