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夏天的一個早晨,白俄羅斯小鎮利普一如既往的寧靜。突然,一夥全副武裝的蘇聯克格勃人員,闖進了退伍軍人維克多?金斯伯格的家,強行帶走了他的妻子,56歲的安東尼娜?金斯伯格。

小鎮上的居民大感意外,這對待人和善的夫婦,是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的退伍軍人,在此生活了幾十年,享受著政府的各種優厚的待遇,平時為人和善,關心鄉鄰,是這個小鎮裏德高望重的知名人物。

(馬卡洛娃舊照)

那麼,這樣一位歷經戰火考驗的人物,為何卻被克格勃特工逮捕了呢?她究竟身犯何罪呢?

安東尼娜?金斯伯格原名安東尼娜·馬卡洛娃,1921年出生在蘇聯一個普通的家庭裏,家裡排行老大。小時候的馬卡洛娃靦腆羞澀,性格內向,很少與人交流。在到了上學的年紀時,父親帕爾費諾夫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學校,但當老師詢問這個小女孩兒的姓名時,她居然忘了自己的名字。無奈之下,老師只好隨便給她取了個名字——「安東尼娜·馬卡洛娃」。

就這樣,馬卡洛娃一直平穩地上完中學,準備前往莫斯科,繼續深造或者找份工作維持生計。

但二戰的突然爆發,打亂了這個19歲姑娘的平靜的生活,她毅然報名參軍,投入到了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中。經過系統而艱苦的訓練,馬洛卡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機槍手。戰場上的馬卡洛娃英勇無畏,浴血沙場,用手中的機槍,捍衛著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1941年9月,德軍發動了「颱風」行動,希特勒狂妄地叫囂著「將把莫斯科從地球上抹掉」。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德軍出動了180萬裝備精良的兵力,向莫斯科猛撲過來。蘇聯則調集了125萬紅軍,構築了多道防禦帶,誓守莫斯科。

馬卡洛娃也參加了這場偉大而殘酷的莫斯科保衛戰。由於蘇聯紅軍的拚死抵抗,加上天氣寒冷,德軍最終慘敗,損失兵力50多萬人。

蘇聯方面也傷亡慘重,近80萬蘇聯紅軍戰死或被俘。戰場上的馬卡洛娃和戰友們並肩作戰,頑強地阻擊著德軍的進攻。當時,正當馬卡洛娃抱著機槍沖向敵人時,一顆炮彈在她的身邊轟然炸響,馬卡洛玩被氣浪掀上了半空,重重地摔了下來。

醒來的馬卡洛娃,發現自己周圍全是蘇軍的屍體,驚恐萬狀的她,多方尋找 戰友們,希望回到部隊。但事與願違,她已經和自己的戰友們失去了聯繫。不得已,馬卡洛娃只好向當地人乞討事物,並寄宿在了百姓家中。

(莫斯科保衛戰)

後來,馬卡洛娃進入了被德軍佔領的洛科特村莊時,偶遇了一個德國警察。在這名警察的勸說下,馬卡洛娃答應替德國人工作,重新拿起了機槍,又成了一名機槍手。

不過,這時的馬卡洛娃面對的,不再是入侵蘇聯的德國法西斯士兵,而是手無寸鐵的德軍囚犯,其中還包括自己的同胞——蘇聯遊擊隊員及其親屬。

馬卡洛娃每次槍殺的囚犯,都有數十人。執行任務的地點,就在監獄外500米的水溝邊。德軍將這些囚犯排成一排,然後下令馬卡洛娃用機槍掃射。在短短几年時間裡,被馬卡洛娃槍殺的囚犯就達到1500人。

據說,馬卡洛娃在第一次執執行任務時,把自己灌地酩酊大醉,根本不知道她的機槍對面究竟是些什麼人。在打光槍裏的所有子彈後,馬卡洛娃像一灘爛泥般癱倒在地。

不過,在執行了幾次後,馬卡洛娃殺人手法就愈發嫻熟而冷血了。在遇到中槍未死的囚犯時,她還會補上一槍。

在血腥的虐殺結束後,馬卡洛娃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和德軍士兵或警察鬼混,並因此染上了性病。也正因為這樣,她居然逃脫了蘇軍的第一次懲罰。

1943年夏天,蘇軍攻克了馬卡洛娃所在的敵佔區,對投靠德國法西斯的叛徒,通通執行了絞刑。但馬卡洛娃因被德軍送到了外地的醫院醫治性病,僥倖逃過了一劫。但關於馬卡洛娃犯下的罪行,蘇軍表示會追查到底,絕不會讓她逍遙法外。

(蘇聯紅軍中的女兵)

二戰結束後,蘇聯方面多方尋找馬卡洛娃,陸續找到了200多個和馬卡洛娃年齡相仿、名字一樣的人,並讓當初僥倖存活下來的囚犯辨認。但結果都不是她本人。

由此,馬卡洛娃人間消失,杳無蹤跡。

30年後的1976年,一條重要線索讓馬卡洛娃重新浮出了水面。

一位和馬卡洛娃父親同族的帕爾費諾夫將軍,在登記相關證照時,發現赫然出現了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名字。於是,克格勃人員開始祕密調查馬卡洛娃的相關情況。

原來,在1945年後,馬卡洛娃和一位名叫維克多?金斯伯格的退伍軍人結婚。並隨夫姓改名為安東尼娜?金斯伯格,生下了兩個孩子。兩人一直住在丈夫的家鄉利普小鎮。

克格勃的特工異常謹慎,在查明瞭馬卡洛娃的相關情況後,還專門找來了當初的囚犯辨認,這些人一眼就認出了56歲的金斯伯格夫人,就是馬卡洛娃。

克格勃隨即逮捕了馬卡洛娃,她爽快地承認了當初自己手刃同胞的惡行。經蘇聯軍事法庭審判,馬卡洛娃被判處了死刑。

1978年8月11日,57歲的馬卡洛娃被槍決,成為了蘇聯第一個因戰爭被處決的女罪犯。

(參考資料:《蘇聯二戰史》)


馬卡洛娃非常有名,是蘇聯克格勃「惡人榜」上的人員。只是,克格勃花費了30多年才抓到她,不得不說,這女子不是一般地能隱藏。

一個女人,被克格勃如此的惦記,到底是為了什麼?

馬卡洛娃是個劊子手,殘殺了1500名蘇聯人

馬卡洛娃,是個蘇聯人,生於1921年,當時蘇聯建國後不久。20年之後,馬卡洛娃和大多數蘇聯年輕人一樣,響應斯大林的號召,光榮地參了軍。

別的女孩大多幹些後勤工作,而馬卡洛娃長得人高馬大,豐滿妖嬈,於是主動請纓去當了機槍手。這活夠刺激,不過馬卡洛娃喜歡。

1941年,德軍在「颱風行動」中,向莫斯科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維亞濟馬戰役中,共有一百多萬蘇聯人犧牲,另有五十萬人被俘。馬卡洛娃很幸運,沒有死掉,當她從暈厥中醒來時,她驚恐極了,到處是死人,她在死人堆裏爬來爬去,彷彿就在人間地獄。她想回到組織中,可是身體哪都疼,行動不便,關鍵是路途太長。

就這樣,馬卡洛娃在跌跌撞撞中來到了一個地方,很不幸,這是德軍控制地,叫洛克特。一位德國警察抓住了她,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樣子,於是馬卡洛娃沒有隱瞞,將自己的情況詳細講給了德國警察。

這位德國警察胸脯一拍,姑娘,別害怕,我來給你找一份工作,有報酬,有住房。這是好事啊,年輕的馬卡洛娃答應了。可誰知道,馬卡洛娃的工作就是「劊子手」,任務就是隔三差五地屠殺蘇聯遊擊隊員和家屬。

德國人是狡猾的,前面不讓馬卡洛娃知道到底殺的是誰,這讓馬卡洛娃很緊張。第一次執行任務的馬卡洛娃甚至靠著喝了很多烈性酒,才扣動了扳機。

馬卡洛娃不傻,第一次之後就已經知道了,自己殺的是同胞,德國人總不至於一批批殺自己人啊!但是,已經上了賊船了,馬卡洛娃也下不來了。要麼那些人死,要麼自己死。

馬卡洛娃選擇了讓別人死,於是,蘇聯的遊擊隊員和家屬們,被馬卡洛娃殺了一批又一批,她也就此成為了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 據保守估計,安東尼娜處死的遊擊隊員及其親屬一共約有1500人,這裡面除了青壯年外,還有老人、小孩、女人。

1943年的夏天,馬卡洛娃所在的布良斯克地區,被蘇聯收復了,因為德國人敗了,開始撤離。很多為納粹工作的叛徒被絞死,但馬卡洛娃卻逃脫了蘇軍的懲罰。原因是,這之前,她和其他一些婦女一樣,患了性病,被德國軍官送到一個偏遠的醫院治病去了。

可想而知,馬卡洛娃不僅為德國人充當著劊子手,還成了德國大兵的肉墊子。

逃過蘇聯政府懲罰的馬卡洛娃,此後的33年時間裡,日子過得波瀾不驚,無驚無險,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馬卡洛娃不是真名

馬卡洛娃全名叫安東尼娜.馬卡洛娃,因為馬卡洛娃手底下還是有些逃生者,還有一些見過馬卡洛娃,但沒有未來得及被槍斃的遊擊隊員,這些人成為了抓捕馬卡洛娃最重要的線索。

克格勃的工作有條不紊,細緻入微,在蘇聯找到了250多個安東尼娜.馬卡洛娃,都被一一排除,但克格勃們很認真,一直沒有放棄。

33年後,有人發現了一個事情,有一個叫安東尼娜.帕夫諾娃的女人還有一個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曾用名。這事情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一頓暴查之後發現,原來這個女人的真實名字叫安東尼娜.帕夫諾娃,在學校上學時,被老師寫錯,所以就成了安東尼娜.馬卡洛娃。於是,村裡,親戚中,大多數人叫她帕夫諾娃,而在學校,甚至報名參軍時,她成了馬卡洛娃。

(二戰蘇軍)

那這個人去哪裡了呢?繼續追查,發現在1945年,此人改名叫安東尼娜.金斯伯格,原因是嫁人隨了夫姓。然後,克格勃順藤摸瓜摸到了白俄羅斯的一個小鎮上。在這個鎮上,安東尼娜夫婦倆過得非常不錯,兩人生育了兩個女兒,享受著各種退伍軍人的福利待遇。

當克格勃官員帶著證人們來到安東尼娜.金斯伯格面前時,這個55歲的女人傻眼了。從起初的不承認,到承認後描述各種細節,語言裏充滿了各種恐懼,也充滿著各種歉意。

最後,安東尼娜希望政府能判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原因有二,一是時間都過去了三十多年了,二是自己坦白了罪行,承認了罪行,認錯態度較好。

對於這樣的要求,法院乾脆利落地拒絕了。經過審判,法院最後判處安東尼娜馬克洛娃死刑。

1978年8月11日,「馬克洛娃」被處決,死時57歲。也許,安東尼娜馬克洛娃感覺最後的死刑很不公平,但相比那1500個冤魂,安東尼娜馬克洛娃還是多活了三十多年。

活著挺好,但為了自己活著,而讓很多人送命,活著的意義又在何方?有些時候,屈辱歉疚地活著,不如光明正大地為了保衛事業死去,這樣死得坦然,死得心安。


克格勃是一個怎樣的機構?克伯格是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其實就是一個情報機構,和美國的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可以分庭抗禮的一個十分龐大的情報機構。它能夠不斷適應形勢和社會局勢的發展,不斷變化,靈活調整,分工明確細化,是世界上四大諜報組織之一。

再來看一下馬卡洛娃是誰,竟讓這個巨大的情報組織花了三十年去抓她?

全名叫安東尼娜.馬克諾娃,1921年出生在蘇聯的普通家庭,中學畢業以後二戰爆發,她沒有選擇繼續深造,完成自己的學業,而是報名參軍,與敵軍輸死決鬥。1941年,德軍的颱風行動使得德軍和蘇聯軍隊雙方均損失慘重,馬卡洛娃也是從死人堆裏逃出來才躲過了一劫,但是她和以前的戰友和以前的軍隊卻失去了聯繫。後來她輾轉來到一個村莊,希望村民能夠接濟她一些食物,她可以去找到以前的軍隊,但是她卻到了一個被敵人佔領的村莊,並且還遇到了德國人。這就是典型的羊入虎口,但是她並不知情,但是為生存下去又必須要有一個工作,但是在這個德國人的介紹下她得到了這份工作,那就是幫助敵人殺囚犯,再次回到老本行,機槍手。德國人的囚犯自然大多數是她國家的同胞,但是如果她反抗的話,等待她的自然沒有好結果,就這樣她成為了替納粹殺人的劊子手。

一個蘇聯人,成為了德軍的殺手,無疑她在德軍的勸說下成為了一名漢奸,成為了殺人狂魔,並且絲毫不為殺害自己的同胞而感到傷心難過,無論是婦女,兒童還是年邁的老人都死在她的槍口下。

蘇聯軍隊攻陷馬卡洛娃所在的地區時,卻讓她以外躲過了一死。一直到二戰以後,蘇聯開始準備調查那些出賣國家的漢奸,馬克洛娃的名字也出現在了名單上面,保存了她的所有資料,希望早日抓到這個魔頭,但是一次一次均以失敗而告終,直到1976年才將她繩之以法。

二戰結束以後她改名換姓,和一名老兵結婚,基本上她的資料全部變了,而克格勃的官員根據蒐集資料,收取線索,終於知道她結婚的事情,並且冠以夫姓,所以調查起來才這麼有難度,1976年克格勃逮捕了她,一個曾經為了國家而放棄自己的工作或者學習的人,一個誓死捍衛國家的優秀青年,卻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甘當敵人的劊子手,屠戮自己的同胞,且從未為了自己的惡行為而感到後悔,感到罪惡。

她坦然承認了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終於在罪犯逍遙法外30多年以後將她處以死刑。這就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使多次逃過法網,但是正義卻永遠都不會缺席,壞人是逃不過她所應該得到的懲罰的


這個故事實際上講的是國家對於叛國者懲罰的故事,對於那些在戰爭中,以出賣國家利益來換取生存的人的一種懲戒。

蘇聯女兵

馬卡洛娃是一位從農村出來的女孩,本來可以像其他的女孩一樣,求學、工作、結婚、生子,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徹底改變了這位女孩的命運,甚至直接導致她最終的悲劇。

以希特勒為首領的德國法西斯主義瘋狂的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到處屠殺無辜的人民,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憤恨,當然蘇聯也不例外,德軍號稱要徹底消滅蘇聯,於是對蘇聯發動了戰爭,集中優勢兵力,集中對蘇聯的莫斯科進行了瘋狂的進攻。而當時馬卡洛娃當時就在莫斯科,為了保衛國家,她相應號召依然參軍,但因為她比較強壯,並沒有被分配到戰地醫院,或者後勤保障等部門,而是將她編入了戰鬥的部隊序列,自此,馬卡洛娃拿起槍,參與到保衛莫斯科的行動中去。

蘇聯女兵

雖然,馬卡洛娃是一介女子,但是她在戰鬥中都非常勇猛,毫不畏懼,和同伴一起戰鬥,在一次戰鬥中,面對敵人的瘋狂猛烈的進攻,馬卡洛娃與同伴們堅決抵抗,但是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她的隊友都戰亡,而她因為被炮彈炸暈而逃過一劫。在醒來之後,馬卡洛娃逃到了一個村莊,在那裡她化裝成平民,企圖再重新返回部隊,但很不幸,她還是被德軍抓捕。

被抓後,德軍看到她身體健壯,不像是一位普通的婦女,於是給了她兩條出路:一是投靠他們,和他們一起戰鬥,二是送往集中營。馬卡洛娃自然知道集中營意味著死亡,為了活下來,她接受了德軍的第一條建議。

蘇聯女兵

而德軍更加的狠毒,為了讓馬卡洛娃徹底死心歸順於他們,他們安排馬卡洛娃的工作竟然是槍決被捕的敵軍犯人,也就是蘇聯軍人,當然還包括擁護蘇聯軍隊的平民,包括婦女兒童。一開始她下不了手,但是在德軍的威逼下,她還是開始了她罪惡人生,截止到戰爭結束,死在馬卡洛娃槍口下的蘇聯士兵,以及其他人士總計有1500多人。

戰爭後期,馬卡洛娃看出了德軍的敗事,偷偷跑回了自己的家鄉。戰爭結束後,國家對一些戰犯,還有叛國者進行通緝,其中安東尼娜.馬卡洛娃就在被通緝的名單之中。有關部門對叫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人進行了全面的統計,但是最終都被否定,因為馬卡洛娃是當時上學老師給她起的名字,她的真名叫安東尼娜.帕夫諾娃。

蘇聯女兵

這一通緝就是三十多年,在1976年突然一條線索浮出水面,一位和馬卡洛娃父親同族的帕爾費諾夫將軍,在登記相關證照時,發現赫然出現了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名字。於是,克格勃人開始祕密調查。原來,1945年後,馬卡洛娃和一位名叫維克多.金斯伯格的退伍軍人結婚,並隨夫姓改為安東尼娜.金斯伯格,生下兩個孩子。兩個人一直住在丈夫的家鄉利普小鎮。

在確定安東尼娜.金斯伯格就是當年的馬卡洛娃後,還專門趙來當初的囚犯進行辨認,這些人一眼就看出眼前的這位56歲金斯伯格夫人,就是馬卡洛娃。

1976年夏天的一個早晨,白俄羅斯小鎮利普一夥全副武裝的蘇聯克格勃人員,闖進了退伍軍人維克多.金斯伯格的家,強行帶走了他的妻子56歲的安東尼娜.金斯伯格。後馬卡洛娃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經蘇聯軍事法庭審判,被判處死刑。


克勃格作為世界上的四大諜報組織之一,業務能力自然不用多說,能讓他們通緝三十年的馬卡洛娃究竟時何方神聖?竟然使得克勃格如此興師動眾地去抓捕她?

馬卡洛娃全名安東尼娜·馬卡洛娃,二戰爆發時,她剛從中學畢業。但是為了祖國的反侵略事業她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報名參軍,因為身體比較強壯,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機槍手。1941年她跟隨部隊一起趕往前線,隨即布良斯克戰役爆發。百萬蘇軍被打殘了一半,在戰爭中馬卡洛娃也是拚死奮戰。可是一發炮彈瞬間讓她和周圍的隊友直接報廢,幸運的是她只是被炮彈的衝擊波給震暈了而已。

等到她醒來時,蘇軍大部隊已經撤離,此時的她徹底成了孤軍,這個時候如果她選擇回到蘇聯,迎接她的可能是鮮花和掌聲,但也有可能是甄別和殺戮。

左右權衡之後,她脫掉了軍裝,換上了平民的衣服,去到了一個已經被納粹佔領的村子。

這條與蘇聯相反的道路也徹底轉變了她。

她抵到這個村莊後遇到了一個「貴人」願意幫她介紹工作,身無分文的她急需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她所謂的貴人其實是德軍的祕密警察。等到了工作地點之後,她才知道她的工作就是幫他們納粹射殺蘇軍囚犯。既然來都來了,想走肯定是不可能的。

她只有兩條路可供選擇,第一條路就是成為納粹爪牙,替他們用機槍射殺蘇軍及其家屬,只有這樣她纔可以得到納粹的信任,得到活下去的機會。第二條就是將她送往集中營。

作為一個聰明且美艷的女子,馬卡洛娃自然知道該怎麼選,因此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來第一條路。

就這樣,一位蘇軍的機槍手成了德軍的殺手,一共有1500名蘇聯軍民死在她的手裡。其中不少是老人和孩子,當她第一次替德國人擊殺自己同胞時,因為下不去手,特意喝的酩酊大醉,此時的她除了瘋狂的扣動扳機以外,腦子裡再也沒有第二個念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經過了第一次殺戮後的馬卡洛娃,似乎感受到了殺戮的樂趣。此後的殺戮對她來說越來越輕鬆,心理上的負擔逐漸降為零。成為了一個冷血的殺人機器。

她甚至會在殺戮的前夕去往戰俘的關押所,注視著戰俘的眼睛,到第二天清晨帶領他們走向行刑場。如果碰到穿著好看的俘虜,還會命令他們把衣服脫下,避免鮮血沾染了這些漂亮的衣服。而納粹對她的這種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納粹也不缺這點賣衣服得來的小錢。

殺戮之後夜晚她會打扮的花枝招展,和各個軍官和警察私會,因此也沾染了上了性病,為了治病,德軍將她和另一羣同樣沾染性病的女病人送往了很遠的一個醫院,這讓她避免了被蘇軍俘虜的命運。之後不久蘇軍便攻佔了馬卡洛娃所在的佔領區,對這裡面所有投靠德軍的叛徒都處以死刑。

儘管馬卡洛娃逃過了一劫,可是克勃格並沒有放棄對她的搜尋,他們始終相信馬卡洛娃一定藏在蘇聯的某個角落,因此二戰結束後,蘇聯一直在尋找馬卡洛娃,他們把所有年齡年齡相仿、名字一樣的女子全都找了出來,並且讓當初的倖存者進行指認,結果全都不是。

其實馬卡洛娃並不是她的本名,她的本名叫做帕夫諾娃。

之所以被叫做馬卡洛娃是因為老師寫錯了她的名字。因為小時候的她十分內向,老師問她名字時,她緊張地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因此她便被老師稱呼為了馬卡洛娃。於是,她就一直使用這個名字。克格勃之所以沒有找到她就是因為名字的問題。

之後她又和一位退役的二戰老兵結了,再一次改名換姓,隨後又移居到了她丈夫的老家白俄羅斯利普小鎮。直到1976年,馬卡洛娃父親的同族親戚要出國登記護照時,提供了所有親戚的名字,裡面當然就有馬卡洛娃。這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於是克格勃開始祕密調查,最終在利普小鎮抓捕了馬卡洛娃。為了避免抓錯人,克格勃人員還找來了當年的囚犯,結果都異口同聲的指認她就是那個女魔頭。

馬卡洛娃自知無法抵罪,便拚命地給自己找藉口。但是這些都能成為他逃脫懲罰的藉口,畢竟1500名冤魂的正義需要伸張,正義可以遲到,但是卻永遠不會缺席,最終馬卡洛娃被判處死刑。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安東尼娜·馬卡洛娃是個納粹的小爪牙,但她的所作所為很惡劣,所以被通緝了30多年。

馬卡洛娃原名叫做安東尼娜·帕夫洛娃,是蘇軍女兵。

她是鄉下人,18歲才來到莫斯科試圖找個工作或者繼續讀書。

然而,蘇德戰爭卻突然爆發,馬卡洛娃在莫斯科參軍。

由於她身體比較強壯,沒有像其他女兵一樣做護士、通訊兵、運輸兵或者操縱高炮。

她被部隊送去進行操縱重機槍的訓練。

訓練完畢以後,馬卡洛娃被編入作戰部隊,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

因一線蘇軍重機槍非常緊張,馬卡洛娃並沒有成為機槍手,成為普通扛步槍的士兵。

結果,她所在的部隊被德軍擊潰,全連官兵被打散,有的被打死,有的則投降。

馬卡洛娃逃到附近一個村莊後,脫掉軍服,扔掉武器,試圖返回後方軍隊中。

然而,她很快被德軍逮捕。

在得知她受過機槍手的訓練後,德軍沒有把她送到集中營,而是讓她為德國人工作。

馬卡洛娃認為女人能做的工作,無非是醫護或者後勤,出於保命的心理就同意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成為職業劊子手。

德軍讓她操縱1挺重機槍,專門槍決抓獲的蘇聯遊擊隊員。

當時遊擊隊不受到日內瓦公約保護,一旦被俘就會被殺掉。

自然,德軍抓捕的人員並不僅僅是遊擊隊員,還是遊擊隊的同情者、提供情報和食物的村民甚至遊擊隊員的家屬。

當時馬卡洛娃面臨兩個選擇,第一作為職業劊子手,殺死這些曾經的戰友;第二回到集中營,等待她的必然是槍決。

到了這種地步,人性的弱點讓馬卡洛娃選擇殺死別人,讓自己活下去,哪怕成為叛徒。

於是,馬卡洛娃成為布良斯克地區的專業劊子手。

這裡遊擊隊眾多,德軍幾乎每天都會抓到一批遊擊隊員和同情者。

於是,馬卡洛娃幾乎每天都要開槍處決他們。

行刑一般在天剛剛亮的時候,遊擊隊員會被排成一行,眼睛上蒙著黑布。

馬卡洛娃操縱重機槍,連續掃射,將他們全部打倒。

隨後德國軍官會去檢查屍體,沒死的就對頭上補上一槍。

作為獎勵,遊擊隊員的衣物會被賞給馬卡洛娃。

然而,由於衣服上都是彈孔和鮮血,實際沒有辦法出售。

馬卡洛娃只搞到一些帽子、圍巾、鞋子之內,賣給舊衣店,這也賺了不少錢。

自然,有時候處決人羣中還會有老人、婦女甚至十幾歲的少年,但是馬卡洛娃照殺不誤。

馬卡洛娃後來回憶:當時我只是一個活著的殺人工具,機械的扣動扳機,將他們殺死。

然而,馬卡洛娃也不是傻蛋,她知道這樣遲早有完蛋的一天。

在蘇軍發動反攻,攻打布良斯克地區時,馬卡洛娃趁亂逃走,回到了老家鄉下。

村裡人不知道馬卡洛娃在外面幹了什麼。

實際上,馬卡洛娃幾年內殺死的遊擊隊員和同情者,至少有800人。

但是,馬卡洛娃在村裡的名字是帕夫洛娃,參軍時使用的名字是馬卡洛娃。

戰爭結束後,克格勃根據遊擊隊員的舉報,在全國範圍搜索女叛徒和劊子手馬卡洛娃。

然而,村中的帕夫洛娃因名字不同,僥倖逃過了一次次追查。

戰爭剛剛結束,她就和一個退伍兵結婚,名字改為夫姓

她一直隱居在丈夫的老家,白俄羅斯小鎮,還生了2個女兒。

由於丈夫在戰爭中得過勳章,成為小鎮的幹部,夫妻兩人還頗有名望。

然而,克格勃並沒有停止對他的追捕。

直到1978年,也就是35年之後,一個遊擊隊員路過小鎮,無意中看到了在臺上作報告的馬卡洛娃。雖然時間過去了這麼多年,但遊擊隊員還是一眼認出了他。

接到舉報後的克格勃,迅速將馬卡洛娃抓捕。

馬卡洛娃自知無法抵賴,承認犯下的罪行,但辯解是在納粹逼迫下做的「我不開槍,納粹就會殺死我」。

然而,這不能成為馬卡洛娃無情殺死800名同胞(尤其不少婦孺)的理由。

當年,法庭以叛國罪判處馬卡洛娃死刑。

馬卡洛娃被槍決時,已經57歲。


蘇聯的克格勃是世界四大諜報組織之一,之所以抓捕馬卡洛娃,主要原因還是這個女人曾經幫助納粹德國射殺了蘇聯遊擊隊員及其家人,人數達到了1500人,而且這個馬卡洛娃居然是個蘇聯人,對於一個如此殺害自己同胞的女人,克格勃當然會不惜一切代價抓捕她了。

但是說起來,瑪卡洛娃也算是比較冤枉的,當時她並不知道自己殺害的是蘇聯遊擊隊員。其實,早在二戰還沒有爆發之前,她就離開學校到了莫斯科,本來打算繼續學習或者可以找份工作,但是戰爭的爆發,她只能改變計劃,成了志願軍,上了前線。

在1941年德軍的颱風行動中,瑪卡洛娃打的維亞濟馬戰役,共有100多萬蘇聯人犧牲,另外還有50萬人被俘,當時她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死人堆裏,想要回到蘇聯軍隊,可是漫漫長路,想要找到部隊並不那麼容易,她只能在村子裡請求當地人先給她一個藏身的地方和一些食物。

在德軍佔領的洛科特,她認識了一名德國警察,這個警察為她找了一份工作,可以提供住房,還有工資,但是這份工作就是除死被捕的蘇聯遊擊隊員和大家的親屬,只不過,德國人沒有告訴她她負責對象是誰,而被處死的人也不知道殺他們的是誰,直到1943年,馬卡洛娃所在的地區被蘇聯軍隊收復,大量叛徒被絞死,但是馬卡洛娃因為和其他婦女得了性病,被德國軍官送到一個偏遠的醫院去治療去了,因此躲過一劫。

▲納粹處決犯人

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開始追查那些曾經幫助納粹殺害蘇聯的叛徒,馬卡洛娃的名字赫然其中,但是人們並不知道她的具體情況,只知道她的出生日期以及曾經居住在莫斯科,其他的情況一概不知,但是克格勃卻並不認為她失蹤了,所以她的檔案被保留了下來,她之所以一直沒有被查到,是因為她的名字被她的老師給寫錯了,因此一直沒有排查到她,直到1976年,馬卡洛娃的一個親戚在辦理去國外的旅行簽證時寫下所有近親的名字,所有的人都姓帕夫諾娃,只有她姓馬卡洛娃。

原來在戰爭結束之後,她在軍事醫院認識了一名退伍軍人,兩人結婚之後她改成了夫姓,得知這個情況,克格勃立刻帶上倖存者和當事人來到馬卡洛娃居住的地方進行指認,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指認他就是當年幫助納粹屠殺遊擊隊員的劊子手,馬卡洛娃被立即逮捕,她自己也承認了曾經為納粹服務的事實。

但是,被逮捕後的,馬卡洛娃看上去就像沒事一樣,她並不認為自己是犯了罪,她認為,自己是為了活命才殺的人,雖然他記得每一次執行的死刑,但是卻絲毫沒有感到愧疚,但是卻絲毫沒有感到確實像法院提出向年以下的緩刑,並表示可以,離開當地,到其他的地方開始新生活,不過,法院拒絕了她的要求,最後判處她死刑,1978年8月11號,馬卡洛娃被處決。

對於這樣一個屠殺自己同胞,並以保命為由請求從輕發落,沒有意識到自己罪孽的女人,克格勃歷經三十年才把她繩之於法雖然有點晚了,但是正義沒有缺席,為克格勃這種精神點個贊。

(本文由琅琊利劍原創,禁止侵權)


二戰結束後,蘇聯克格勃一直不遺餘力的抓捕曾經幫助過法西斯的罪犯,縱使有些人化名後逃到國外,也難逃被殺或被捕的命運,對於這些人來說,這是他們應得的報應,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1987年夏,克格勃特工抓到一個女人,這個女人身材臃腫,滿臉橫肉,經過審訊,她交待了自己的罪行。這個女人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女魔頭」 安東尼娜?馬卡洛娃(Antonina Makarova)。在二戰期間,她親手處死了1500多名蘇聯人。身為一個俄國人的她,為何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同胞?這事還要從1941年說起。

1941年秋,德軍在不宣而戰的情況下發動了「颱風行動」,以閃電戰方式迅速進入莫斯科境內。此時的馬卡洛娃是一名蘇聯女兵,在維亞濟馬戰役中,她和自己的戰友們負責阻擊任務。但很可惜,蘇軍不是德軍對手,這場戰役中,蘇聯士兵死亡不計其數,另有50萬人被俘。馬卡洛娃所在的連隊遭到炮擊,她被炮彈震暈,等到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了死人堆裏,她的戰友全部報銷了,只有她活了下來。

儘管死中得活,但過度的恐懼使得她不願再回隊伍。她脫掉軍裝,化妝成民婦一路乞討到了被德軍佔領的洛科特,在這裡她認識了一個德國人,這個德國人答應給她找份工作,不但有報酬還提供住宿。她當即答應下來,然後跟著前往工作地點。她並不知道,這個「好心」的德國人其實是專門負責處決蘇聯遊擊隊及其家屬的德軍祕密警察成員。而馬卡洛娃從此後就成了他的殺人工具。當然,最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告訴馬卡洛娃被處決者的身份,而馬卡洛娃也不過問。每次執行任務前,她都會得到一頓豐盛的美食和一瓶伏特加烈酒,為了讓自己開槍殺人時不那麼恐懼,她每次都會事先喝的伶仃大醉,酒精使得她興奮並克服恐懼。就這樣,她越發的依賴酒精。

殺的人多了,也就不再有任何恐懼感和內疚感,馬卡洛娃在執行任務前,如果看到對方的衣服比較時髦,會命令對方脫下來,她會將其佔為己有。

在「工作」結束後,馬卡洛娃常常會打扮一番,穿上從被處決者那裡得到的漂亮衣服出入德國人的俱樂部,她在這裡和德國軍官跳舞,並且可以和任何德國人發生關係。黎明時分,她還經常來到監獄,近距離凝視那些即將被處死的人。有時候,她會編點謊言,試圖從這些人身上得到一點有利情報,以此跟德國人換好處。在她處決的人中,除了遊擊隊員外,還有大量遊擊隊員的家屬,包括婦女、老人和十幾歲的孩子。據保守估計,馬卡洛娃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一共處死約1500多蘇聯人,她最喜歡使用的武器是機槍,因此得名「機關槍女殺手」。在後來的審判中,她說自己並不感到任何愧疚,她認為自己之所以那樣做,只不過是為了好好完成工作而已。

1943年夏,蘇軍攻克並收復了馬卡洛娃所在的布良斯克地區,絞死那些為納粹德國工作的叛徒,不過蘇軍並沒有找到馬卡洛娃。原來她因為頻繁和德國人約會而患上性病,而後被德國軍官送到一個偏遠的醫院治病去了。這使得她機緣巧合地逃過一劫。

但是,蘇聯克格勃特工卻沒有放過她,在此後的數十年中,他們一直不遺餘力的找尋馬卡洛娃,先後有近300名婦女被列為懷疑對象,但很遺憾,這些人當中沒有真正的馬卡洛娃。因為檔案中的姓氏錯誤,克格勃無法找到她。事實上她的真名叫帕夫諾娃,檔案中錯誤的將她的名字寫成馬卡洛娃,因此克格勃憑藉原始的身份檔案根本找不到她。(下圖為馬卡洛娃真人照)

不過老天終沒有饒恕這個歹毒的女人,克格勃最終還是通過一些蛛絲馬跡找到了她。當時已經55歲的她不再叫馬卡洛娃,而是隨了夫家姓改為金斯伯格,成為白俄羅斯小鎮利普的一個普通婦女。直到克格勃登門之時,她的丈夫才知道跟自己共枕多年的妻子竟然是雙手沾滿同胞鮮血的女魔頭。

起初她堅決不承認自己是馬卡洛娃,但三名倖存的當事人指認了她,證實其就是當年的馬卡洛娃。事已至此,再如何狡辯也無濟於事,於是她交待了自己曾經做過的孽。

在監獄中,她看上去就像沒事一樣,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曾經犯了罪。她告訴調查人員,她依然記得每一次執行的死刑,但絲毫不感到愧疚。據她說,她殺人是為了活命,那是她的工作。

在接受審判時,安東尼娜向法官提出要求,希望法官判她3年以下的緩刑,她願意離開小鎮,到另外的地方隱居。法官當即拒絕了她的無理要求,並堅定地判處她死刑,只有這樣纔可以讓那些遇害者的靈魂得到安息。1978年8月11日,馬卡洛娃被處決,她罪惡的一生終於畫上了句號!


二戰以後,蘇聯克格勃仍然沒有放棄追查那些在二戰中曾為希特勒賣命的蘇聯籍罪犯,而馬卡洛娃即是其中的一員。

馬卡洛娃全名安東妮娜·馬卡洛娃,出生於蘇聯一處不知名的小山村,是家裡的老大。二戰爆發時,安東妮娜剛剛中學畢業,正在莫斯科找工作。安東妮娜從小有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機槍手,所以她志願參軍,奔赴前線。面對強大的希特勒軍隊,蘇聯不敵,死傷慘重。安東妮娜僥倖逃生後,因為害怕就離開蘇聯軍隊,開始在各地流浪。因為沒有食物供應,有天夜裡安東妮娜直接就暈倒了。這時正好有一名法西斯警察路過,就救了安東妮娜一命,並幫助安東妮娜成功圓夢——雖然是法西斯的機槍手。

然而安東妮娜並不是戰場上的機槍手,她只是負責槍決被德軍關押在布良斯科集中營中的所謂犯人。這些犯人主要以蘇聯遊擊隊員為主。安東妮娜第一次槍決自己的同胞時,由於喝多了酒,所以並沒有感到絲毫害怕,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槍決蘇聯同胞。等到酒醒後,安東妮娜雖然一時感到一陣驚慌,但隨後便產生了將錯就錯的想法。

1943年夏天,蘇軍開始解放布良斯科地區,一時之間很多叛徒都被蘇聯士兵處死,而安東妮娜卻因為染上性病被德軍士兵轉移到別處治療,最終安東妮娜因禍得福,得以逃過一劫。根據蘇軍對已死蘇聯遊擊隊員遺骸的勘察,安東妮娜在此期間最少槍決了1500名蘇聯同胞,殺孽不可謂不重。鑒於安東妮娜的罪孽深重,直到戰後蘇聯方面都一直不曾放棄過對她的追殺。

蘇聯克格勃接手安東妮娜案件後,馬上在全國範圍內找到了250位名安東妮娜·馬卡洛娃的女人,對其進行一一排查。調查結果顯示,250位被調查對象中沒有一個全部符合條件的人。甚至讓人尷尬的是,克格勃最後才發現安東妮娜只是個假名。這更加激發了克格勃對安東妮娜真人的好奇。

1976年,克格勃終於成功抓獲了安東妮娜本人。經過克格勃的一番審查,才得知安東妮娜這些年在幹什麼。當年僥倖逃脫蘇軍的追殺後,安東妮娜一路流浪至白俄羅斯列別爾城,並於1945年與一名當地男子結婚。婚後,安東妮娜跟隨丈夫維克託·金斯堡改姓為安東妮娜·金斯堡,並生下兩個女兒。由於丈夫維克託是二戰老兵,所以夫妻二人頗受當地人尊重。安東妮娜本以為可以忘卻往事,就這樣平靜地終老,不想最後還是被強大的克格勃發現了蹤跡。

被關到拘留所後,安東妮娜彷彿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曾經罪孽深重,絲毫不準備隱瞞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她的解釋是自己沒有選擇,為了活命只能那樣做。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安東妮娜還天真地期望著蘇聯當局只判自己3年以下的緩刑。但這是安東妮娜的一廂情願,槍決同胞1500人的罪孽足以讓蘇聯法院對她判處死刑。

果不其然,逍遙法外30年的安東妮娜最終於1978年8月11日被槍決,而這也是蘇聯方面第一次對女罪犯實行槍決。


據悉,這位馬卡洛娃曾親手殺死了超過1500名蘇聯人。

馬卡洛娃全名安東尼娜·馬卡洛娃,二戰時期,她曾作為一名光榮的志願兵前往前線。但在維亞濟馬戰役中,蘇軍慘敗,馬卡洛娃身陷洛科特,當時,那裡屬於敵佔區。

在洛科特,走投無路的馬卡洛娃碰到了一位德國警察,對方承諾為其找一份工作,以為碰上貴人的馬卡洛娃十分高興。但很快她便發現這份工作的性質-殺人。而且對象是蘇聯遊擊隊員及他們的家屬,其中包括老人、婦女還有孩童。

在整個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大約有570萬蘇聯士兵被德國人俘虜,而戰後只有不到200萬人回到蘇聯,其餘被俘蘇聯士兵不是死於戰俘營,就是投靠了德國人。其中最有名的一位莫過於蘇聯紅軍中將弗拉索夫,這位蘇聯英雄在被俘後迅速變節,召集蘇軍俘虜組建所謂的「俄羅斯解放軍」,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國家。

但當戰場上攻防之勢轉變後,蘇聯紅軍開始逐步收復被敵人佔領的地區,而那些在敵佔區為納粹服務的叛徒也受到了清算。

1943年夏,蘇聯軍隊解放了洛科特地區,但卻沒能將馬卡洛娃抓捕歸案,因為她生病了。由於生活作風問題,她得了性病。在洛科特被收復前,被她的德國情人送到後方醫院治療。

自此至二戰結束,馬卡洛娃都沒有再顯露過蹤跡。克格勃對她的資料知之甚少,除了知道她叫安東尼娜·馬卡洛娃外,其他一無所知。但蘇聯人從未放棄過對她的追捕。

戰後,克格勃開始調查國內名字為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婦女,但經過仔細調查後均被排除。

其實馬卡洛娃並不是她真實的姓,她真正的姓氏是帕夫諾娃,因為小時候一個錯誤,名字被記成了馬卡洛娃。但克格勃知道這個消息時已經過去了三十年。

有了新線索,克格勃加大了對馬卡洛娃的追蹤。

實際上,馬卡洛娃一直都在蘇聯境內。戰爭結束後,她和一個名叫維克多·金斯伯格的蘇聯人結婚並改了夫姓。令人震驚的是:馬卡洛娃曾是一名劊子手,金斯伯格卻是一名退伍軍人。

當克格勃找到馬卡洛娃時,她對自己曾為納粹服務的事實毫不避諱,但她並未感到愧疚,她表示自己只是想要活下去。

被捕後,馬卡洛娃向法庭自述,希望為自己減刑,但法庭最終判其叛國罪成立,後被處以死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