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中國禁書,在日本卻成爲了“絕世法寶”,它有什麼吸引力?

  我們知道,在鴉片戰爭過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就開始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外國列強的侵擾,當時我們的政府爲了逃避列強的戰爭,所以被迫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如果不是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我們國家也不會成爲列強眼中的“肥肉”。

  其實鴉片戰爭還不算最慘的戰爭,緊接着在我們國家又發生了甲午中日戰爭,統治者爲了自己的壽宴,不惜把軍費用在了宴會的佈置上,她的壽宴是辦的奢侈,但是我們的普通百姓卻遭了殃,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慘敗,隨後還簽訂了條約,這場戰爭過後,很多有志之士想要變法圖強,但是無奈政府是一個人在掌控權力。

  爲什麼日本一個島國,能打敗我們地大物博的中國?其實原因除了政府的腐朽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很多專家並沒有分析到,那是一本書,書的名字叫作《海國圖志》,可笑的是,這本在日本人眼裏認爲是絕世法寶的書,在中國卻成爲了禁書。

  很多日本人都認爲這本書給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巨大的基礎,當《海國圖志》在日本剛剛流傳開時,很多人也是不以爲然,但是隨後就被書的內容所吸引到了,後來,這本書開始在日本廣泛流傳,當時有思想的日本人手裏都會有這本書,其中就有很多日本名氣極大的人物。

  比如說日軍的“海軍之神“東鄉平八郎,早先他沒成名時,爲了排隊購買這本書,全身被大雨淋溼。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書裏龐大的信息量,書裏詳細介紹了西方主要國家的歷史變革和文明制度,它爲很多日本人提供了改革思想的幫助,也擴寬了日本人的視野。

  不得不說,其實日本是一個愛學習的民族,經過《海國圖志》的薰陶,帶着這本書,開始了對外開放的道路,隨後日本的經濟便開始急速增強,《海國圖志》在日本盛行,卻在中國遭到排擠,三年才賣出一本,更有頑固守舊的人把這本書焚燒禁止,可憐魏源辛辛苦苦寫了一本書,卻成爲了我們敵人的制勝法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