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晋一

  【一】

  本篇的解读,我们先从《西游记》第八回耐人寻味的这一幕说起。

  当时观音奉如来之命,到东土寻求取经人,有意无意间,途径两界山(即五行山),见到了被关押了五百年的孙悟空。这位狼狈的前齐天大圣见到菩萨,张口便是一句话,听着颇令人心酸。

  且摘原著描述,“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

  悟空风光之时,府中可谓高朋满座,无论妖精抑或神仙,多曾勾肩搭背套近乎之势。但如今失势了,竟无一老友前来张望。这短短一句话,道尽了世态炎凉。

  【二】

  但如果认为《西游记》仅仅讲得是简单粗暴的切割式人际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顺着原著线索,且往下看。悟空历经五百年之劫,终究是“刑满释放”,加入了如来主倡的取经任务。此后,相继出现的几个情节,却颇有有趣了。

  三十一回,黄袍老怪(即奎木狼)大闹宝象国,将唐僧幻化成妖精,囚禁了起来。悟空大怒,与之大战数十回合,老怪不敌,竟屏息藏身起来,悟空一时却寻之不得。无奈,却上天庭寻求援助。便有这样一幕,“那大圣跳到南天门上。慌得那庞、刘、苟、毕、张、陶、邓、辛等众,两边躬身控背,不敢拦阻,让他直至通明殿下。早有张、葛、许、邱四大天师问道,大圣何来?”

  张、葛、许、邱是谁?那可是天庭正印四大天师,驻通明殿内,从职务属性上,应属玉帝垂直秘书,仅由玉帝调配。这样地位显赫的四个人物,居然对一个刑满释放的妖精躬身,实在令人费解了。

  但还不止这些。

  七十一回,观音座下金毛吼带着领导任务卡下界,顺便抢了朱紫国王妃做压寨夫人,恰紫阳真人偶遇此处,担心妖精把持不住,坏了领导名声,便给了王妃一件带刺的贞操衣。后劫满厄消,紫阳真人便回道取走衣甲,正遇处理事端的悟空,“紫阳真人直至殿前,躬身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起手。”

  这是现任天庭中级干部,对去职犯事人员客气讨好的又一案例了。

  再如八十七回,取经团行至凤天郡。见郡中累年无雨,悟空不明原由,便念动真言,唤来东海老龙王敖广。那敖广收了云脚,化作人形,走向前对行者躬身施礼道:“大圣唤小龙来,那方使用?”

  要知道,敖广可是东海龙王,水域世界里的一方诸侯,但在一只替唐僧端茶倒水的妖猴面前,表现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三】

  可以看出,无论是天师、龙王还是其他中、低级神仙,对待孙悟空态度是一致的,即以谦恭示好为主。但肯定的是,这绝非他们深厚的交情使然。要不然,五百年来,他们早该偷偷地前去探望,给悟空寂寥的内心世界,送上一丝温暖。

  要如何解释他们如今的反常行为呢?其实不难。

  悟空是谁?前齐天大圣。他虽经五百年牢劫,磨掉了些许锋芒,但傲气终究还在,尤其一言不合,主张用拳头说话的本性(譬如,很多土地神就吃过这个亏)。这样的顽主,大可不必惹他,能给的面子,就给一点,即便往他脸上贴点金,也没有关系。这应该是诸神统一的想法。

  这是其一,也是表象。

  但原因其二,就耐人寻味了。

  孙悟空现在替谁打工?西方如来佛祖。

  这位尊神,至安天大会之后,可是三界的大红人。取经工程正是他主导的,而且,也得到玉帝一定程度的支持。同时,取经是一个内定的工程,诸神浸淫天庭体制多年,或多或少都觉察得出来。也就是说,孙悟空作为项目潜在的内定候选人之一,重归体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这样一位颇具能耐且富有人脉的准同事,该搞好关系的,自然要搞好关系。

  五百年前,要把孙悟空踢出体制,玉帝给出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大家唯恐避之不及,迅速切割是必要的。五百年后,孙悟空因某种原因,或有可能再次被收入体制。从如来一系列的动作,诸神看出了玉帝的潜在表态。因此,悟空的身份,又从烫手山芋便成了香馍馍。这就是诸神五百年来,对待悟空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四】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先生一生最大官职,仅在嘉靖四十五年在长兴县做了一年多的县丞。但这无碍于这位饱读经书的儒生大半生对于官场的热衷向往。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对于儒生而言,本就是生存信仰,无需过多道德指摘。

  热衷官场,便热衷于研究官场。简言之,群神对于孙悟空态度投机性的微妙变化,正是当时明代封建王朝官僚关系的某种体现。

  更为有趣的是,仕途颇不得意的老先生,他的笔端还隐晦地骂了另一批人。这是一批待价而沽的官场边缘人。

  他们的代言人,便是镇元子。

  这位在原著二十四回粉墨登场的地仙之祖,看似无比清高,在自己府中高悬“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便声称只拜天地,不拜三清四御。但回过头来,元始天尊一纸请柬(三清之一),便点头哈腰地领着一众弟子上弥罗宫捧臭脚。不仅如此,对于如来这位三界红人,他也是想方设法地加以讨好。这位微妙地游离于体制外围的老江湖,早已敏感地嗅出取经工程只是一个内定的项目,而金蝉子(即唐僧)一定是这个项目的内定受益者。故搬出一段陈年旧事,非要同唐僧套近乎,并送上人参果。

  而对于孙悟空的态度,镇元子本是不屑,后因人参果打砸事件,同取经团关系似乎开始闹僵(人参果树是镇元子的核心利益,要比同三清、佛祖建立关系圈来得重要),但又见悟空游历海外诸岛,以一己之力,将事态扭转,并邀请观音、三星为其站台。此时,镇元子隐约察觉到,孙悟空已经重新获得了玉帝的某种认可,回归体制无非只是时间问题,回过神来的镇元子,甚至不顾辈分差异,将之前一句结拜的玩笑话,立马给落实了,拍着悟空的肩膀,直套近乎。时而翻脸,时而笑脸,镇元子的变脸速度,实在令人咋舌。

  这就是明朝的官场风貌。在吴承恩老辣的笔触下,早已一丝不挂地悬在神话世界的晾衣架上,在风中诡异而夸张地抖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