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郝傑、劉棟棟、艾志賢、吳強、劉明、聶增利、天若有情、神仙、趙宏亮、周艷、拚命三娘、小小鳥等

  • 編/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

  • 本文為家長們在兒童自控力話題討論中的觀點採擷,圖片來自網路

  • 自控力的本質

    自控,意味著知曉限制和邊界之於生命和生活的意義。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除了父母能做的,還應濃重地為大自然留下一席之地。大自然代表著客觀現實及其運行法則,它意味著限制和邊界。在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看來,兒童的自我(ego)正是在處理內在衝動和客觀現實的衝突中成長起來的。

    自控力是自我管理的能力,管理情緒、管理獨立生活的種種技能。成長中的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予孩子的教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孩子不會聽你怎麼說大道理,會看你怎麼做事做人。

    自控力是「控」制去做一些並不是水到渠成或者很享受的事情。我們希望自己和孩子或者整個社會都去做善良、堅毅、誠信有責任感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很開心自主地這樣去做,也就無所謂控與不控了。這裡涉及到一個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問題。很多人認為,人是一種有局限性的動物,所以避免了「惡」也就是做好自控,就離善或者有所成就不遠了。

    自控力有多重要

    自控力,代表自律,自覺,一個有自控力的孩子有規矩的孩子以後走上社會不容易被誘惑,因為良好的習慣在他的心裡生根萌芽。

    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不少班級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每學習成績好的小朋友都不會太胖,和這些小朋友交談了解後,你會發現他們在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上都不會特別的放縱自己。所以為孩子種下一顆自控力的種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健康的體魄或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將會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自控力的培養之道

    父母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管理

    白岩松說,沒有平靜就沒有幸福。育兒何嘗不是,沒有平和的心態,就沒有理性育兒,更不可能有充滿愛、自由和尊重的家庭氛圍。天下沒有天生完美的父母,作為成人,由於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童年和原生態家庭,所以成就了現在的我們。但幸運的是,我們成為了父母,上帝在給我們一個寶貴孩子的同時,還附贈給我一個神聖的不可複製的重生機會。撫養寶寶長大,親手為TA營造一個原生態家庭,我們有機會重新過一遍童年,其中伴隨著父母的反思、療傷、治癒和成長。相信有悟性的人可以參透深意。當你有一天意識到人生是一次長跑,你就不會在孩子童年時就用功利化思維去透支孩子的人生後勁,而是能在平和的心態下,關注每個當下的生活細節,足夠用心去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堅持溫柔的堅定,幫助孩子為將來人生衝刺儲備能量,這些能量包含愛的能力、成功體驗、寬容樂觀、理性熱情、格局大氣……

    幼兒自控力培養 「三部曲」

    (一)為人父母,以身作則。作為孩子身邊最親密的人,父母首先要有自控力,尤其是與孩子的相處,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善於自控的父母所擁有並傳遞出來的正能量,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的。(二)泰然處之,循序漸進。自控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習得的。要營造一個寬容、平和的家庭環境,讓孩子順應成長的規律,在不斷的「試錯」中自我學習,漸漸獲得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並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三)及時鼓勵,增強信心。「寶寶,現在你能夠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澡啦。」面對孩子在自控力的習得過程中走出的每一步,不管步幅大小、成效多少,都應該及時給予正面的回應。父母的認可和鼓勵,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有了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自控力自然而然也就增強了!

    如何為孩子制定規則

    (一)「規則」的制定,不能籠統,而應具體。例如,「不能打人,不能吃垃圾食品,要獨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這些規則就籠統了。應該具體一些,什麼情況下不能打人?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樣的垃圾食品不能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如果吃的話,限量是多少?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獨立解決嗎?(二)細化後的「規則」,要和孩子先溝通,再確立。一是要把規則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制定這條規則,不遵守規則會有怎樣的後果。二是要聽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要充分尊重孩子,讓孩子也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來,更有利於規則的執行。三是互相協商,取得認同,達成一致。(三)定好的「規則」,要堅持,要堅守。一是父母要做榜樣。例如,過馬路時,紅燈停,綠燈行。購物要排隊……這些規則,父母不能帶頭違反,要給孩子樹榜樣。二是對於孩子偶爾的「出軌」,父母不要大做文章。首先,要問孩子當時為什麼「出軌」,也許孩子是出於一種良好的動機而違反規則的,所以要給孩子「申訴權」。然後,父母要給予正確的疏導,要相信孩子本質上是好的、是善的,家長不要大動干戈。再有,就是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一出軌就懲罰,這種做法太生硬了,可能會使得其反。

    建立規則的同時,尊重孩子的選擇自由

    孩子自控力的培養可以採用規矩和自我選擇相結合的方式,有些必須要遵守的,如基本的禮貌,公共場合的禮儀,家庭中的禮貌和孝道,早晚刷牙,閱讀的習慣,尊重老師等等,必須要認真的做,而且有很多可以與父母一起完成,這樣在做的過程中又有了情感的交流與聯結。

    而對於可以有選擇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願,把不同選擇的結果告訴他,並告訴他選擇沒有對錯,只是不同選擇會有不同的經歷,可能也會付出相應的代價,一旦確定不能反悔。這樣既讓孩子從小有自我決定權,又讓孩子在選擇中體會到權利的相對性。

    切忌包辦代替

    本文其中一個作者曾在一個餐廳見過一個母親,就坐他對面,親手喂八九歲大的男孩子吃早飯,還要拿紙巾幫孩子擦嘴,男孩子卻不領情,顯得很不耐煩。他實在看不下去,問她為何不讓孩子自己來?母親答:我家這孩子,就是懶得很……父母如果連最起碼的事情都想替孩子包辦,不給孩子創造獨立的環境,孩子不但不能培養良好的自控力,更可能會被慣得不懂感恩,好逸惡勞,把自己理所當然要做的當成別人的責任。 父母有所不為,孩子才有機會有所作為。

    家庭成員教養的一致性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以身作則引導他培養出一些好的習慣,但現實中往往有一個長輩們寵溺的環境因素在干擾,其實老人們也只是想著給多給他些快樂,出發點是善良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程和老人們的友好溝通也成了非常關鍵的事。

    自控力與自由的關係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所謂的自由是必須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上的,有了基本的規則,兒童才能建立內在的安全感,才能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原則上得到最大的自由。

    自由,無論是財富自由還是精神自由,都是我們終生都想得到的,而如何得到自由卻是困擾大多人的難題,也許通往自由的方法很多,但是所有人都會相信自律者自由——不見不想見的人,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說自己不想說的話,而且活的幸福無礙,這一切都是能控制自己人生的體現。而一個人只有有能力控制自己才能不被他人控制,才能通往自由幸福的生活,這種人人嚮往的生活屬於自控能力強的孩子,而孩子的自控能力靠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有效的培養。

    作為家長你可以不完美,但你必須要追求成長

    捫心自問,我們很多人是不是經常打開電視後就捨不得走開?我們是不是一坐到電腦前就沒完沒了的瀏覽甚至忘了坐下來的初衷?我們是不是一拿起手機就不忍心放手甚至讓原本的多個計劃統統落空?其實不是孩子的錯,一開始就不是,他只是我們某些方面的反映。為了使孩子有自控能力,必須為他創造能夠培養自控能力的環境,從來就沒有在這方面「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所以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你是誰,都應當學著首先去控制自己,特別是作為一名家長;不管孩子有多大多倔強,都應該學著跟他去溝通交流,因為我們是家長。

    教育是一門終生學習的學問,思考是必要的態度。我們承認在教育過程中存在問題,因為我們本身需要教育,但這種教育是自發的,自覺的成長。自控力是影響一生的一種能力,成長中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對於孩子,我們可以向TA展示我們軟弱的地方,但我們更要證明自己可以戰勝軟弱。

    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機會改變

    ——家有多動症(ADHD)的孩子,依舊可以有所作為

    本文其中一個作者有一個注意力缺失多動的孩子,由於在學校的課堂紀律不好,一直不被老師認可,但他們全家為了幫助這個孩子,採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行為規則。孩子小,不懂事,經常會說別人怎麼怎麼樣,也許別人錯的行為他不易分辨,甚至感覺好玩而去模仿去學,這很不好,所以要告訴他正確的行為規則,以辨別是非。

    (二)犯錯誤不可怕。我們會鼓勵他明天能不能表現得更好,如果表現好,周末可以獎勵。

    (三)教孩子做任何事一定要有目標,有計劃。為此我們家特地買了兩塊大白板放在家裡,把目標和計劃寫在上面。

    (四)全家人一起學英語。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覺孤單和枯燥。同時好的英語成績,在班上一直排名第一,自信心、成就感隨之全都有了。

    (五)加強體育運動。跳繩是最好的運動,它既需要耐力又需要爆發力,訂好時間和數量,朝一個方向努力,目標明確,鍛煉意志力。

    (六)控制衝動,教會孩子學會慢呼吸。平時多加練習,才會運用自如,尤其在考試的時候,想發脾氣的時候,控制自己情緒的時,都可以運用。

    以上均為家長們的智慧集結,還想了解關於兒童自控力系統而專業的介紹?詳見《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兒童行為問題管理手冊》

    《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兒童行為問題管理手冊》是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獻給家長們的一份文化大禮。本書提供了一種對孩子的各種行為進行分類的實用方法,並針對不同孩子不同類別的行為,指導家長使用「刻意忽略」「釋放信號」「情緒引導」及「PASTA對話法」等策略和技巧,發展孩子的自控力,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從而改變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控力,幫助孩子打開成長大門的一把鑰匙。少說,與孩子對話需要壓住火氣掌握技巧;多聽,用巧妙傾聽引導孩子合理釋放情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以下兩篇文章均摘自本書,點擊即可閱讀,是否對你有啟發呢?

    1. 孩子每一種不良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讓他們得逞的家庭模式(family pattern)

    2. 孩子情緒失控時如何引導?值得家長收藏的超實用溝通句式+案例分析

    噹噹網獨家發售,上市一周後即登上親子家教類新書排行榜冠軍。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有驚喜。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期待你的評論。

    回復「自控力」查看8.16-8.18獲獎名單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