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獲得資深管理顧問倪雲華的管理、創業新知與乾貨分享,讓你專註夢想,少走彎路。

在職場和工作中,你經常會聽到說,這個人很有觀點和想法,而那個人只會描述。這其中的差異何在呢?

這就是要向你介紹的思維——洞察思維。在介紹洞察思維前,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很多年前,麥當勞發起了一個項目,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店內奶昔的銷量。

和很多其他的大公司一樣,麥當勞有一套自己的顧客研究方法。他們找到了奶昔的顧客,讓他們填寫典型的消費者調查表,向顧客提問諸如:

「要怎樣改進奶昔,你才會買更多呢?你想要這款奶昔再便宜點嗎?再多點巧克力味嗎?」 這類問題。

根據調查的反饋信息,公司著手對奶昔進行了很多改進工作。奇怪的是,奶昔是越做越好了,但是銷量和利潤都沒有得到增長。

於是,麥當勞請了哈佛商學院教授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和他的團隊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觀察、記錄和訪談, 團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特點:幾乎有一半的奶昔是早上賣掉的,來買奶昔的幾乎都是一個人,他們只買了奶昔,並且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開車打包帶走的。

他們又進行了進一步的訪談研究,發現原來所有顧客每天一大早都有同樣的事情要做:他們要開很久的車去上班,路上很無聊,開車時就需要做些事情讓路程變得有意思一點。

他們當時還沒有真的餓,但是他們知道大約2個小時後,也就是上午和中午的中間時段,肚子就會咕咕叫了。

他們一般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有人會喫香蕉,但很快就發現香蕉消化得太快了,很快就又餓了。也有人試過麵包圈,但麵包圈太脆,邊喫邊開車時,會弄得滿手黏糊糊的。還有人喫過士力架巧克力,但是早餐喫巧克力總感覺沒有很健康。

奶昔呢?無疑是它們當中最好的。用細細的吸管吸厚厚的奶昔要花很長時間,並且基本上能抵擋住一上午陣陣來襲的飢餓。

訪談時有個被訪談人說:「這些奶昔真稠!我要花去20分鐘才能把奶昔從那細細的吸管裏吸乾淨。誰會在乎裡面的成分呢,我就不在乎。我就知道整個上午都飽了,而且剛好能與我的茶杯座配套。」他一邊舉著空空的左手一邊說著。

在瞭解了上面的信息以後,到底如何改進奶昔變得顯而易見了。如何才能幫顧客更好的打發無聊的通勤時間呢?

讓奶昔再稠一些,讓顧客吸得時間更長。加上一點點果肉,並不是讓消費者覺得健康,而是給顧客一些無聊旅程的小驚喜。把奶昔的機器搬到櫃檯前,讓消費者不用排隊,刷卡自助取用等等。

這些舉措大大提高了奶昔的銷量。

這就是一個運用了洞察思維的例子。

洞察,英文insight,往往是相對於客觀事實fact或者發現discover而言的。Fact是我們看到的的表象、數據。

然而更重要的卻是由這個現象分析得出的觀點和洞察,從表象找到背後有價值的觀點,這對我們纔是有意義的。這就是洞察思維的含義。

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講,洞察力就是變無意識為有意識。洞察力是是摻雜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是看破錶象,分析背後內涵的習慣。

洞察力告訴我們不是人們做什了麼,什麼時候做,而是他們為什麼做。

洞察思維的培養,在職場中特別重要。

如果你在公司的會議上或者在與客戶的會議上陳述報告,這種類型的報告通常會有兩類。一類報告中,你看到的是數據、事實,大量的數據和事實,而在另一類報告中,你看到的是把數據事實經過分析後產生的觀點。

這兩類報告,你認為你的老闆或者客戶會更喜歡哪一種?我們經常說為什麼類似麥肯錫或BCG這樣的諮詢公司要收費那麼高,他們提供的諮詢報告中到底有什麼?

其實我告訴你,在頂級諮詢公司的報告中,你看到的一定是根據翔實的數據,經過邏輯嚴謹推理出來的觀點和洞察,也許這個最終的洞察和觀點只有一句話,但這一句話就可能價值百萬

作為富有洞察力的代表人物,喬布斯的商機洞察力曾經幫助蘋果公司度過許多難關。這裡要說到iTunes的誕生。

喬布斯正瞄準了一個羣體:想聽音樂能負擔起費用,卻懶得跑去唱片店購買CD的音樂迷。

蘋果公司推出了iTunes 音樂商店,既解決了用戶的需求,也保護了藝術家的版權利益。從此,開始了在線的音樂消費時代。

這一開創性的舉動隨即揭開了數字音樂時代,不久後iPod也推向市面,隨身音樂播放設備逐步在全世界流行開來。

這些都是喬布斯在面對市場和用戶時,通過強大的洞察力發現的改革時機。

洞察思維給我們帶來的價值無處不在,特別在今天我們通過系統對於數據的收集和整體變得更加高效的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矽谷有一本重要的關於企業成長擴張的書籍,叫做《增長黑客》,其中強調的重要觀點就是,如何通過對數據的洞察來獲取有價值的觀點。

其中舉了一個例子:推特創業初期,用戶留存問題嚴重,很多人註冊後又離開了,但留下來的小部分成了活躍用戶。然後,推特增長負責人就開始根據這個現象做數據分析,力圖找到是什麼原因讓小部分用戶留下的。

最後,他們的洞察是:那些至少關注了30人的用戶會成為長期活躍用戶。於是他們就採取推薦等多種手段,讓新註冊用戶的關注用戶儘快達到30人。使得twitter的使用用戶快速增長。

洞察力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難題的解決思路

在職場或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和領導、同事或是家人發生摩擦,或是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卻始終不理解,無法解決。那是因為我們在平日裏可能將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的表層,只關注發生了什麼,卻不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

洞察思維鼓勵人去思考更深層的緣由,比如你跟同事像平常一樣開玩笑,他卻突然非常生氣,這時候兩個人的矛盾就容易激化了。但是當你瞭解到他是因為家裡的不愉快導致整個人狀態很差,那你就能夠理解他了。

2.激發新的創意和想法

洞察思維會轉變你以往的思考模式,你會開始習慣於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這種思考方式會讓你的大腦轉動起來。你所洞察到的信息是和過去不一樣的 ,新鮮的。

比如你看一部電影,以往只是在看電影的情節走向。當你帶著探究再去看,你會發現很多新的信息,比如一句臺詞有了深的含義,某些道具的設置又是如何體現電影的時代背景的。

3.增強洞察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當你去分析一個問題時,洞察思維會將你已有的信息和新問題做關聯,幫助你更快找到答案。神奇的是,當一個人去努力探究一個問題時,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這在生理層面也改變著大腦。

洞察不是依靠直覺,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上的分析思考,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培養洞察思維,可以增強你的邏輯分析能力。

培養洞察思維,首先要區分什麼是fact,事實,什麼是insight,洞察。另一方面面要不僅僅滿足於數據和信息的收集,而是而要思考其背後的邏輯和規律,以此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培養洞察思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換位思考

把自己放在研究對象的位置。

比如你在研究一款產品時,可以把自己想像成用戶,站在一個不是很清楚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方式的角度,去思考你的產品,使用操作是否方便,交互是否舒適便捷,從而去找到你的產品應該如何設計,或是如何宣傳才能切合用戶的痛點。

2.和熟悉的信息或領域做關聯

如果遇到一個看起來有些陌生的問題,可以找一找關鍵詞或是流程中有沒有和你之前熟悉瞭解的領域相關的部分。

這也是一個分析洞察的過程,你要去思考自己能從那些方面入手,這件事情和你知道的內容有什麼關聯。

3.多問「如何」和「為什麼」

浮於表面的解決方式很輕鬆但是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運用洞察思維就要多思考多挖掘,不只是看看發生了什麼,還要問問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

特別是有些不好的情況可能會反覆出現,比如你的手機一次次死機,雖然重啟能解決當下,但如果是有隱患埋下而不及時送去檢修,可能會在關鍵時候壞的很徹底,到時候就不是重啟能解決的了。

獲取洞察的過程也是不斷假設求證的過程,通過不斷的測試找到事物深層的規律。然後對這個規律加以應用。那你就可以超越身邊的人。

希望你在日常工作中多做一些思考和訓練,多發現觀點。


作者:倪雲華,十年跨國管理諮詢顧問,曾服務普華永道、IBM全球諮詢服務部,為華為、海爾、騰訊等公司提供諮詢服務。關注微信公眾號【倪雲華新知】獲得更多信息

倪雲華|商業與管理實戰專家|成長型企業管理顧問?

www.niyunhua.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