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儒學成為「顯學」,同時分化出了八個不同的派別,分別是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儒家八派各持己見,各自有各自的主張,並且都自認為唯有自家派別的學術主張才是孔子所宣揚的儒家正統思想。

董仲舒之後的南北朝時期,儒家被稱為儒教或聖教,之後的朝代都把儒教封為國教,教主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唐代文學家韓愈以孟子的繼承者自居,提出了「道統說」。

宋代,儒學的主流演變為以」北宋五子「為代表的道德神學,也就是理學,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理「是理學的最高範疇,倡導」存天理,滅人慾「,並列出了四書五經作為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成為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

與朱熹同一時期的陸九淵是與理學相對立的心學的開山祖,主張心即理,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關點。明代的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觀點,因此心學也被稱為「陸王心學」。

明朝後期,陽明學分化出了眾多流派,其中的泰州學派認為儒家的聖與賢是人人皆可成為的。明末清初的大儒黃宗羲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觀點,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起到了一定的抨擊作用。

後儒學把儒家的思想重心從政治和宗教層面轉移到了人生修養,道德價值以及精神境界的層面。


區別大了。前期也有改動,到董這裡改動更大了。改前暫時叫原始儒家思想,改後的可叫後世儒家思想。

孔子創立了儒家,孟子發展了此學說,合稱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經過歷代統治階級閹割已經改變很大,這個版本可稱為後世儒家思想,孔孟當初為當時統治階級創立的治國的學說可稱為原始儒家思想。我們後世一般人所理解的,認為的,接受的儒家思想其實是後世儒家思想,而不是原孔子的思想。原本的孔孟之道成了招牌,內容已偷換。

原始儒家思想有很多東西是為統治階級不喜歡,從孔子周遊列國處處碰壁可見一斑,孔子辛辛苦苦創立為君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長治久安的統治理論工具,想售與帝王家,終不得其志,最後教書為生培育了大批弟子。那個時代並未有人尊他為聖人,君王對他也不感冒。孟子的遭遇也差不多。

後世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的徒子徒孫們,為了更適合君王採用,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修改,弱化了,甚至剔除了君王不喜的地方,強化了君王歡迎的地方,於是一個歷代君王喜歡並使用,大力推廣的儒家思想出現了,這就是後世儒家思想,也是我們現代人所理解認為的儒家思想,也稱為孔孟之道,至此孔子開始被各朝各代推上聖位。

這兩者大的方向,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一套為君王提供的治國方案。所以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但區別在哪裡呢?簡單說,孔孟的方案可使統治更長久穩定,但君王不太舒服。後世修改過的方案,統治會短些,沒那麼穩定,但君王過的爽些。大多王朝前期自覺不自覺地選用原始儒家思想反思,後期會選用後世儒家思想,所以朝代更替,歷史周期律出現。

不得不承認,儒家思想是一套非常優秀的封建社會管理方案,堪稱完美,導致了中國陷入了封建社會王朝的輪迴以致於走不出來,因為新王朝實在找不出更優方案。在那個時代,儒家思想堪稱偉大不為過,偉大之處這裡不細說了。

原始儒家思想和後世儒家思想具體區別是什麼?舉幾個例子吧。

1.對君王的要求不同。孔子對君王統治階級道德,品質要求很高,基本上是道德模範,聖人的要求。君為輕,民為重。要以身作則,要求臣民的,首先自已先做到。自已做不到,就別要求臣民做到。孔子說:已不所欲,勿施與人。孟子更猛,唯民,君不合格,就滾,不滾民來推翻你。後世儒家思想弱化了這一點,甚至直接不提對君的要求。孔子這一點是君王很難受的,也很難真正做到,孟子更讓君王不爽。

2,對階層財富分配不同。孔子說,不患寡,患不均。說白了,要統治階級控制貪慾,不要搞出太大的貧富差距,會帶來社會動蕩。這點,統治階級貪婪本性決定很難自控,也不想控制。後世儒家思想也淡化了這點。

3.後世儒家思想強化了忠孝,達到了愚忠,愚孝地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發展出三綱五常,只強調臣民的品德,不提君的品德。奴化臣民,提倡臣民以德報怨,做個順民。孔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孟子更是直接,君不行,民就推翻他。哪有愚忠的意思。

不舉例了,很多。但再有區別,總的方向目的是一致的。孔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一個禮,把人的人格分了等級,奴化人民,和現在人人平等思想格格不入。所以毛主席當年大力批孔,主要批的是後世儒家思想,解放勞力者思想枷鎖,解放婦女,人與人平等,不再受壓迫,讓人民不再下跪。

也不能說原始儒家思想全是糟粕,有其歷史局限性,但也有不少精華。有的已根種在骨子裡,比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誠信,遵守社會秩序,為公去私等等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取其精華吧!去其糟粕吧。

我個人認為繼承傳統方面,也不一定非要用儒家,或非要套儒家的殼,都有時代的局限性,更何況中國傳統文化也不止儒家一家。大可抽取中外古今優秀文化道德提倡,執行就好了。法治方面,完善法治大可借鑒西方成熟的律法(比如:惡犬法),而不用非要套個什麼法家。應該古為今用,外為中用,根據實際國情抽取精華,而不要照搬。讀讀拿來主義吧,說的很準確。

後世儒家思想代表,孔家後人,從不抗外族入侵,民族危難時,做順民,誰勝了,就出來服伺誰,做奴才,元來,清來,日來,都一樣。公交車啊。說的和做的不一致,讓人不恥,民族氣節全無,牆頭草,隨時倒。民族危難時,不見了他們身影,硝煙落定時,搖著尾巴出來了。外族來了,大多都接受,並採用他們的儒家思想治國,效果還挺好,結果反倒把外族給同化了,延續了中華文化,這也算意外的驚喜 ,但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代代輪迴,走不出封建社會,最後導致曾經的輝煌民族近代走向衰落。後世儒學這一套東西早被現代人看到其奴性,被現代人唾棄,再正常不過了。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戰國時期的儒家,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大家是平等的,儒家以外的學說,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著書立說。而罷黜百家後,其他學說就成了邪說,儒家則是真理,地位急劇上升。

二、戰國時期的儒家,因為要和諸子百家論戰,所以還是講道理的,同時也是不斷發展的,比如孔子之後有孟子,孟子之後有荀子。罷黜百家後,儒家學說已成真理,是行為典範和道德準則,甚至當作法律條文(見《漢書·張湯傳》。誰反對儒家,誰就是異端,因此論戰停止了,儒家的發展也停止了。這時的儒家,只需要根據統治者的要求,對自己的學說進行解釋就可以了,此時的儒家學者,已走上了尋章摘句、支離破碎的瑣碎主義道路了。

三、戰國時期的儒家,所討論的問題都是現實問題,例如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說「法後王」等,都有很大的現實性。董仲舒以後的儒家,大大的加強了玄學的成分,董仲舒本人就曾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之說附會儒家學說,儒家學說某種程度上變成了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玄學。

四、戰國時期的儒家活動,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是為了追求他們所謂的「真理」。董仲舒以後的儒家則不然,他們把儒家當作政治的敲門磚,正所謂「天下學子靡然鄉風矣!」


戰國時期孔子所主張的儒學是禮學,以仁為核心。董仲舒以後的儒學是理學、道學,以「義」為核心。

儒學自春秋末期孔子創立,以恢復周禮為理想,後經歷戰國時期孟子、荀子的發展。 但是儒家所宣揚的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不適合當時大爭天下、兼并戰爭的需要。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對儒學進行了改造,提出「君權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主張,使儒學神學化。後經過二程等進一步發展,儒學逐步實現了官方化和制度化,確立了儒家的獨尊地位,成為此後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董仲舒以後的儒家追求的是榮華富貴,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先秦儒家孔孟荀追求的是話語權,做帝王師,掌握天下意識形態的權力。先秦儒家是真正的儒家,漢代以後儒家實際上是犬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