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蘇格拉底一生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行為是他哲學思想的最好注釋。

在雅典恢復奴隸主民主制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

他的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或逃亡,但蘇格拉底決不容許最神聖的信仰被褻瀆,毅然飲下毒酒,選擇了死亡。

蘇格拉底的生平事蹟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著作中記載流傳下來的。

哲學史家以蘇格拉底的死為分水嶺,將他去世之前的哲學稱為蘇格拉底哲學,之後的哲學稱為西方哲學。

柏拉圖是西方哲學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柏拉圖的宇宙觀,是一種數學宇宙觀。柏拉圖的政治理想,是一幅正義之邦的圖景。另外,柏拉圖在人文、經濟、法律、教育、愛情等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

不過,柏拉圖的學說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至到文藝復興時期,西方世界對古典文明的興趣開始復甦。柏拉圖的哲學也是從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受到廣泛重視的。

總之,蘇格拉底哲學主要研究什麼是真理?什麼是信仰?什麼是正義等等。蘇格拉底之後,哲學深入到了宇宙觀、人生觀、政治理想、經濟、法律、教育、愛情等等方面上來了。


西方人看問題趨向於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是發散的,所以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其行為構成往往是「零和」的產物!西方哲人蘇格拉底自稱是別人通向更高思維歷程的「助產士」,其身後有柏拉圖(繼而有亞裏士多德)更是青出於藍。他的學生在他不斷追問下,勤于思考,不斷追索問題的根源,且環環相扣,永無終止。這種對話方式也促使後人對前人思索的問題躍躍欲試,深入遞進、最終超越。柏拉圖認為「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 」,柏拉圖在與蘇格拉底的對話中,執著於一個明確的目的,這就是要找到一個事物的「定義」。這種鑽牛角尖的行事風格造就了其哲學觀就是不停的問「為什麼」?詢問式的刨根問底,成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因知道自己心中預先並無定數(所以才「自知其無知」),唯有依靠自己的理性和「辯證法」去不斷地有所發現。蘇格拉底後,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人超越蘇格拉底建立起了龐大的西方哲學——唯心主義體系。


前蘇格拉底哲學是西方哲學中,在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流派。這一學派的哲學家主要是自然論哲學家和本體論哲學家,他們研究的主題也比較寬泛。例如世界的本源,究極存在等。代表學派有伊奧尼亞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埃利亞學派,和元素學派。雖然他們的哲學思想有不清晰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沒有人能否認他們對人類思想啟蒙作出的貢獻。蘇格拉底之後研究人文主義,探討人類生存的意義?如何纔是幸福?什麼是真善美?


蘇格拉底和他學生的學生之後,研究哲學還是不斷的在探討自然和社會。再繼續不斷的研究宇宙之間的運行規律,從而指導或者提示給人類適應大自然的規律,最終讓人類進化得健康和幸福。


蘇格拉底後,柏拉圖的理念,亞裏士多德的實體,基督教,經院哲學,笛卡爾的二元論,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驗主義,主要解決了理性與經驗的爭論不休,整合了兩者的思辮關係,直至黑格爾辯證哲學的產生與西方哲學終結。


蘇格拉底之後哲學研究人文主義,探討人類生存的意義,如何纔是幸福,什麼是真善美。


這個問題相當於問西方哲學史的發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