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兒女」看完好幾天了,一直沒得空寫。也好,省得感覺象湊趣。至於胡總編和賈科長前兩天過招,咱就不站哪位了,反正都是大咖。愛吃不愛吃臭豆腐,信不信善惡有報,這都正常。

這個電影,表面上看,是一個黑社會老大和他女朋友的故事。

實際上,這麼說不準確:斌哥不是什麼黑社會老大,他的江湖身份只是營造出的一種氛圍,並不真實。

1

斌哥是一個機車廠的普通職工,只是比較能打而已,周圍聚集了一批可能有相似身份的小青年。他的女朋友巧巧,是一個礦井的職工。這兩個企業,效益都不太好。

他所在的「江湖」,不是那個他和兄弟們在錄像廳里看的香港電影中的江湖,更不是金庸古龍筆下的鮮衣怒馬的江湖。他在「江湖」中,也不具備「小馬哥」或者「郭大俠」的地位。

不要看那些障眼法帶來的錯覺:比如他身後簇擁著一幫小青年,比如他在舞廳里和另一位「江湖前輩」談生意,比如那位「江湖前輩」死後他送去的一大包錢,比如他出面為欠賬要賬的雙方說合。

那幫小兄弟,可能只是下崗或者接近下崗的職工。其中一個小弟是開出租的,送巧巧回家,巧巧還給了他車錢,說耽誤他賺錢了。

那宗生意,只是為房地產公司去嚇唬嚇唬別人。

那包錢,當然是一大筆錢,也許有十萬二十萬,但他可能是硬撐著面子,因為他自己都買不起房--巧巧已經跟他說了好幾次:想給她爸買一套房。他都糊弄過去了。

那次說合,其實只是為雙方、特別是欠賬一方找個台階下。他要是有老大的江湖地位,何必請出「關二哥」?這樣借死人壓活人,只是為了讓這個台階下得更自然罷了。

2

斌哥「江湖」地位之脆弱,在被兩個小青年襲擊時暴露得更充分了。兩個青年在光天化日下,竄出來一棍子掃到他腿上,當時就廢了他。他的兄弟們抓住這兩個人,我以為至少會暴打他們一頓。但他和巧巧不過問了幾句話,說了兩句「下次可不要認錯人了」之類的話,也就過去了。

這和前面那個「二哥」被幾個小青年扎死如出一轍。斌哥的結論是:幾個小年輕的,想出名。但即使是幾個小年輕,最後也沒抓到兇手。

原本大家認為的「江湖大哥」無論已經上岸、如「二哥」,還是仍在道上、如斌哥,在生活中其實都是紙老虎。小青年們無論用刀還是用棍,他們既抵擋不住,也報復不了。

在「小馬哥」的江湖中,風衣雙槍是標配。斌哥只有風衣,沒有雙槍,只有被打瘸後的雙拐。他也有一支槍,但槍不是他的,是他幫著壓服那個賴賬的「老賈」的。教巧巧開槍的他似乎睥睨八方,但關鍵時候,當他被十幾個小青年圍攻時--「二哥」被幾個小青年扎死的場景可能也差不多--是巧巧頗有大姐范地對天開了兩槍,救了他的命。

在「郭大俠」的江湖中,橫趟官府是標配。襄陽安撫使呂文德又怎麼樣?還不是象小雞一樣被黃女俠嚇得抖做一團。但斌哥在白道上絲毫沒有門路。那個在「二哥」葬禮上和他親熱握手、並肩坐的「萬隊」,對巧巧循循善誘,讓她說出槍是誰的?

是巧巧的,判她五年。如果她說是斌哥的,可能判得更重。即使斌哥他們是無緣無故被襲擊,也因為鬥毆被判了一年。

3

這不是我們熟悉的「江湖」,也不是斌哥心目中的「江湖」。他甚至還不如巧巧會「闖江湖」。他提前四年出獄,但什麼名堂也沒闖出來,又過了12年,還是什麼名堂也沒闖出來,只落下一個半身不遂和一副輪椅。

巧巧出獄後,去奉節找他,錢包和身份證都被偷了,但在婚禮上混吃喝,在酒店裡騙錢,應對那個性騷擾的摩的司機,都特別從容自然,象個「老江湖」。又過了12年,巧巧成了斌哥罩的那家棋牌館的女老闆。

斌哥在當年他幫著要賬那個「老賈」的面前,一敗塗地,尊嚴盡失,連最後的陣地--輪椅都丟了,還是靠巧巧拍了「老賈」一茶壺找回面子。

4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這個「江湖」多半是混合了現實與想像的綜合體。

就象我們似乎都懷念車馬和一切都慢的日子,但誰願意回到過去那個打電話都要衚衕口趙大爺叫的時代?我們都說現在社會人情淡漠,鄰里老死不相往來,但誰願意回到過去那個大雜院幾十人用一個公共廁所的時代?

那些啥都慢、人情厚的日子,無非是我們腦子中自動過濾掉不愉快記憶的想像罷了。

在現實與想像之間,有的人清醒一些,有的人寧願沉浸在想像中,或假裝沉浸在想像中,等待被現實叫醒。

巧巧是清醒的,從一開始就清醒。在斌哥似乎還能在「江湖」上呼風喚雨時,她就叫斌哥和她一起去新疆開個小店。因為清醒,沒有幻想,所以現實,所以堅定。

斌哥寧願或假裝沉浸在想像中,即使半癱在床,猶自以不守規矩為借口大發脾氣,把飯菜扔了一地。他的小弟兼保鏢兼司機李宣說了一句:他以前是我大哥。他就反問:以前是?逼得對方表態:你永遠是我大哥。

因為認識到現實又不願接受現實,所以放不下面子,所以狂燥,所以要離開,以保存最後一點尊嚴和面子。

弔詭的是,「江湖大哥」恰恰不會混「江湖」,不想混「江湖」的弱女子恰恰混了現實中的江湖。

巧巧推著輪椅上的斌哥說:江湖上不就是講個「義」字嗎?你不是江湖上的人,你不懂。做了最好的總結。雖然巧巧說這句話也並非她的本意。

5

央視版「笑傲江湖」的主題曲唱道:英雄肝膽兩相照,江湖兒女日見少。

江湖英雄、肝膽相照,那都是想像中的,但「江湖」上的兒女一直都在,剝去江湖的外衣,仍有兒女的真性情。

儘管賈科長和賈寶玉一樣,把所有美好的品質都賦予了「女」而非「兒」,但這也沒什麼。

賈科長也有他的「江湖」,在他的「江湖」中,也混合了現實與他的想像。

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江湖」對每個人自己是真的,也就夠了。

(微信公號:江湖種樹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