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最著名的古都,一直就有很多種說法,四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甚至十大古都有,不過出境率最高的還是西安、洛陽、北京三大古都。

如果講到地理優勢,在中國,唯二能稱得上「山河表裡」地形的,只有山陝二省。尤其是陝西關中地區,南亙秦嶺,北面高原,東有黃河天險,憑秦嶺與太行兩脈拉開渭黃穀道為狹長防禦縱深,少有腹背夾擊的威脅。

西安的核心地理優勢是關中四塞,潼關直入中原,武關可下江漢,蕭關屏衛隴上,散關鎖鑰蜀道。基本上只要扼守住這四道關口,西安就固若金湯。歷史上天下戰亂,只要閉關,無納諸侯,就很容易在八百里秦川上面稱王,保住自己的獨立王國。在抗日戰爭時期,憑藉著潼關天險,三萬陝西軍人,在中條山對陣十萬日本軍隊,堅守三年,打退日軍十餘次大進攻。日本最終都沒能跨過潼關,可見他的先天防守優勢多麼強大。

而優勢同時也是劣勢,這裡畢竟偏了點,對東南控制不力。土地也相對貧瘠,而且離海太遠了。尤其是唐代之後關中地區氣溫持續下降,導致我國西部降水減少,關中的植被、糧食產量持續下降,長安的函谷關和三門峽天險對於漕運和賦稅基本是一個噩夢,賦稅糧草經過三門峽基本上三分之一都會損毀殆盡,很多時候都不得不面臨著缺糧的尷尬事實,歷朝歷代建都於長安的王朝都要花大力氣來運營洛陽,把洛陽營建地甚至比長安都好,周秦漢唐莫不如此。於是唐代之後,再沒有大一統王朝定都長安。

相比之下,從夏商開始一直到現在,洛陽就是天下之中。對外的出口也並不多,至少在南北兩個方向幾乎不存在威脅。防禦方在西邊扼守住三門峽,在東邊的平原地帶利用中原的其他城市作為緩衝就足夠了。這裡向北越過黃河可以迅速的進入山西地區,向西直接進入關中,向南就是南陽盆地和漢水流域,向西就是黃河,是整個中國交通線的匯合處,對中國核心區的水運交通都很方便。所以不用擔心漕運和賦稅的問題。陸運距離也很短,可以迅速的輻射全國,當然防禦性就不如長安了。

北京無疑是中國後三朝定都的最佳選擇。它靠近北方主要威脅,有燕山山脈屏蔽北方主要威脅,又可擁兵鎮守華北平原,大運河方便地保障了南方糧草源源不供的供給。

還有一點最為重要,那就是歷史上其他方向的少數民族最多隻是個地方割據政權,凡是征服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是來自於東北。

相比蒙古高原的乾旱和惡劣環境,東北則是濕潤地帶,降水量可以達到400毫米,跟關內各省區差不多,還有遼河、松花江這樣的大江大河,水資源豐富,可以發展出來大規模的農業,也有放養豬羣這樣的定居牧業,經濟實力是相當強的。

尤其是遼國騎兵趁著中原分裂內戰時控制今天的京津地區,建立了南京道,掌握了漢族工匠,製造更多的兵器。既可以在華北平原作戰,又可以依託燕山山脈進行防禦,北宋很難招架得住。

所以朱棣當年將明都由南京遷往北京,是極具戰略眼光的選擇。否則可以想像,大明重兵偏安於南京,北方只有少數防禦部隊,華北動蕩或滄陷,早晚得劃江而治。而對元、清來說,定都北京也是可隨時退回關外的選擇。

咱們現在也是一樣,定都北京除了普通流傳的故事,當時的國際戰略格局是主要因素。新中國剛成立時,美帝是主要威脅,蘇聯是依靠,定都南京,面對美蔣登陸,無險可守。而北京有封閉式的渤海和北朝鮮屏蔽,背後可方便地從蘇聯獲得支援。華北也是連接東北、華東、及中原等經濟中心的樞紐。即使中蘇交惡後,畢竟燕山是個難以逾越的天塹,拱衛北京的重兵可以據險死守。


一個朝代的都城定在哪裡,受經濟、軍事、地理等多方面的影響,長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在不同時期各有千秋,而統一王朝定都北方多於南方,則是由建國根基所決定的。

秦朝的根基在關中,自然以鹹陽為都。西漢劉邦最初準備建都洛陽,因為開國集團大部分都是山東人(此山指崤山),後來在婁敬、張良等立國在險思想的影響下才決定建都洛陽,到了劉秀,依然是靠山東集團奪得天下,自然就將都城放在了洛陽。至於南方,「不毛之地」,這時候還沒有資格競爭都城。

三國時期,以及後來的十六國、南北朝,天下分裂,都是在自己勢力範圍內找個好地方建都,這裡不再細說。西晉開國集團多是山東人,都洛陽;隋朝,關隴集團,都長安;唐朝,關隴集團,都長安;宋朝,開國功臣多山東人,都開封;元朝,北方人,都北京;明朝,江淮集團,都南京,靖難後由於朱棣勢力在北京最強大,所以遷都北京;清朝,北方人,都北京;民國,蔣介石作為江浙集團的代表,自然都南京;國朝,北方解放較早,形勢較好,自然不會往南方去。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ff5b29fe2ed463c907aeebe4057e2e4", "vname": "", "vid": "v02016660000bdr739vqabaac298sqk0",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96.12,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7403198}, "ultra": {"duration": 296.12,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35633341}, "normal": {"duration": 296.12,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1944214}}, "src_thumb_uri": "a96b000990d73abecefd",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a96d00034d455f3eeb77", "vu": "v02016660000bdr739vqabaac298sqk0", "duration": 296.12, "thumb_url": "a96d00034d455f3eeb77", "thumb_uri": "a96d00034d455f3eeb77", "md5": "2ff5b29fe2ed463c907aeebe4057e2e4"} --}


因為北方威脅嚴重,以及早期南方整體發展滯後,再加之交通資訊等問題,根本性的決定了北方更易成為軍政重心。

先說南方發展落後

雖然很打擊人,但以南京為例,此前唯有晉代「衣冠南渡」才第一次得到發展。從六朝古都可以看出,除三國孫吳(計58年)以外,幾乎皆為南朝政權。目前我們可以肯定南朝政權是中國史上的重要一節,也是得以保留正朔的一隻火種。但嚴格點看吧,南朝這幾個政權都是相互延續的,這以晉為基礎的劉宋、蕭齊、蕭梁和陳朝,它們之間並無太多的不同,視為一體是可行的,所以這隻能算是第一次發展期。並且這一時期的發展,並未涉及像秦遠徵時期那麼遠的地方,廣東便已算輻射極限。

再到第二次大發展,則是五代十國及南北宋時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裡,南方得以迎來了第二次飛躍式的發展,徹底奠定了自身成為經濟重心的可能。但是也可以說以南京為分界線的南方總體發展,在歷代大多數情況下,多是屈於客觀大環境,且定型時間較晚。這並非說南方遭人嫌棄,而是因為這北方問題實在太需要重視。

關於北方問題的嚴峻程度

很多人一提北方邊患就會想到匈奴,但別忘了在周朝時,有犬戎破鎬京、殺幽王、掠褒姒,雖然很僥倖可這是事實。從歷代遊牧民族的入侵看,就屬這次問題最嚴重。掠個漂亮姑娘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此後哪朝帝王死的這麼憋屈過?沒有。

因此從秦漢以後,我們都可以看到華夏民族的進擊,無分秦漢亦有隋唐,對北方一直都講究的是個懟字。縱觀鹹陽、長安、洛陽這幾處都城,距離當時的邊境都不甚遠。以今日西安為例,距離包頭(五原)不過七百多公里。而一提五原就能想到呂布,呂布可是自認漢人的,這就是打出來的影響力。所以說……

  • 說秦,容易想起匈奴,但其實他們滅了個東胡。

  • 說漢,好吧,劉邦比較矬,著名事蹟是白登之圍,可還有衛青霍去病啊;

  • 說隋,世人皆知遠徵高麗,可也有降突厥、徵林邑、馴契丹、收琉球、懾伊吾等著名事蹟;

  • 說唐,天可汗之名源於突厥,且還與吐蕃糾纏不清,直至長慶會盟碑搞定。

  • 說宋,各家兵馬層出不窮,折家的「內屏中國,外攘夷狄」挺能說明問題。

再此後元明清都是很北方的政權,我們也得以看出此後南方經濟的富庶。或者這可以說「定都越往北,南方越受益」?自南宋以後,至清為止,經貿上南方逐漸成為大頭,況且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種話,這也是個女真人說的……呃,雖然是元初時說的。

著重說下南京,這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以最值得爭議的朱元璋與南京來看,定都這種事也是有「興廢存數,只得聽天」這種話出現的。這隻能證明南京當時作為諸般考慮,在朱元璋心中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以當時最明顯的問題來說,定都南京首先就有偏安之嫌,對邊患諸事有鞭長莫及之感,所以最初朱元璋意屬臨濠(今安徽鳳陽),即便在勸說之後,也定了個中都(鳳陽)、北京(開封)。再之後考察陝西,就客觀因素總結,最終朱元璋發現,南方已呈重心,而北方邊患又客觀存在,所以舊時長安地,今再難為都。此後朱棣也由於北伐的客觀需求才舍南定北。

應該說軍政問題在哪裡,歷朝天子們這定都就在哪裡。從這點看,知難而進、堅韌不拔也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了。

或者有人會以清朝為例反駁這點,然而從根本看,早期滿清政權面臨的也多是北方問題,如喀爾喀諸部、雅克薩之戰等,北方問題的出現明顯早、重於南方。但由於之前提到的經濟重心轉移,此後對南北發展在宏觀決策上,滿清政權出現了失衡(其實就是觀念固化),加之各種客觀因素,因此在乾隆之後,才逐漸出現了頹勢。至於說今日定都南方,從國際形勢需求看是極不現實的,與荒唐的國運說毫不相干,但由於太敏感,便說到這裡為止罷。


謝謝邀請。

眾所周知,歷朝歷代的都城,不僅僅是政治軍事中心,更是經濟文化中心。

先秦時期的夏商周,都城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秦漢之後的歷朝歷代,除了東晉、南宋這些偏安一隅的朝代,都城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很少在南方,這是為何?

首先,文化發達程度。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等,因此先秦時期的夏商周都城均集中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文化繁榮是唐宋以後的事情了。

其次,軍事地理位置。

我國地形屬於西部和北部較高,南部和東部較低,在冷兵器時代,地勢高起到的最直接作用是易守難攻。自從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後,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最大隱患,把都城建在北方,可以起到天子守國門的監督作用,居安思危,時刻保持憂患意識。

雖然明朝初期的都城在南京,但明朝實行兩京制,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京,一方面是北京是自己做藩王時候的故土,另一方面北元依舊猖獗,是大明的隱患,遷都北京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後來朱棣就曾多次北伐。

最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方,南方成為經濟文化中心得益於南宋遷都杭州的影響,帶去了北方先進的生產力和大量的勞動力。


感謝邀請。

很多人認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然後進行一番推演,以證明自己的結論是多麼正確,其實,太扯淡了!

中國大一統的王朝,其征伐統一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或由西向東的,除了大明王朝以外。這是有其深層的歷史原因的。

除中國近代以外,中國的邊患主要來自於兩個方向,分別為西或北,這從地圖上看就很好理解,西邊和北邊有廣袤的陸地,有很多不從事農耕文明的民族在侵擾中原,這使得北方的漢人必須保持比較旺盛的戰鬥力,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也。基於此北人較南人更好鬥,時至今日民風猶是如此。

此外,北方漢民族與曾經被視為夷狄的胡人們發生了若干次民族大融合,比較典型的是鮮卑和契丹與漢族的融合,要知道,我們一直引以為豪的盛唐,開國君主李淵就有八分之一鮮卑血統。民族融合比較有利於優生優育,這在生物學上早有定論,否則也就不用禁止近親結婚了。因此北方人身材普通較南方人高大些,拋卻個別現象,譬如能打的葉問,身大力不虧是個格鬥的優勢,否則拳擊比賽也不用分公斤級別了。能打的北方人騎著快馬,統一中原大地自然容易些。

既然北方人實現了大一統,那麼顯然北方人更喜歡待在自己習慣了的北方,南方嘛,又潮又熱,很不習慣,於是乎選北方自然有其合理性。

值得說明一下的是明朝,洪武最初是定都南京的,怎奈革命成果分配不均,便宜了小孫子朱允炆,惹火了小朋友的四叔朱棣,來了靖難,從北方———又是北方,殺將下來,奪了皇位,遷都北京,美其名曰天子戍邊。

南京做了好幾朝的首都,都不長久,明如此,太平天國如此,中華民國亦如是,讓人心裡總覺得有點兒小忐忑,本著少折騰的原則,和平解放的北平又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歷史證明,決策是英明的,政權是穩定的!


要看他們起源,他們的基本盤,通俗點說,老巢在哪裡,就用哪裡做都城。

秦漢,都是發家於關中,於是就定都關中。有個傢伙勸項羽以關中為基地,項羽沒同意,他還罵項羽沐猴而冠,被項羽烹了。這倒真不怪項羽,這人明顯胡扯八道,項羽的根基楚國,還得罪了那麼多關中人,腦子有包纔去關中。

東漢劉秀的根基就在中原,所以就定都洛陽,雖然說起來洛陽沒太大地理優勢,和關中沒法比。

隋唐起於關隴軍事集團,定都關中也是理所當然。

從宋朝開始,隨著南方開發程度加深,經濟越來越發達。因為氣候變化的原因,原先物產豐富的關中越來越貧瘠,而中央集權大帝國的首都,註定必須供養大量不是生產的人員,關中已經失去了作為首都的能力。定都時必須考慮如何把南邊資源運到京城的問題,宋明清都選了方便漕運又和自己傳統勢力範圍接近的地方。明朝朱元璋本來選的南京,離他的勢力範圍很近,誰知道兒子朱棣篡位,朱棣又搬去了自己的老巢。蒙元和滿清不用說,離老家近。

那麼,為什麼又是這些勢力範圍在北方的人建立了王朝呢?答案沒那麼複雜,就是他們更能打,中國政治文化從湯武革命開始,到春秋戰國結束,就已經徹底終結了繼承規矩這種說法,赤裸裸的靠暴力,誰暴力強誰坐天下,大家很快就會認他。不像日本歐洲封建時期,特別講究傳承,傳承上講不通,想都不會去想,沒誰做那種喫力不討好的事。

而就暴力的能力來說,大多時候北方比較強,和北方多族羣雜居有關係,草原人一方面社會結構就是圍繞著戰爭組建的,男人的社會地位和武勇程度息息相關,更適合戰爭,另一方面馬相關的有優勢,而馬是中古時代的大殺器。


自古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的幾個大一統王朝基本都是在中原地區或靠近中原地區的地方建都,其一是出於政治考量,畢竟這一帶是自身根基最為雄厚的地方,即便有什麼變亂,也容易控制,不至於連一塊立足之地都沒有。其二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北方的開發遠遠勝過南方,經濟發展遠超南方。古代中國是農業經濟,北方土地大量被開墾,成為國家經濟的保障,因而大量的人口也集中在北方。而南方經濟的發展直到南宋以後才隨著大量人口的南遷逐漸發展起來,而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的。所以秦,漢,隋,唐,北宋定都北方地區是必然的。後來的元朝也主要是出於政治的考量定都北京。明成祖朱棣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也是因為這裡是自己起家的地方,易於控制,當然也有實邊的意思。清朝做為入主中原的最後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當然也是把政治因素放在第一位而選擇定都北京。南下可以進一步控制南方各地,向北可以控制蒙古各部,而且如遇到危機不得不放棄政治中心時還可退出關外繼堅守。

所以可以說統一王朝選擇定都北方最主要的還是政治上的需要,其次纔是其他因素,當然這其中主要還是經濟因素的作用。


主要的大一統王朝也就是漢唐明清;

宋以前【主要是漢唐】經濟重心仍在北方,且長安洛陽地理優越,有險關可守,另外絲綢之路繁榮;

北宋開封依河而建,只求交通便利;

元清起自北方,不可遠離草原/東北根基,但須運河輸血;

明朝長期與蒙古各部交戰,北方容易調度,即便沒有【天子守國門】那麼誇張,但京師在北方對於穩固北方安定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這使我想起兩個詞,「問鼎中原」,和「一統華夏」。雖然不挨邊,但古時都指的是北方。因為在古代,北方是人類文明起原的始發地。在讀歷史教材中可以看到,黃帝、炎帝的聯盟,留下的是「炎黃子孫」的詞語,要知道他們都生活在北方呀。以及後來的堯、舜、禹的故事也流傳在北方。所以古代的發展一直圍繞在北方,他們認為,只有這裡穩定別處才能發展。也正是這個原因,一切的文明,爭鬥都在北方。所以古代的都城都在北方也就不奇怪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