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參考:

一、任澤平的履歷(1979年)

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

2007年--2009年,國信證券研究所資深宏觀分析師;

2009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

2009年--,兼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2009年--201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科員、研究室副主任;

2014年--2016,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2016--2017年11月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2017年12月4日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

研究領域:宏觀經濟、金融市場、體制改革、財稅、產業經濟、經濟模型

二、任澤平的榮譽

2011、201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央量化績效考核排名第4、6位。

在《人民日報》、《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上海證券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時報》等期刊報紙發表文章100餘篇,多次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專著《宏觀經濟結構研究》,入選「當代經濟學文庫」。

曾參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文件、《新一輪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方案》(「383」改革方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形勢」分析報告等研究起草工作。

2014年5月26日,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主任的任澤平辭職下海,進入市場三個多月後,因喊出「黨給我智慧給我膽,5000點不是夢」而名聲大噪。

之後,A股走出一波多年未見的大行情。

一年以後的2015年5月27日,上證指數即將衝擊5000點關口之時,任澤平表示「我理性了,市場瘋了」,後提示風險稱「海拔已高,風大慢走。」

之後沒多久,A股遭遇罕見股災,任澤平由此揚名立萬。

2017年,當被問及2018年五類大資產(股市、房市、債市、匯市、商品)如何投資時,任澤平表示:很簡單,17、18年炒股票,19、20年買房。17、18年炒有基本面的股票;19、20年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

隨後2018年房地產大幅下調,成為剛需實際買房的最佳時間點。

可以說,任澤平堪稱近幾年以來最牛網紅分析師。

三、任澤平對於恆大來說會產生什麼價值?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截止2018年,恆大已達到萬億資產,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行業龍頭霸主,並且年銷售額達到4000億以上,經濟規模在全部行業中也是航空母艦級別,因此經營戰略、經濟分析成為了恆大前進最至關重要的問題,智囊團繼續擴充,選擇有能力、有精力、有經驗的年輕經濟學家是非常不錯的考量,因此,任澤平自然而然會成為恆大的招納目標。

而任澤平本身就是高智商、高水平經濟人才的代表,能夠在2015年準確逃頂的經濟學家並不多,說明任澤平是很有實戰水平的。

恆大本身對於有能力的人才是不吝嗇的,向來是高薪聘請,125萬的月薪還是非常值得的。


任澤平是何許人?

近兩年最火的賣方分析師之一,堅定戰略看多中國經濟的宏觀首席,「新周期」的發明者和堅定倡導者,「金融圈第一網紅」。

10年間,堪稱是從月入6000到年薪1500萬的奮鬥史!

任澤平幾大經典觀點:

1、什麼決定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2、未來中國人往哪裡流入?人口從東北、西北、小城鎮往大的都市圈遷移,不僅過去十年,未來二十年仍然如此。

3、房價什麼時候見頂?你能告訴我什麼時候貨幣不超發嗎?

4、2018年房地產銷售會比市場悲觀預期還要差,但是明年房地產的投資可能會超預期。

5、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盈利改善,剩者為王,強者恆強;

6、新5%比舊8%好:未來通過改革構築的5%比現在通過刺激維持的8%微觀感受要好,增長模式從速度效益型升級到質量效益型,利率下來了,股市走牛了,產業升級了,企業利潤上升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步入繁榮、穩定、可持續的新常態。

7、我們認為經過2010-2015年單邊下滑,2016-2018年中國經濟將L型築底,市場上大部分預測認為明年GDP增速應該是在6.5%以下,我們預測6.7%。2018年下半年-2019年再度補庫存周期和新一輪產能周期疊加,經濟可能突破L型的一橫向上。

8、戰略看多A股結構性牛市:從風險偏好和無風險利率轉向企業盈利驅動,價值投資回歸,消費、金融、周期、先進位造、真成長。債市以配置價值為主。

9、積極財政政策從基建轉向減稅,貨幣政策從寬鬆轉向中性穩健以及實際趨緊,短期不會再度寬鬆、重走老路,甚至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可能是易緊難松的。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現金為王是個坑,因為貨幣一直在超發。

其實這個問題的回答已經很多了,但我這裡就說點別的。任澤平加盟恆大應該是年底比較大的財經新聞了,這兩天也是一直刷屏。

知識有價,別再教育孩子說讀書無用了

知識有價,讀書有用一直都是對的。但是長期以來,我們都要用金錢來衡量,我們也發現很多讀書人並沒有把知識變成炒票,這也是事實。但是,如果你沒有知識,你可能性都沒有。其實,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行業分析師的工作,能力不足,沒有堅持做這個工作。即使堅持,也不可能做到這個高度,這個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但這說明一點,知識一定會轉變為金錢。不說5000萬,哪怕是1000萬,那離財務自由的道路也是已經很近了,不是嗎?俗氣之人就說點俗氣之話。

值不值得不好說,5000萬是挺高的

值與不值實在是不好說。好比當年恆大購買萬科的股票對價與深投控交易一下,損失70億,夠請多少個任澤平?140個,你說值不值?對於年薪20萬的小白領來說,得干250年,真是不容易,這也確實是夠高的。

對於恆大這個萬億級的企業來說,商戰一次就可能把這點工資賺回來了,前提是你要有這些個金剛鑽,這些大企業可都是瓷器活。不好乾著呢。所以,不存在值與不值的問題,關鍵在於你能創造怎樣的價值,這才是衡量5000萬值不值的問題。

也可能,在恆大一年啥事沒幹,白領了5000萬,這不是沒可能。企業規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後,是已經非常系統了,不可能幹什麼臨時抱佛腳的事情的,很多時候都會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之事。

領導很重要,沒有好領導,要不其他可能都白瞎

你說很大大不大氣。當然大氣。這是頂部人員的薪酬,但是底部薪酬呢?也不過如此而已。這也充分說明,領導很重要,非常重要。這也就是俗話說的好「將熊熊一窩,冰熊熊一個」,一個好的領導,有能力的領導,必然能帶好一支更好的隊伍。

所以,對一個萬億級的集團企業開出這個年薪也不是不可能。不用比其他副總裁是什麼價格,有些崗位也就只有他能夠勝任這也是很正常。特別是隨著恆大集團金控化的發展,需要更多金融類人才也是可期的。再說,房地產行業本身也是與金融行業密不可分的行業,也是與宏觀政策密切相關的行業。


其實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首先我們可以以去看看任澤平的經歷

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

2011、201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量化績效考核排名第4、6位。

2016年6月,前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正式入職方正證券,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及方正證券研究所MD(董事總經理)。

2017年11月,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離職。

2017年12月,任澤平任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

2018年2月25日,任澤平被聘任為棗莊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

對於一個這麼優秀的人來說,去哪裡都是高工資,這個社會對於人才向來是缺少的,對於大企業來說,人才是非常吃香的,不管從哪一點來說,是非常值得挖過來的。

其實你也要想想,只有當自己的實力過硬,才會有自己的價值,

任澤平對於經濟這一塊來說是非常專業的,這樣也可以帶動恆大的經濟,同時也值得自己可以去從哪個方向進步,在現在這個房地產行業暴增的情況下,還能在2018年創造出這麼優秀的業績,比同行業強多了,這就是一個領導能力,和一個有眼光的戰略著,如果不去高新挖一些人過來,會有現在這麼強大的恆大集團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


值。

任澤平這兩年是非常火爆的經濟學家。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

任澤平主要的成就:

一是股市,「放水超預期只能刺激反彈,改革超預期才能成就牛市」,提出了什麼時間股市見頂與股市見底。

二是樓市,他提出了被大家普遍採用的房價升降表述理論: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同時還在2015年提了出一線城市房價一年翻番。

三是新周期理論,因為中國經濟指標的回暖,引發了關於中國經濟是否進入了所謂的「新周期」的討論。這種討論隨著上半年經濟增速達到6.9%的數據而達到了高潮。無論是民間投資、製造業、投資、進出口,還是房地產,都交出了一份絕對超預期的答卷。認為中國即將進入新周期的一派,以任澤平為代表,認為中國經濟走完增速換擋期「經濟L型」,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其理由主要在於是供給出清與需求復甦。


感謝邀請

先糾正一下,任老師的年薪是1500萬,而不是5000萬

其次,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17年恆大邀請任老師的時候,網上就有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去爭論,人才在什麼時候都是稀缺資源。

下面看一下任老師的履歷:

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

2007年--2009年,國信證券研究所資深宏觀分析師;

2009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

2009年--,兼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2009年--201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科員、研究室副主任;

2014年--2016,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2016--2017年11月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2017年12月4日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

研究領域:宏觀經濟、金融市場、體制改革、財稅、產業經濟、經濟模型

通過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任老師絕對是經濟領域的人才,雖然我不懂經濟學,我也不是學經濟學的,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對這些人的崇拜。

所以,我認為,恆大聘請任老師,對於雙方來說是雙贏的。


像任澤平這種層次的人才,具備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性,你說他多少價值,其實很難說得清楚。那麼,我們就從他的履歷出發,看看他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

2007年--2009年,國信證券研究所資深宏觀分析師;

2009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

2009年--,兼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2009年--201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科員、研究室副主任;

2014年--2016,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2016--2017年11月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這樣的履歷,隨便哪一項拿出來,都可以混個上百萬年薪的工作了。別說人家有這麼多的從業經歷以及積累下來的人脈和經驗,這些都是無可估量的隱形財富。

只要任澤平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恆大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對雙方來說,都是成功的取得了自己想要的。那當然是一筆值得的交易。

而且在恆大這樣的平台就他這樣的履歷這樣的能力,帶來的財富和創造的價值我相信遠遠不止他這個價,所以說絕對值啊


首先,對於5000萬這個數目有點不太相信,任澤平的履歷確實很優秀,但應該不至於會有這麼高的年薪,具體多少錢只有許老闆和任澤平自己知道了吧!

另外,對任澤平印象較深的就是,也許早期炒股的朋友都知道,13年的時候股票開始下滑線,很多股友都開始打退堂鼓了,甚至有的開始要「天台見」了,任澤平喊出了超過5000點不是夢,也許,你就是他拯救的那位,現在,恆大高薪請他,這個我個人不發表任何觀點,因為這個是由最終的實力資質來定,想必任澤平之前擔任的職責和所獲的稱號大家都應該知道,如果挖他過來,能給恆大創造更高的價值,能讓企業得到更高的攀升,也許是值得的!

其實值不值這個事情也不是旁觀者能判斷的,如果他能為恆大的發展提供好的建議或者對策,5千萬這個數目恆大還是出得起的!


值不值?能全面分析及解釋清楚這件事的人絕對沒時間也不會坐這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是各抒己見,談談看法而已。

任澤平到底值不值5000萬,身價是給僱傭的起他的人定義的,我沒有5000萬自然不知道他能不能給我創造出5000萬的價值。而恆大地產就不一樣了,一年銷售幾千億的企業,5000萬對恆大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大數字,但是許家印絕對不殺,他會5000萬請一個空有噱頭的經濟學家?顯然恆大不會,就目前來看恆大不光觸及地產行業,現在還做金融,體育,農牧還有汽車業等,恆大要的是任澤平宏觀經濟的建議和方向,應該是雙方互利的局面。

羨慕任澤平5000萬的薪資,同時也

佩服恆大的魄力。


恆大集團主要房地產為核心業務,覆蓋健康醫療,農業,金融,汽車,礦泉水等等領域,逐漸發展壯大,目前還不斷在增長,已經跨入了世界500強行業。而恆大的發展離不開公司管理,戰略布局,以及戰術執行,歸根到底離不開恆大核心人才團隊,以許家印領頭高管團隊,是他們帶領恆大起得這樣的發展和成績。那回歸到這個問題,恆大招募經濟學家任澤平值不值?不言而喻,人才對於公司肯定有價值,肯定值。

恆大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佼佼者,已經過了野蠻生長的時代,目前需要一個人來幫助判斷經濟形勢,研究發展趨勢,抓住更好的市場機會,規劃更宏偉的藍圖。任澤平也是具有真才實學的經濟學家,他的各種經濟學理論及實時分析也頗受認可,並且也經受了實踐的考驗,同時他所擁有的人脈、資源、信息,也都能為恆大帶來巨大的收益。


首先這個為題對恆大地產這樣的企業來說肯定是值得的,我們都知道一個超大型企業最大的弊端就是運營不靈活,對市場信號的調整適應性較慢,這時就需要大型企業要具備相比小企業更超前的經濟嗅覺和市場敏感度,彌補天然的調度缺陷,及時作出戰略調整。

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由於對政策和趨勢的變化更敏感,聘請經濟學家早已成為慣例。任澤平擅長對宏觀經濟形勢判斷,2017年12月任澤平上任以來,正值房地產市場低潮,任澤平對分析企業內外部的環境,洞察企業面臨的機會與威脅,辨別企業存在的優勢與劣勢,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支持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恆大集團華麗迅速的戰略轉型,也使其成為今年的「利潤王」,投資更是在資本市場上賺回了近十倍的投資,這些都離不開任澤平的精心策劃。

未來的五年到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必將應答重大變革,這也逐漸成為了社會、企業所認知的共識,預則立的未雨綢繆思想也深深的觸動了所有地產商的精神,紛紛開始控制成本,尋找轉型之路。大型企業往往成也戰略,敗也戰略。集團戰略決策主要涉及產業的選擇與產業的組合,業務戰略決策涉及企業在一定周期內產業產品策略選擇,不能有任何疏忽。一旦集團戰略或者業務競爭戰略選擇錯誤,企業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因此一個出色的經濟學家出人企業顧問是值得的,也是未來大型企業必須具備的崗位人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