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易

  來源 | 互聯網頭條(ID:topwww001)

  您好,請問您需要買保險嗎?

  您好,您最近有買房的打算麼?

  ......

  防火防盜卻防不了推銷電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接到過這樣的推銷電話,許多人將它視爲洪水猛獸,卻也拿它沒有辦法。

  這不,針對以上情況,終於有人出手了。

  01

  三大運營商出手打擊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江湖中流傳的那句“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並非沒有道理。

  近日,中新經緯就報道了,有不少中國聯通的用戶都已經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內容顯示爲: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未經用戶同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向用戶撥打商業營銷電話。我們將對涉嫌營銷擾民的電話進行依法處置。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

  短信所提供的信息非常明顯,矛頭直接指向了我們平常最憎恨的電話推銷。這意味着,在其橫行多年之後,終於有人出手整治了。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實打實的行動起來。

  根據聯通方面透露,整治的方法主要是針對12321舉報平臺反饋的信息,對疑似騷擾或營銷電話進行分析和監聽。如果確定爲違規操作,則是會對違規號碼進行入網限制。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被聯通認定爲營銷電話號碼,恐怕就是要作廢的節奏。

  當然,出手的肯定也不止聯通一家。在三大運營商互掐的背景之下,其他兩家勢必有了一定的行動。其次,三大運營商也是爲了響應工信部的號召,2018年7月之時,工信部聯合其他12個部門就發佈了《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決定對商業營銷類、惡意騷擾類和違法犯罪類騷擾電話進行整治。

  目前,移動主要是從“治標”、“治本”兩個方向處理。即在接到用戶舉報之後,阻斷用戶接收到的騷擾電話,以及將違規電話關停。這個操作和聯通的有點相似,至於騷擾或營銷電話該如何界定,就要看兩家方式的不同。

  電信目前則是無法直接通過運營商投訴或申請將騷擾電話攔截,只能通過第三方軟件進行攔截。

  但如果收到工信部或其他部門要求處理違規號碼,則是會按要求處理。

  很明顯,在三大運營商的如此打擊之下,首當其衝的是電話營銷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馬克思主義哲學不也說了,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電話銷售就真的完全不好嗎?

  02

  電話銷售的前世今生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自從電話被貝爾老爺子發明出來之後,經過多年的發展,它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而是被人類賦予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我們這次要說到的電話銷售。

  與如今新奇的O2O等網絡營銷方式相比,電話銷售則是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美國接線員,即通過一方向其它兩方進行轉接,中間有了推銷的機會。但那時候電話營銷的模式還不明顯,更多是爲了促進人們通話的完成。

  直到20世紀80年代,電話營銷纔開始在北美流行開來,並把這股風尚吹到了香港和臺灣。

  而咱們國內,則是從90年代末期開始,也逐漸有了公司進行電話銷售。那時候,點對點直撥家庭電話飛入千家萬戶,甚至有不少人已經使用小靈通或者手機。這就爲國內的電話銷售發展壯大提供契機。

  在2004年到2005年期間,許多高科技公司、保險公司、IT行業等都建立了自己的電話營銷團隊,比如,阿里、戴爾、中國人壽等。到了2005年後期,國內的電話銷售從業人員開始呈現井噴式的增長,電話銷售這一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公司的認可。

  如我們所見,到現在爲止,電銷依舊是衆多公司進行銷售的方式之一。只是與初期所取得的一片讚揚聲不同,如今的電話銷售則是在鮮花與厭惡中走過。

  03

  電話銷售的紅與黑

  在商家的角度來看,在獲客成本逐漸變高的今天,電話銷售顯然還是最直接粗暴的方式。

  首先,相對於電視、網絡、海報投放的方式,電話溝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將信息傳遞到用戶的腦海當中,即一對一的方式,可以讓自家產品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木易自己,早些時候就收到了某家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掛掉一次之後還堅持不懈繼續打。最後一次,推銷小哥還明確表示,一定要打到用戶接聽並聽完產品介紹爲止,纔算完成一次任務。

  講真,雖然木易到最後還是沒有購買該險企的保險,但這位小哥介紹的是什麼產品,木易我還是記住了。

  潛移默化的力量總是可怕的,一次不行,三次四次過後便會有了一定的效果。到那個時候,電話銷售再通過一定的話術,則是能輕鬆促成交易的達成。

  其次,通過電話進行銷售可以增加企業的銷售量,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比如說,推銷人員的差旅費。

  以上都是電話營銷所存在的優點。

  而不好的一面,則是不少電話營銷變了味。

  目前,在銷量的重壓之下,衆多電銷人員爲了促成交易的達成,大多數採用人海戰術的辦法。即隔三差五的就給消費者打電話,短信轟炸。即便是沒有購買需求,這些銷售人員仍然鍥而不捨。

  有資料顯示,有的電銷人員還採取過“威逼利誘”、恐嚇等方式,進行推銷。隨之而來的,便是消費者的平靜生活被打破。

  對於有真正需求的然來說,電話推銷是好事;對於沒有需求的人來說,無疑就是圍繞在耳邊的蒼蠅,只會讓人添加煩惱。

  往長遠點看,電話銷售還變成了不法分子詐騙的工具。比如,此前就有人冒充銷售人員進行行騙。

  從電話銷售本身而言,模式並沒有錯,讓人難以接受的點在於一個接着一個電話的打進來逐漸變成了騷擾模式。

  所以,該如何劃清這一條邊界,或許是各大公司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