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種類型,在胃炎裏算是比較嚴重的程度了,發展的過程就是胃黏膜反覆受到損害,胃黏膜上固有腺體逐漸減少,導致出現胃酸,胃蛋白酶等分泌不足,同時伴有腸腺化生或假性幽門化生的一種慢性胃部疾病。

那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萎縮性胃炎患者並非全都是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

但是幽門螺桿菌確實是起到了加劇的作用

幽門螺桿菌在胃部分泌黏附素粘附於我們的胃黏膜上,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炎性反應和免疫反應,如果長期沒有進行有效的根除治療,就會引起一部分胃病輕症患者產生萎縮性胃炎傾向的問題。

萎縮性胃炎不都是幽門螺桿菌陽性感染引起的,

要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加劇萎縮性胃炎的嚴重性。

萎縮性胃炎如何調理,營養健康對於輔助治療疾病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應該強調健康生活方式的調理,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1)應該多注意進食新鮮的水果蔬菜,優質的蛋白質,盡量清淡飲食,低鹽飲食

(2)少喫醃製品,油炸食品,燻烤食品等這些不健康食品。

(3)戒煙酒,同時保證規律飲食,不暴飲暴食。

(4)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

以上這些對於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和緩解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萎縮性胃炎藥物治療方面

如果確認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治療方案可以選擇包含:

兩種抗生素,一種質子泵抑製劑,一種鉍劑的四聯用藥方案,一種對抗幽門螺桿菌的益生菌舒克幽。藥物治療後期也是需要長期服用調理使用的。

具體用藥方案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醫囑確定。


先說答案: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會導致萎縮性胃炎的發生,但這並不是導致萎縮性胃炎的唯一因素,而有萎縮性胃炎的朋友,也並不是一定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問題。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胃炎,多發生在有多年慢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的患者身上,萎縮性胃炎經常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噯氣,食慾不振等癥狀,因為胃黏膜萎縮,對於食物營養的吸收功能變差,因此,萎縮性胃炎還常伴有消化不良,消瘦,貧血等問題。

一般通過胃鏡檢查,可以確診萎縮性胃炎的問題,在胃鏡下,會看到胃黏膜的變薄,萎縮等情況,同時還可能伴有幽門化生,腸化生等癥狀。可以說,萎縮性胃炎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胃部疾患。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依附於胃黏膜上的治病細菌,也是迄今為止胃部發現的唯一致病菌。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有鞭毛結構的革蘭氏陰性細菌,能夠分泌粘附素使其牢牢的黏附與胃黏膜上,其菌體細胞所含的尿素酶在胃酸作用下產生氨,對胃黏膜形成刺激,同時幽門螺旋桿菌還會分泌毒素,刺激和傷害胃黏膜,因此,對於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使慢性胃炎進一步演變成萎縮性胃炎的風險幾率更大。

但萎縮性胃炎的發生原因,並不僅僅侷限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良的飲食習慣,吸煙喝酒、長期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物),都有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不良的刺激,另外,遺傳因素,體質因素,長期接觸重金屬,缺鐵性貧血等諸多原因,都和萎縮性胃炎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對於有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的朋友,要更加註意胃的養護,盡量減少刺激胃黏膜,逐步引發萎縮性胃炎的風險因素的接觸。

對於確診萎縮性胃炎的朋友,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時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發現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情況,那麼可以考慮根據病人的用藥史、地區幽門螺旋桿菌耐葯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來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治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對於萎縮性胃炎的改善和恢復,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治,生活上注意養護胃部,規律飲食,戒煙限酒;同時針對胃酸分泌不足的問題,進行弱酸性治療,同時服用消化酶製劑,改善胃部消化能力,對於有為動力不足,膽汁反流問題的患者,給予相關的藥物治療,同時注意胃黏膜營養的增加和保養,都是治療和改善萎縮性胃炎的生活調理和治療方式。


萎縮性胃炎的發病機理是應激刺激傷害,與幽門螺桿菌無關。

一,幽門螺桿菌是一個人類共生菌,沒有致病能力。萎縮性胃炎作為慢性胃炎的代表,和細菌沒有關係。

二,萎縮性胃炎的本質是胃壁細胞凋亡、減少。

酒精刺激、非甾體藥物刺激、食物中毒等帶來急性損傷,不會導致慢性胃炎病變。

必須某種慢性持續傷害因素,導致胃壁細胞凋亡後,不能被修復,形成長期炎症。

這個長期持續的因素,最主要就是胃壁細胞抗原化。——本來正常的胃壁細胞被作為抗原攜帶者,被免疫系統滅殺。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營養不足是要點。營養不足來自血液供應不足。原來豐富的血液供應提供胃壁足夠的營養支持,現在供應減少,機體不得不定點清除一些細胞,保持剩餘細胞工作正常。

所以,造成血液供應減少的因素就是萎縮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三,在血液供應系統,各部分供血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被根據需要隨時調節的。動脈血管受緊張素、NO等多因子調控用收縮、擴張調節血液流量。

其中,在機體應激刺激下,應激系統包括大腦等供血增加,而胃腸道消化系統供血減少!

如果短暫性減少,隨後恢復正常,不會帶來胃壁損傷。如果長期持續應激,持續供血不足,胃壁細胞開始發生抗原化,開始被定點清除。

這是慢性胃炎的最常見原因。

如果不能改變這個供血狀態,胃炎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滅殺幽門螺桿菌等都是勞民傷財,緣木求魚。

回答如上。


萎縮性胃炎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有著密切的關係,當幽門螺桿菌經過口腔進入胃內以後,雖然一部分可以被胃酸殺滅,但是另一部分可以存活在胃粘膜的表面,引起胃粘膜表面的慢性炎症,如果不糾正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習慣和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殺滅,幽門螺桿菌持續繁殖,就會引起胃部疾病的加重和引起併發症,這其中就包括有慢性萎縮性胃炎。

診斷萎縮性胃炎最為常用的方式就是電子胃鏡檢查,可以明確的診斷胃部炎症的發展情況,對於有可疑病竈的組織,可以進行提取,進行病理活檢,明確有無腸化和異型增生,腸化和異型增生都是屬於癌前狀態,要格外注意。

在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方面,如果確定是由於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話,則要進行殺滅幽門螺桿菌治療,如果是由於其他原因引起,如吸煙、飲酒、服用非甾體類藥物等原因引起,則要戒煙戒酒、停止服藥。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關於萎縮性胃炎的發病機制中確實有部分原因與幽門螺桿菌有關。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微彎曲棒狀戈蘭陰性桿菌,存在大多數慢性胃炎病人的胃型上皮表面和腺體的粘液層中。它可以分泌尿素酶、細胞毒素相關蛋白、細胞空泡毒素等物質而致病,如尿素酶可以水解產生尿素,產生氨和二氧化碳,可以抵禦胃酸對細菌的殺滅作用。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內鏡活檢標本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均較高,因此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相關的。

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可以與萎縮性胃炎相關,比如長期的慢性刺激,長期吸煙飲酒,濫用水楊酸類藥物,喜食熱燙或農鹼及刺激性食物,急性胃炎反覆發作,十二指腸返流對黏膜屏障的破壞,還有自身免疫損傷等都可以造成萎縮性胃炎。


關於萎縮性胃炎是不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個問題,也是在臨牀工作中被諮詢很多的疑問之一,萎縮性胃炎不能說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但如果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情況下,可能會使胃炎加重或誘發而產生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旋桿菌這兩者有密切關聯但也是可以單獨來看待的,首先,幽門螺旋桿菌存在胃內上皮是一種寄生關係,寄生的同時也分泌一定的毒素反過來損傷胃上皮細胞從而產生繼發效應,繼發效應的後果就是讓胃導致萎縮。其次,我們知道了幽門螺旋桿菌存在這樣的損害作用,那麼得了萎縮性胃炎的人,首要任務就是配合醫生查明發病原因,如果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則想辦法把幽門螺旋桿菌控制並消滅,這也是防止疾病進一步變重的關鍵時刻。

萎縮性胃炎發生的原因不是單一的,如果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多半呈現一種多竈性萎縮,以胃竇為主要部位;另外如果是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引起的萎縮性胃炎,則多半出現在胃體部位。

大家聽到幽門螺旋桿菌或許感覺到害怕,也或許覺得這個桿菌的存在危險性太多了,也不必恐慌,世界萬事萬物皆有它對立的物質,只需要經過醫生的正確診斷與合適的治療療程,並建立起自我必勝的信心,該疾病也會得到好轉或者控制的。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