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最近流傳的這麼一個段子:

什麼是期權?

假設你窮的只有1萬塊錢,在一周之前做出人生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1、你買了1萬塊錢的50ETF2月沽2650合約,今天最高你已經坐擁800萬

2、你買了1萬塊錢的50ETF2月沽2700合約,今天最高你已經坐擁1000萬

3、你買了1萬塊錢的50ETF2月沽2750合約,今天最高你已經坐擁1239萬

人生沒有再來一次,機會,也沒有,就此別過。

有人問,期權買漲的,買錯了怎麼辦?買錯了,最多就虧了,買了1萬虧光,相當於1萬搏一搏,單車變法拉力。

相信你或許也有接觸過這條新聞,一邊是股市的大跌,悲觀的情緒蔓延著整個市場,另外一邊卻是50ETF認沽期權的暴漲,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

50ETF認沽期權究竟是什麼鬼?為什在股市暴跌的時候它卻在暴漲?或許你在腦海里已經浮現出了這些疑惑,在解釋這個50ETF認沽期權之前,先來一一扒一下什麼是期權,50ETF,50ETF期權,認沽......

期權,從含義上來解釋就是,它是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屬於衍生性金融工具。這種解釋看的還可能會讓人覺得是一臉懵逼。

用個通俗的例子來說,比如你看好A公司的股票,目前的股票價格是100元,但是你不太確定將來股票價格是會漲還是會跌。這個時候你找到了一個小夥伴持有A公司的股票。

於是你跟他商量說,哥們,一個月之後把你手中的股票賣給我吧,你的小夥伴想,憑什麼要賣給你?你看對方猶豫了一下,於是想下了說,我們來搞個約定,我給你5元,一個月之後105元賣給我。你的小夥伴覺得一個月之後股票不太可能漲到105元,心想,覺得挺划算的,於是一口氣答應了你的要求。

這種出錢解決了你的小夥伴憑什麼要賣給你的問題,也就是出錢買一個權利,這個權利就是讓你的小夥伴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價格賣掉那個股票。這個時候他還會說憑什麼賣嗎?不會了,因為你給了錢給他啊。這個錢,我們也稱之為期權費。

50ETF:這個是指上證50ETF,是專門跟蹤上證50指數的,採用完全複製策略的一種股票型基金,可以理解它為買了50隻上證50股票的一個組合。因為是股票型基金,所以它的的收益和風險都是高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相對於其他股票基金而言,它的風險又比較低、收益是中等的。

另外說下那個完全複製策略,意思是完全按照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票,以及成分股票相應的權重來買股票。這些買來的一籃子股票,構建成一個基金股票投資組合,並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票及其權重的變動而進行相應調整。如果沒有買到相應足額的股票,最後會考慮用其他合理的方式代替。所以可以看到上證50跟上證50ETF的走勢基本上是趨同的。

上證50指數

上證50ETF

50ETF期權,說白了就是以跟蹤上證50指數的ETF為標的的ETF期權,這個股票期權從2015年開始弄,到目前為止,應該實施整整有三年時間了。當初為了弄這個股票期權,其目的也會是為了發展金融衍生品,豐富金融市場的交易品種,給市場提供一種風險的管理的工具,同時也是為了減少市場的一個波動,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而考慮的。

沒錯了,這就是50ETF認沽期權在上證50指數暴跌的時候,它反而會暴漲的原因。因為這個時候它起到了一個風險轉移,對沖的一個作用。當然了你如果是認購期權,那麼這個時候你是沒有達到這個風險對沖目的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虧掉期權費的。

寫到這,還是再來扒下認沽期權和認購期權。

認沽期權,沽意指空,指的是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購買人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或行權的時候,擁有按執行價格賣出一定數量標物的權利,而賣出認沽期權的人必須履行賣出標的物的義務。

比如你看空A股公司的股票,A公司股票目前的價格是100元,你又找了一個持有A公司的股票的小夥伴。於是你和他簽了一個協議,你支付他5元,在一個月後,如果跌到90元,則要求他手裡的股票賣給你,這個時候你買的是認沽期權。

你的小夥伴覺得壓根就不會跌到90元,盤算之後,爽快的答應了你,答應了你,並且收了你5元,這個時候他是賣出認沽期權。一個月之後,股票果然跌到90元,那麼他這個時候不能耍賴,必須得乖乖的把股票賣給你,收了錢,能不辦事嗎?

認購期權,持有人有權在指定的時期內,以指定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買入認購期權的人不用必須買入股票,因為這個是他的權利,而賣出這個認購期權的人就是要必須履行義務,賣出他手裡的股票,這是他的義務。

比如你看多A股公司的股票,A公司股票目前的價格是100元,你再次找來了一個持有A公司股票的小夥伴。於是你再次和他簽定一個協議,你支付他5元,在一個月後,如果漲到105元,則要求他手裡的股票賣給你,這個時候你買的是認漲期權。

你的小夥伴覺得壓根就不會漲到105元或者更高,心裡盤算之後,又很爽快的答應了你。答應了你,並且收了你5元,這個時候他是賣出認購期權。一個月之後,股票漲到110元,你的小夥伴看著心那個塞啊,但是他這個時候不能耍賴,只好乖乖的把股票賣給你,能咋整,只好怪算自己倒霉。

現在再回到前面的段子,1萬塊真的可以干到800萬?1000萬?1239萬,1萬塊就可以讓你實現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接著繼續來扒下到底是咋整的。

1、你買了1萬塊錢的50ETF2月沽2650合約,今天最高你已經坐擁800萬

2、你買了1萬塊錢的50ETF2月沽2700合約,今天最高你已經坐擁1000萬

3、你買了1萬塊錢的50ETF2月沽2750合約,今天最高你已經坐擁1239萬

50ETF2月沽2650合約

50ETF2月沽2700合約

50ETF2月沽2750合約

我把三張合約圖都貼出來了,另外再解釋一下,就拿50ETF2月沽2650來說吧,「50ETF」代表合約標的的證券簡稱,「沽」則代表看跌期權,「2月」代表合約的到期時間為2018年2月份,「2650」代表合約的行權價格為2.650元,剩下的兩個如此類推。

按照交易所50ETF期權合約資料顯示,一個合約單位為10000份,最小的申報單位為1張,也就是1張=10000份,就以50ETF2月沽2650為例,買個1萬張,理論上已經是極限了(根據最新的持倉限額管理規定,單日買入開倉限額為總持倉限額的2倍,最大不能超過1萬張了)。

如果以最低價格0.0001元/份,那麼可以進行成本計算:1萬張*10000份*0.0001元=1萬元,假設你是精準逃頂,那麼按最高價格0.0800元/份,那麼此時的持倉市值=1萬張*10000份*0.0800元=800萬元。

另外兩個如此類推,所以上面的狀態都是非常理想的,但是現實是很骨感的。另外我看了下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成交量在8萬張左右,其他交易日的成交量都在1萬張以下。個人持有大量的合約張數我覺得不太現實的,所以段子終究還是段子。

另外要進行期權交易,是首先要達到一定門檻的,這跟參與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港股通等業務一樣,監管部門針對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交易,是有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所以作為個人要參與,首先需要達到以下一些基本的准入條件:

1、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餘額(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 萬元。

2、指定交易在證券公司6 個月以上並具備融資融券業務參與資格或者金融期貨交易經歷;或者在期貨公司開戶6 個月以上並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

3、具備期權基礎知識,通過本所認可的相關測試。

除此之外,個人參加期權交易,還要進行相應的測試,這些成績用於交易許可權級別的核定和期權知識得分評估。因為不同的級別有不同交易許可權,目前共有三個層級。交易許可權的提升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比如要根據你的測試成績、期權模擬交易經歷,個人金融類資產的變化,慢慢的達到相應交易資格,這個時候才可以申請提高交易許可權。

寫到最後,才發現,那邊股票暴跌有虧錢的份,這邊暴漲,大多數人也只有作為圍觀群眾,吃瓜的份。

END知矣∣A股那些事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