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就是日軍的戰略意圖沒達到。

日軍在南向進攻的重點在太平洋的正面戰場,為此制定了一個FS作戰計劃,通過佔領莫爾茲比港,中途島和新喀裏多尼亞等地,切斷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海上交通線。但是日軍在珊瑚島海戰和中途島海戰中折戟沉沙,於是日本決定修正原來的作戰計劃,改為集中兵力和火力攻佔新幾內亞島,佔領索羅門羣島和莫爾茲比港。為了配合作戰行動,日軍決定在進攻的主要方向一側,修建一個機場,以空中進行支援。

在選取機場的修建地點時,日軍的工兵拉包爾考察時,本該以700公里為步量測距,結果多劃了300公里。這多出的300公里就到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後來的航空偵測表明,瓜島的確適合修建機場,歪打正著。日軍修建機場的行動引起了盟軍的注意,雙方為此展開了瓜島的爭奪戰。

薩沃島海戰是瓜島戰役中爆發的五場海戰裏的第一場,雙方僅用時半小時,日軍就大獲全勝。1942年8月7日晚,日軍第八艦隊司令三川軍一親自率領艦隊,趁著夜色掩護殺向了瓜島海域。而此時剛剛登陸沒多久的美軍,正忙著探測密林,鞏固戰地,全然不知就在不遠的海面上的殺氣正在襲來。8月9日凌晨,日軍到達瓜島附近的薩沃島海域,1時33分開始發起總攻。美澳軍隊竟然沒有提前發現日軍的到來,激戰之時,南區指揮官包德竟然還在蒙頭大睡,當他驚醒之後卻沒有把戰況通知北區的美軍,造成北區的美軍也毫無察覺。當日軍接近北區的美軍時,在夜色中利夫科爾誤以為友軍來了,下令自己的戰艦不要開火,還升起軍旗表明身份。

日軍以兩艘巡洋艦輕傷,死傷不到百人的代價,換來盟軍接近兩千名士兵被擊斃或者葬身汪洋大海的一邊倒勝局。美軍之所以慘敗,是由於前期的情報準備不充分,而且更為關鍵的是美軍是南北兩區作戰,擔任北區作戰司令的利夫科爾,和擔任南區作戰司令的包德協同不力,各自為戰,沒有給予互相的作戰支援。

作戰目的沒達到

山本五十六原本打算在中途島海戰後生養休息,但是為了鼓舞日本海軍低落的士氣,對於薩沃島海戰以「這並非聯合艦隊的命令」的方式,默認了此次作戰。作戰參謀神重德在出擊前的作戰會議上強調了要點:

運輸船為首要目標;為了避免複雜運動,組成單縱陣,一擊離脫;在天亮前退至敵軍航母攻擊範圍之外;避免重蹈中途島覆轍;經由索羅門羣島中部航路,向瓜島進軍。

從戰前的戰術佈置可以看出,日軍的著重點是攻擊盟軍的運輸船,毀壞其軍需物資,可是執行命令的三川軍一卻以攻擊盟軍的軍事目標為主,只顧著殺敵而忘了此次行動的初衷。在擊沉了盟軍的軍艦和擊斃若干盟軍士兵後,日艦的隊形已經散亂,重新組織起來需要時間。各艦的魚雷管需要重新裝填,而且魚雷和炮彈消耗太大。

另外三川軍一擔心美軍航母就在附近遊弋,因此如果繼續攻擊美軍運輸船團,他的艦隊可能在天亮前無法全身而退,然而此時三川並沒有提前知曉也無法提前知曉美軍航母已經離開,而大西新藏參謀長和神重德參謀則主張撤退,只有鳥海的艦長早川幹夫主張繼續攻擊。

(三川軍一)

最後的結局就是三川軍一以少數服從多數,決定撤退,但是鍋就由他來背。但最終還是在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在聯合艦隊參謀的勸說下,山本五十六認可了功績。如果以上帝視角來看,即使三川軍一繼續攻擊運輸船,也無法徹底切斷盟軍的後勤補給。零式戰機的航程受限無法攻擊盟軍從澳大利亞的運輸線,美軍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也可以不斷提供後續的軍需物資。

日方謊報戰果

我們現在看到的日軍擊沉盟軍重巡4條,甲巡3條,另有輕巡一條,驅逐艦六條擊沉,重創輕巡一條,驅逐艦兩條的戰果,是戰後修正的。當時日軍將此戰果和二,五航戰的錯誤戰果合併上報為薩沃特海戰的戰果。作出了誇大的輝煌戰果,美國甲巡洋艦6隻,英國甲巡洋艦2隻,美英乙巡洋艦各1隻,船型不詳乙巡2隻,驅逐艦9隻,潛水艦3隻,輸送船10隻和戰列艦1隻,重巡洋艦4隻,輕巡洋艦4隻,輸送船10隻被擊沉。另外甲巡1隻擊破,輸送船4隻被擊破,重裝。擊落戰鬥機49架,轟炸機9架。日軍僅損失21架航空機,巡洋艦2隻。實際戰果和用於宣傳的戰果一般都會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山本五十六自己心裡有數,實際戰果並沒有宣傳的那麼輝煌。

接到捷報的日本軍民,一掃中途島海戰慘敗的陰霾,舉國歡騰。深陷戰爭泥潭的日本軍民似乎看到了稱霸世界的曙光。在日本皇室舉辦的御前酒會上,首相東條英機有了得隴望蜀的狂想曲,他自信滿滿地說,薩沃島大捷,一舉蕩平盟軍艦隊,大東亞聖戰的全面勝利指日可待。山本五十六自己也無法改變日本戰時輿論宣傳的需求,只能生悶氣。

(被審判中的東條英機)

三川軍一隱瞞軍情

如果命中鳥海艦的艦橋後方作戰室的炮彈爆炸的話,只有一牆之隔的司令部軍官將會全體戰死,也正是由於有運氣的成分,鳥海的傷亡才只有死亡34人,負傷48人。青葉艦上的魚雷也曾被機槍命中,導致火災。如果不是杉浦一等艦上水兵冒死滅火,青葉艦有可能當場爆炸沉沒。

這些實際的軍情在被山本五十六知道後,必然會暴跳如雷。如果不是這些小概率事件的發生,三川軍一別說論功行賞了,能不能回來還是個問題,即使回來了也是送到軍事法庭審判。三川軍一最多也就算是將功補過,還要啥自行車。

(鳥海艦)

這就出現了奇怪的現象,薩沃島海戰參戰的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失敗方。盟軍在此後3個月的瓜島海戰中喪失了夜間制海權,陷入了瓜島的持久戰;而山本五十六認為,此次勝利沒能重創美軍的登陸船隻和陸戰部隊,也沒能銷毀美軍的運輸物資,從而並沒能真正阻止盟軍繼續在瓜島的登陸。


薩沃島海戰是美軍的稱法,日軍則稱為第一次所羅門海戰。這場爆發於1942年8月8日深夜到8月9日凌晨2點多的海戰,三川軍一海軍中將率領的日本海軍第8艦隊給盟國海軍一記重擊,擊沉美澳海軍重巡洋艦4艘(「堪培拉」號、「阿斯托裏亞」號、「昆西」號和「文森斯」號),擊傷重巡洋艦「芝加哥」號,驅逐艦2艘,傷亡1732人(其中陣亡1277人)。日本海軍第8艦隊在夜戰中僅「鳥海」號重巡的海圖室被毀,「青葉」號重巡的魚雷發射管被擊破,陣亡35人,傷51人。但是在撤退途中,日軍「加古」號重巡被美軍S-44潛艇擊沉。三川軍一的第8艦隊行軍航線

行將沉沒的「堪培拉」號重巡

薩沃島海戰過程示意圖

從戰術上看,日軍無疑是勝者,但是三川在清掃美軍南區和北區艦隊之後,沒有乘勝攻擊失去海空掩護的美軍運輸船隊,就匆匆在8月9日凌晨2點29分率艦隊撤退,使美軍深深舒了口氣,卸載了大量武器彈藥、足以維持37天生活的物資以及修建瓜島機場(後命名為亨德森機場)的工程機械,在瓜島上站住了腳跟,使日軍重新奪回瓜島的難度大增。因此,從戰略上講,日軍是敗者。薩沃島海戰藝術畫

儘管三川後來辯解他擔心天亮可能遭到弗萊徹航母編隊攻擊,重蹈中途島海戰覆轍。但這套說辭無法令人信服,三川是不知道弗萊徹的航母編隊已經撤走,擔心自己的艦隊如果不趁夜撤離,可能在天亮後遭到美軍航母編隊攻擊而受損固然有道理,但是山本五十六派他去的任務是攻擊美軍運輸船,讓剛剛登陸瓜島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無法立足,而不是與盟軍進行艦隊決戰。顯然,三川忽視了最重要的任務,卻被次要的戰術目標所吸引。所以山本五十六才會勃然大怒,他當時抓起第8艦隊的戰績報告一把撕爛,「就憑這種東西也想要拿勳章嗎!」山本的參謀長宇垣纏也對第8艦隊的行動提出批評:「損傷不大,彈藥也還有,真的有必要撤退嗎?」日本陸軍負責奪回瓜島的第17軍參謀長二見秋三郎少將同樣很惱火:「叫他去取蜜柑,結果只剝了層皮就回來了。」

三川軍一

三川在薩沃島海戰的決策,說明他只是一位優秀的海軍戰術指揮官,卻沒有戰略頭腦,這也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絕大多數將領的通病。(S)


你好,我是迷彩派編輯

戰爭的戰略勝負,不能只看雙方人員和武器損失,薩沃島海戰,日軍艦隊利用美軍航母離開登陸場以及美軍艦隊夜戰訓練不足的問題,充分發揮了己方夜戰訓練配合有素的優勢,短時間重創了美軍兩支護航艦隊,30分鐘內美國海軍遭遇到巨大失敗,幾乎堪比珍珠港事件。但這不同於珍珠港事件,這是美國艦隊在堂堂正正的對決中被迫吞嚥的苦果,4艘巡洋艦沉沒,多艘巡洋艦驅逐艦受傷,而對方唯一一艘沉沒的巡洋艦還是返航時被潛艇擊沉,等於水面艦隊幾乎沒啥戰績。

但問題就在於日軍艦隊不知道美國航母已經撤走,瓜島附近再無美軍艦載機活動,他們害怕遭到空襲損失艦艇,所以見好就收,沒有繼續攻擊停泊在登陸場附近滿載兵員和武器等物資的運輸船隊,這就使美軍地面部隊依舊得以繼續增兵,戰略上依舊控制著瓜島機場這一戰役核心點,而如果機場被美軍鞏固,所羅門區域內的制空權就依舊為美國所掌控,日軍艦隊再多戰術勝利也無補於大局。所以山本在例行嘉獎後對此表示不滿,認為這和珍珠港時沒有發動第三攻擊波一樣,是小富即安的毛賊思想。


在整個諾曼底戰役期間,曾經有一個人乾死過2000個美國士兵,他就在當時的海灘上面使用俺們g42重機槍以及不強手槍等一系列武器,屠殺了2000個登陸的美國士兵。

當你聽到這個戰績的時候,你覺得德國人贏了嗎?沒有用我們都知道諾曼底戰役盟軍贏了一兩個突出的戰果,根本影響不了大的改變,真正的比拼是大的戰略之上敵我雙方的軍事力量的損失之比!

簡單的來說,並不是說單純的比拼雙方之間的實力和損失,比拼損失那是事後諸葛亮,誰看歷史書誰看不明白是不是?那如果你身處在那個時候正在發生之時,你又做出什麼的判斷,你不會啦,你沒有歷史書沒人告訴你結果我什麼都不會,你問我我也不懂啊!大概就是這樣的反應。

如果說比拼雙方之間的綜合實力,那還打什麼仗?派幾個數學家到戰爭的前沿去算數,誰算出來的數字大誰就贏了,我是問題是歷史上面以弱勝強的戰力,也不太少,說別給我巴拉巴拉一堆原因,你要是能夠說得出來你去當軍事家!

所以說到底一切的戰爭行動都必須圍繞著大戰略展開,任何脫節於大戰略的軍事行動都可以成為敗筆,都應該遭到批評。

比如說這個薩沃島海戰。

我會做一個假設,萬一這個時候日本海軍能夠大部隊的跟進去度下掛打卡那兒打,那麼對於整個日本來講,這個瓜島戰役其實可以提前結束了,為什麼?因為在這之後日本人跟美國人的海軍在這個地方爆發大戰,實際上雙方是以平局收手,但是日本人就是打不過美國人,不是說綜合國力的問題,而是這個瓜達卡納爾島的機場一直牢牢地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面,你說這點惡不噁心,美國人等於擁有了一艘永不沉默的航空母艦,日本人什麼都沒有。

這個事情是因為海軍和陸軍方面溝通不良最後導致的結果,這沒辦法,但是你不能白白浪費掉戰爭突然性啊,比如說突襲珍珠港,這就是打了一次戰爭的突襲性,要不然日本的第一機動編隊全部都得贈送在珍珠港的海波之下,所以戰爭突然性必須掌握在指揮官的時候,裡面,指揮官覺得什麼時候能夠利用這個戰爭突然性打一次能夠把這個優勢轉化為最多的利益的一次戰鬥,那就打,如果不能你最好別打,否則你浪費的是在這之後數萬乃至數10萬自己士兵的生命。

薩沃島海戰打得很漂亮,確實美國人損失是日本人的20多倍,可是對於山本五十六來講,他恨不得把前面的這個指揮官扇他十個巴掌,你把我該做的決定都給做了,你要我這個總指揮官幹什麼,我這個聯合艦隊的總司令什麼都不如的,是不是?

現在你跟我說道歉,你擅自發動的襲擊,但是獲得了一次優良戰果,那我以後我得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去和美國人血拚啊,(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美國人喫了這次虧以後絕對不會再像這次一樣疏忽大意,那你是要跟接下來死掉的那些士兵去道歉了,剖腹自殺都不夠你贖罪的!

還有一件事情,你這個日本前線指揮官學誰不行偏偏去學南雲中一那個混蛋,這個人做大事犧牲最終導致沒有去炸珍珠港的油庫和修船設備,使得美國人可以快速的將自己的那些部隊武裝起來,在這之後,為了對付這些油庫和修船設備,我還要再發動一次中途島戰役,一切的原因是什麼?你如果真的把這些油庫和修船設備全部給幹掉,我就算丟了兩艘航空母艦在內地方我都值得!一個人如果想要修它的太平洋艦隊,她就得滾回西海岸修自己的戰艦去。

現在你就稍微喫了個甜頭,然後就回來了,你就說全部人死在那裡,也得給我把戰果創造到最大,竟然利用了就別浪費了,為了這一次絕佳的戰績以後你竟然灰溜溜的回來了。


有關山本五十六大怒的說法,不可信,至少從目前的史料中,這個說法不可信,說成不滿更合適,也談不上因為這次勝利,而是另有原因。

至於美日傷亡的差距什麼,這個不要過分強調,戰爭從來沒有將傷亡數字作為勝負的唯一標準,單純的以傷亡數字來評價勝利相當的可笑,不能反映整個戰鬥,對於這場戰鬥來說確實是日本的一個勝利,可惜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勝利。

這場海戰的勝負表面上是日本的大勝,實際日本沒達到目的,沒能夠解決自己的戰役問題,應該說是戰術勝利。而不是戰役勝利,美軍損失之後,還有足夠的實力,不怕這樣的損失,且美軍沒有因此丟掉了制海權,日本也沒有能夠因此改變整個戰役形態。這個勝利沒有達到戰役上的影響,大打折扣。


你們又攔路又封門口己是第52次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