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腎還好嗎?據調查,我國約有1.3億慢性腎臟病患者,慢性腎炎大概佔據了30%~40%!更可怕的是,慢性腎炎是真正的隱形“殺手”,年齡不限,起病隱匿,表現不明顯,不知不覺就進入終末期腎病,變成尿毒症!接踵而來的就是精神上巨大的打擊,肉體上無止境的折磨,經濟上無底洞般的投入。

本期《鵝滴醫生》邀請到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李航,爲大家剖析爲何腎臟“作”不起。

大咖說:

  • 1在我國所有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例中,約60%是慢性腎小球腎炎逐漸發展造成的。
  • 2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是慢性腎炎的突出表現,很多患者是體檢時偶然發現尿檢異常
  • 3腎活檢病理是慢性腎炎患者診斷和鑑別診斷的金指標,對慢性腎炎分型分級和了解病情活動性非常有幫助。
  • 4慢性腎小球腎炎治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住血壓和尿蛋白。

健康鵝:什麼是慢性腎小球腎炎?

李航: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因素、多種病理類型組成原發於腎小球的一種慢性進行腎臟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青、中年爲主,男性患者較多。起病方式和臨牀表現多樣,病程長,多數起病隱襲、緩慢,常常在體檢時意外發現。尿常規檢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沉渣鏡檢可見到紅細胞,大多數患者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

慢性腎炎早期應儘量予以相應的治療,抑制免疫介導炎症、抑制細胞增殖、減輕腎臟硬化。在我國所有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例中,約60%是慢性腎小球腎炎逐漸發展造成的。

健康鵝:爲什麼會得慢性腎炎?

李航:腎小球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很複雜,有許多因素參與,如感染、自身免疫、藥物、遺傳、環境等,其中免疫損傷是多數腎小球疾病發生過程中的共同環節,幾乎所有的腎小球疾病的大多過程都有免疫學機制參與。除原有疾病的免疫炎症損傷過程繼續進行外,還與腎炎發展還同腎小球毛細血管袢跨膜壓力升高及腎小球濾過壓升高以及疾病過程中高血壓引起腎小動脈硬化性損傷等有關。

健康鵝:患上慢性腎炎有什麼臨牀症狀?

李航:1、尿檢異常(血尿、蛋白尿)

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是慢性腎炎的突出表現,很多患者是體檢時偶然發現尿檢異常:尿檢發現血尿、蛋白尿。蛋白尿和血尿可以同時存在或者單獨出現,或是先後出現,是慢性腎炎最重要的臨牀表現,尿的異常改變常表現爲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數在0.3-3g/24小時左右,常爲非選擇性蛋白尿。

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也是慢性腎炎尿異常改變之一,顯微鏡下觀查,90%以上的爲變形紅細胞。

尿檢有異常最好請內科醫師初步鑑定一下,血尿和蛋白尿同時存在且尿蛋白兩個加號以上的最好馬上找腎臟內科醫師診治。

2、高血壓

以高血壓爲臨牀症狀就診的慢性腎炎患者不在少數,多數是頭痛頭暈,少數甚至表現爲視物模糊,胸悶氣短等。部分患者可出現持續性中等以上程度高血壓, 數年之後可使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心律紊亂,病人感心悸、氣促,活動後明顯,甚至發生心力衰竭。最關鍵的是測血壓,血壓高要進一步想到做尿檢,特別是對青、中年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尿檢非常重要。

3、浮腫

浮腫常爲首現症狀之一,整個疾病中,多數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浮腫。輕者僅在眼眶周圍、面部或下肢踝部出現浮腫,重者則全身浮腫或伴有漿膜腔積液,呈現腎病綜合徵。臨牀上由於浮腫症狀出現而行尿常規檢查是值得鼓勵的,但沒有浮腫症狀的人也很可能有慢性腎炎。

4、腎功能異常

腎功能異常指的是患者血清肌酐升高或是由肌酐換算出的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很多腎炎患者第一次血生化化驗就發現腎功能異常,這往往是多年不做尿檢導致持續存在的血尿、蛋白尿被長期忽略造成的。此時全面檢查就會發現患者不但有蛋白尿、血尿而且出現浮腫、高血壓、腎臟萎縮等症狀。

5、貧血

慢性腎炎在水腫明顯時,有輕度貧血,可能與血液稀釋有關。如出現中度以上貧血,多與腎內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有關,表明腎單位受損及腎功能障礙較嚴重。晚期可出現嚴重貧血。

健康鵝:如何診斷慢性腎小球腎炎?

李航:血尿、蛋白尿同時存在或先後出現就可以初步診斷爲慢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並不完全依賴病史的長短,多數慢性腎小球腎炎起病即爲慢性病程。慢性腎小球腎炎個體間差異較大,臨牀表現多樣,易造成誤診。特別應注意某一表現突出者,如高血壓突出者而易誤診爲原發性高血壓,同時要注意除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及遺傳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炎患者臨牀症狀輕重懸殊,嚴重者可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階段。它是慢性腎炎炎在進入終末期腎衰(尿毒症)前的進展階段。

腎活檢病理是慢性腎炎患者診斷和鑑別診斷的金指標,對慢性腎炎分型分級和了解病情活動性非常有幫助。臨牀比較輕的慢性腎炎患者不一定要接受這項有創檢查。但病情嚴重,尤其是腎功能異常的患者,腎活檢病理對指導下一步的治療非常有幫助。

健康鵝:如何治療慢性腎炎?

李航:慢性腎小球腎炎治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住血壓和尿蛋白,這個病有一條黃金定律:如果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總被控制在0.5g以內,那麼患者的腎功能就可以穩定不再變壞,但是如果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總是在0.5g以上,那麼腎功能就會逐步變壞,臨牀上可以看到患者的血肌酐越來越高,到了200μml/L以上之後就快速升高直到變成尿毒症。因此控制尿蛋白就成爲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關鍵!

治療慢性腎炎的三大武器分別是:

1. 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劑(ACEI或ARB);

2. 糖皮質激素;

3. 各種免疫抑制劑。

這些武器用的好,患者尿蛋白就會被控制住,腎功能就會穩定甚至好轉,這些武器用的不好,則不但慢性腎炎沒有得到控制,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更讓病人難受,甚至新添其他問題。

慢性腎炎雖然是慢性病,但決不是不可治的,只要平時注意觀察身體細節的變化,定期檢查尿常規、血常規、腎功能,及時發現腎衰的早期表現,如眼瞼、下肢水腫、泡沫尿,遵尊醫囑積極進行治療,就可最大限度地減緩疾病的發展,部分患者甚至可以使病情獲得長期穩定,甚至終止病情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