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以從民主黨候選人發言時間中就可以管中窺豹,最大概率是拜登,但是優勢並不明顯,有可能會出現黑馬。

據Nextshark網站6月28日報道,在美國民主黨內初選辯論中,前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發言時間為12分53秒,參議員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發言11分37秒。另外兩位發言超過10分鐘的候選人是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和市長皮特·布蒂格。

其餘18名候選人中,華裔參選者安德魯楊僅獲得2分50秒的發言時間,是所有人中最少的,其他人多發言在5分鐘左右。僅從發言時間角度,安德魯楊大概率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而拜登、卡瑪拉-哈里斯、桑德斯和布蒂格是民主黨主推的對象。

這四個候選人之中,拜登的優勢顯然更大,有豐富的政治經驗,早在1972年,拜登就當選了參議員,成為美國頂級政治人物。在1988年就和老布希同臺競技競選總統,在2008年捲土重來和奧巴馬競爭,都以失敗告終。在政壇上摸爬滾打多年,拜登有豐富的政治資源,有利於在民主黨內部贏得機會。

卡瑪拉·哈里斯是黑人女性,2010年成為加州首位女檢察長,2016年成為第二位非裔女性參議員,有女版奧巴馬之稱。其優勢在於符合民主黨一貫支持的少數族裔平權、女權思維的立場,可以說是奧巴馬與希拉里的結合體。

桑德斯則是美國政壇的另類人物,實際上並不屬於民主黨,是遊離於兩黨的第三方勢力,其鮮明的政治訴求也不被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建制派所認同。不過由於桑德斯的政治觀念特別受美國年輕人的歡迎,在2015民主黨初選時,就贏得了50州中的23個。

而皮特布蒂格則是民主黨內平權思維的另一個代表,2011年,年僅29歲的布蒂格當選市長後,就公開了同性戀的身份,在美國LGBT羣體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同時,布蒂格在阿富汗服役的經歷,通曉8國語言,也是不小的加分項。

這四位候選人,其實從政治立場上,其實是三類,拜登代表民主黨傳統建制派,卡瑪拉與布蒂格則代表民主黨支持的平權思想,這三人結合起來,就是希拉里。桑德斯本身就是一個另類,三組中誰能取得勝利,則可以從2016年美國民主黨初選結果看出。

在2016年,主打民主黨建制派以及女性平權的希拉里,贏得了桑德斯,但是這個優勢並不明顯,希拉里的支持率僅超過桑德斯12%。這意味著拜登、卡瑪拉以及布蒂格的總支持率是有上限的,桑德斯則是自帶流量。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拜登、卡瑪拉以及布蒂格實際上是在互相競爭,原本投給希拉里一個人的票,現在有三個人分。而拜登憑藉長期的政治經驗以及民主黨內部建制派的支持下,在三個人的競爭中大概率會取得領先優勢。

但是桑德斯在拜登的票倉被分散時,利用獨特的政治觀念,提出更多有利於美國青年以及底層的政策,是極有希望顛覆拜登的優勢的。這一點並不是天方夜譚,在6月26日,桑德斯拋出一個重量級炸彈,提出將美國大學生所擔負助學貸款一筆勾銷,並且要將美國公立大學免費。

美國大學生的學費負擔極重,70%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平均有3.7萬美元的助學貸款,奧巴馬畢業後用了21年才還清貸款。而2015年,美國60歲以上還需要還助學貸款的人高達280萬,比2005年的70萬增長了4倍。

所以,桑德斯的提議對美國有極大衝擊力。這種提案,依託於民主黨建制派的拜登、卡瑪拉以及布蒂格,是不能也不會提的,拜登也僅提過減免兩年社區大學學費。而且桑德斯實際上獨立於民主黨的身份,有利於提出更多吸引民眾的提議。

故從民主黨初選局勢,拜登的優勢最大,但是桑德斯有很強的競爭力,且有不少的後招。從民主黨總統選舉而言,拜登即使勝出,也難以和特朗普一較高下,唯一有希望將特朗普趕出白宮的是桑德斯,正如希特勒的對手只能是斯大林,而不是法國。

如果桑德斯入主白宮,那麼用一句話可以形容「想不到你這個濃眉大眼的人,也叛變了」!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可以說民主黨是卯足了勁要把特朗普拿下,24名民主黨人士報名參加總統選舉,不過有4人沒有達到要求,最終20人有資格參加6月26日、27日的民主黨內初選首次在邁阿密舉行的電視辯論會。辯論會分兩場,每場10人。

(辨論會現場)

經過26日、27日兩天的激烈「角逐」,據CNN報道稱,前副總統喬.拜登、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南本德市市長皮特.布蒂吉格,這5人取得了優勢。當然不管能不能成為總統候選人與特朗普同堂競技,評擊謾罵他是不能少的。不過從整場辯論會上,參議員哈里斯表現的極為搶眼,可能她最終會成為民主黨唯一的候選人迎戰特朗普。(卡馬拉.哈里斯)

卡馬拉.哈里斯,55歲,畢業於美國霍華德大學和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2010年當選加州總檢察長,2016年當選加州聯邦參議員。

(伊麗莎白.沃倫)

伊麗莎白.沃倫,69歲,曾任哈佛法學院教授,現為美國民主黨、馬薩諸塞州參議員。

(皮特.布蒂吉格)

皮特.布蒂吉格,38歲,畢業於哈佛大學,29歲當選南本德市長,2015年競選連任成功。

這三個人當中,從年齡上哈理斯優勢最大,55歲正是事業的巔峯期,而且之前在幾項民意調查中,哈里斯僅落後前副總統拜登和參議員桑德斯,卻遙遙領先於伊麗莎白.沃倫和皮特.布蒂吉格。而沃倫69歲,明年70歲,年齡偏大;布蒂吉格38歲,略顯年輕,資歷和經驗恐怕不足。

(喬.拜登和伯尼.桑德斯)

拜登76歲,桑德斯77歲,這等年齡競選總統,如果成功,在任上將達到80多歲。雖然倆人目前的支持率排在前列,但年齡問題己經引起美國人的擔憂。或許是政治資歷和影響力遠遠強於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候選人,或許在近兩年民主黨與特朗普的鬥爭中表現不俗,拜登一直保持很高的支持率。但是在電視面前的一場辨論,拜登被哈里斯逼問的啞口無言,而哈里斯卻魅力十足,其支持率與桑德斯不差上下。

(卡馬拉.哈理斯)

哈理斯在2016年競選參議員,就引起了美國全國選民的關注。上個月在奧克蘭的演講中吸引了大批人羣,併產生了足夠的媒體曝光。同時得到了奧巴馬重要的支持者好萊塢高管卡岑伯格和朗格利亞等人的關注。民主黨主要捐贈者喬恩.韋恩表示:「她己經是許多人的最愛」。

哈理斯有「女版奧巴馬」一說,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希拉里惜敗於特朗普,耿耿於懷,哈里斯必將引起奧巴馬和希拉里的關注和支持,她將會在眾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自2016年特朗普代表共和黨贏得總統寶座後,民主黨一直感覺很丟臉,這麼多有素質有教養的民主黨人,竟然敗給了講話粗魯、辦事不講原則的爆發戶特朗普!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次再扳不倒特朗普,民主黨就別在美國混了!

為了顯示自己就是那個最有能力擊敗特朗普的人,民主黨各路英豪磨刀霍霍,開啟了美國大選民主黨黨內爭奪候選人資格的首次辯論。這次辯論共有20人參加,分成兩組,每組10人,於26、27號兩天進行。從辯論的結果來看,以拜登、桑德斯為代表的高齡政客,在氣勢上沒能很好的壓制住更有激情的民主黨新生政治力量。尤其是拜登對陣有黑人血統的女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哈里斯敏捷的思維,犀利的言辭,令拜登的反擊蒼白無力,他在辯論中也沒有提出更能吸引人的新觀點。可以說,在首輪辯論中,拜登和過於激進的桑德斯一起,都表現不佳,輸給了更為年輕的政治新生代。

(桑德斯和拜登)

除了哈里斯表現比較搶眼外,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和南本德市市長皮特?布蒂吉格都有很強的競爭實力,這三人將和拜登、桑德斯一起組成第一梯隊,繼續爭奪唯一一個能和特朗普爭奪總統大位的候選人資格。有意思的是,這5人中除兩位超古稀的老人之外,還有兩名女性,和一位同性戀者。他們5人無論誰最後能戰勝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都將改寫歷史,即第一位年齡最大的總統(拜登和桑德斯);第一位女性總統(沃倫和哈德斯);第一位同性戀者和最年輕的總統(布蒂吉格雙料冠軍)。

(卡馬拉?哈里斯)(伊麗莎白?沃倫)(皮特?布蒂吉格)

這5個主要候選人中,都各有優缺點。比如拜登和桑德斯年齡太大了,一個1941年出生,另一個1942出生,即使當上總統,是否有充沛的精力順利完成任期都是個未知數。而沃倫是民主黨中的鷹派角色,對外非常強硬。哈里斯是牙買加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後代,她能否為美國民眾廣泛的接受,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而布蒂吉格作為一個同性戀者,還堂而皇之的和另一個男人結了婚,恐怕能力再強,也會引來很多異樣的眼光。當然,每個人都無法做到完美,他們要想最後勝出,除了個人能力和努力外,就看民主黨最後怎麼去選擇了。

相對民主黨爭奪總統候選人的熱鬧非凡,共和黨因為只有特朗普一人參選,所以顯得冷清多了。在去大阪參加G20峯會的途中,特朗普認為民主黨搞的初選辯論很「無聊「,他表示無論誰出來和他PK,他都會戰勝對手,再幹上四年總統。不過,特朗普雖然大話滿滿,但他心裡也是沒底的,因為在稍早前的民調中,特朗普的支持率均落後於5位民主黨候選人,這讓特朗普感到很沒面子,為此怒懟民調機構!

距離美國正式大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民主黨唯一將和特朗普PK的總統候選人很快就要產生了。現在,民主黨這些候選人雖然也相互攻擊,不過,一旦代表民主黨的候選人確定後,就會一致對外,全力支持他和特朗普一爭高下。在民主黨看來,這次無論如何不能再輸給特朗普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