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怠心客

封面:《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冈田你来当监督不就好了嘛。

——长井龙雪

你要是什么时候当上监督了的话,我可以给你帮忙。

——筱原俊哉我想我是曾经对她说过「你哪天自己当次监督怎么样」的人之一。 ——佐藤卓哉

在日本动画界,冈田麿里并不是第一个编剧出身的监督。但或许很少有哪位编剧,会像她这样,被如此之多的演出家提议尝试监督。虽然这不一定全都是善意的建议,也可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怂恿,甚至带著恶意的讽刺。但不管怎么说,对冈田麿里来说,自己当监督,似乎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已经反复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选项。

大概正是因此,当 P.A.WORKS 社长堀川宪司说出「有朝一日想看看暴露出冈田老师的 100% 的作品」之后,冈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由自己来当监督。

动画制作是集体工作的世界。这是它令冈田决定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魅力所在,也是令冈田受限的枷锁。作为编剧从事动画创作 20 年的她,从来都把监督的喜好和制片人的决定置于自己的表达欲之上。她从不曾想像过,能用什么人的「100%」做出一部动画来。

甚至,就在推进《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以下简称「朝花夕誓」)之初,还没有决定由冈田自己担任监督的时候,她曾经与一位本作监督候选人开会。对方提出了对企划的修改意见,冈田也当场表示了同意。

就在这时,一同参会的堀川社长问了一句:「这样可以吗?」

冈田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明明是她出于「想看你的 100%」的委托创作出的故事,可是当监督提出意见的时候,她就会轻易地让步。她归根结底是一名编剧,给出监督和制片人想要的东西的职业本能已经深入骨髓,就算想要放飞自我,也无法跨出这个框架。

她开始思考,自己的 100%,到底是什么?

于是,在写出第一版剧本之后,冈田鼓起了勇气,约堀川社长在居酒屋里开会。她一边用发抖的双手给刺身倒著酱油,却把酱油洒得满桌都是,一边提出:

「请让我来当监督。」


为了做出一部「暴露自己的 100%」的作品,冈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创作。

在参与原创动画的时候,她经常偏爱「时间」和「职责」等主题。她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外表不会改变,就会微妙地无法胜任原本应该肩负的职责,与改变了的人的关系也会发生偏差。这就是作品中长寿种族伊奥尔夫诞生的理由之一。

在此前创作《风平浪静的明天》的时候,她原本想写的是仍然是初中生的向井户爱花,自 15 年的沉睡中醒来,与已经长大成人的木原纺相爱的故事。可是得知《福音战士》新剧场版讲述的是 14 年后的世界,她担忧撞梗,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剧情。到了《朝花夕誓》里,她可以重新挑战年龄差带来的职责变化。

另外,冈田还喜欢写有所欠缺的人的故事。当自己作为编剧参与作品的时候,如果不把人物的缺陷写得简单易懂,就无法在监督和制片人等片组成员中形成一致的意象。但这一次,因为自己始终在片场,她就认为,就算缺陷比较复杂,也可以描写出角色所欠缺的东西、所渴求的东西、对对方要求的职责、对对方而言自己的职责。

以玛琪娅为例,她要求的对象是埃里亚尔。她害怕孤单,坚信只要自己是埃里亚尔的母亲就可以一直和他在一起。在玛琪娅眼里,各种关系当中,最强韧的是母子关系。所以她想要成为母亲。

玛琪娅是长寿的种族,生活的时间流速与人类不同。冈田认为,通过这样的设定,就可以强调人物的缺陷和职责,自己想写的故事也可以触及到更深一点的地方。

所以,作品虽然描写了母子关系,但这个主题其实是后加上去的。冈田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写母子关系,而是想要描写非常强韧的人际关系、外表年龄逐渐拉开距离的男女、为了能够维持自我而渴求与他人相连的人的故事。而她认为,男性对母亲的感情会非常强韧,反过来,母亲对孩子也是如此。

有人说,母亲生来就具有母性。可是冈田的身边,有许多母亲却并非如此。她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感到非常苦恼。冈田认为,这些身为母亲没有自信的女性的苦恼,也是普遍存在的。

玛琪娅自己没有母亲。她好比是在努力成为一种「奇幻动物」,靠著自己想像出的母亲形象摸索,却不断碰壁。在最终宣言自己没能成为母亲之后,她却明白了答案。她和蕾莉亚一样,由于过于执著于成为自己理想中的自己,所以反而会不顺利。

冈田之前也写过亲子主题的故事,并将自己对母亲的心境与作品中的角色相重合。而在《朝花夕誓》里,她站在了母亲的角度,从另一个立场讲述这个主题。如此偏爱母子主题,这并不是因为她受到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束缚挣脱不开;而是她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会思考「为什么这个角色会变成这样的人物」,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认为「不描写他母亲就无法充分塑造出这个人物」,所以最终难免会牵扯到母子关系上。

《朝花夕誓》的核心,始终是孤独的人们的故事,因此剧中几乎没有恋爱描写。虽然有生子、养儿,却没有在那之前的恋爱、结婚。埃里亚尔也不明白,自己对玛琪娅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冈田认为,这和自己作品《真实之泪》中真一郎和乃绘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朝花夕誓》采取奇幻背景,一方面是因为冈田那一代人对奇幻有所偏爱,一方面是为了描写前述的时间主题;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冈田认为,在奇幻世界里,可以不做夸张化,写出更加真实的感情。

她举了一个例子:写校园题材的时候,高中生的文化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可是她认为,绝大多数观众看的,都是自己不曾在现实中经历过的开心的文化祭。这一类内容,虽然是贴近自己身边的题材,却是自己没有体验过的理想的形式。所以她想要反其道而行,在奇幻世界描写接近现实的情感。

冈田自己看漫画和动画的时候,经常被作中场景打动。写出打动观众感情的故事,也一直是她的一个主题。她希望写出「不会仅仅是一个故事的故事」,多少和现实有交界之处的故事。

可是,《朝花夕誓》主打的亲情和奇幻等主题,在当今的动画界,很难拉到投资。所以,项目从开始策划到正式著手制作,中间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即使在立项之后,预算也称不上充足。甚至电影的片头和片尾都请不起专门的剪辑师,是 P.A.WORKS 制作主任橘内谅太自己做出来的。

不仅仅经费有限,自冈田以下的制作团队,都缺少制作奇幻动画的经验。再加上冈田又是首次担任监督,在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制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称不上顺利。

好不容易制作走上了正轨,又开始了宣传会议。负责宣传的人员纷纷面露苦色:「如果主打奇幻,就不好做宣传了」「不要强调亲子关系」。虽然宣传团队是为了让电影走近更多观众,才提出这样的意见,可是制作团队每当听到这些意见,都会感到沮丧。

然而,到了最后,正是这些艰难险阻,成为了制作团队的能量,鼓舞他们在种种恶劣环境之下,打造出了这样一部精美细腻的作品。

冈田自己被分配了一个工位,在 P.A.WORKS 办公,从而切身感受到了各工种制作人员的心境变化。动画制作耗时漫长,虽然人人都在全力以赴,情绪却也会有起伏。特别是电影不像 TV 动画,能够在制作过程中就看到观众的反应,所以很难长期保持较高的热情。冈田感受到,制作现场就像是一个生物一样,有自己的呼吸的脉搏。虽然她常常把「动画是集体工作」放在心头,但这一次经历让她感到自己终于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作为一名编剧,当冈田看到自己写出的剧本变成完成的影像时,时而会感到意外:「原来这句台词,搭配的是这样的演技。」只因为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者是声优的表演,台词的印象就会截然不同。这种不同虽然经常会超出冈田的想像,却也不时会让冈田产生疑问。

但是,作为编剧,她想要接受所有的分镜和片场交上来的东西。因为那都是得到了监督批准的。剧本如果得不到监督的接受和批准,就无法成为决定稿。可是编剧无法判断监督接受自己剧本的理由,冈田也认为自己不可以去判断。所以,就算台词和表情会有所变动,冈田也只会认为,监督是从剧本里看到了这样的完成图。

换言之,成为了决定稿的剧本,是监督的东西,是只存在于监督心里的东西。监督觉得好的剧本,在监督自己的脑海里是用这样的表情说出了这样的台词,用这样的印象构造出了这样的场景。

在此之上,作为编剧,冈田能做的,就是在剧本里尽可能明确提示出自己的意图,使得监督没有误解的空间。这样一来,就算出现了变动,冈田也能接受:「是我写出来的东西不行。」所以,不管分镜做出了什么样的修改,她都不会有太多抗拒。

如构成《朝花夕誓》基调的哀愁,是从个人的思考方法中产生的、非常暧昧的感情。它不像悲伤和焦躁之类强烈的感情,和从这种感情中产生的台词,人人都能够产生同感,就算没有相同的感情,也能接受人物的心境。

可这一次在《朝花夕誓》里,冈田担任的是监督。立场不同,她便认为,自己可以表现出平时不敢表现的情感:哀怨,愁闷,不能释怀……

所以,《朝花夕誓》里,很少有冈田招牌式的惊人台词。如预告片里选取的,都是「懦夫」「骗子」「忘了我」之类司空寻常的字眼。可是这些字眼,根据其安排的情景、状况、人物的说法、表情等,就具备了超越文本以上的感染力。


在表达非常私密的心境的同时,冈田也有意寻找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部分,希望做出「不管怎么解读都是正确答案」的感觉。如作中蕾莉亚这样的角色,冈田便认为,自己作为单纯的编剧是写不出来的。蕾莉亚的言行费解,特别是最后一幕,在制作团队中都引发了猛烈的讨论。制作组还阻拦冈田,不让她说出自己的回答。

这样的做法,在 TV 动画里是很难实现的。TV 动画必须给出明确的正确答案和人物动机,以保证能够代入感情。那并不是为了观众,而是因为动画是在集体制作中做出来的,所以必须保证制作团队共有一个共通的间接。

而如今冈田自己担任监督,便认为自己可以做得和以前不同了。她通过自己参与频繁的会议、反复给出重修要求,将人物难以理解的内心变化和台词传达给了制作组。

堀川社长告诉冈田,既然她要当监督,那就算平常监督不会露面的环节,她也还是要参加一下。有一次,深夜 1 时,冈田在别的片场开会结束之后,要搭乘制作进行的车去 P.A.WORKS。那一部作品的监督就告诉冈田:「这个工种不需要监督检查的,你被骗啦。」

光一个作画会议,因为《朝花夕誓》有很多只参加了 Lay-Out 的人,再加上不同制作人员加入片场的时间点也不一样,所以有的时候,一个镜头要开 7 次会。

但是,对冈田自己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她发现,很多作画根本就不怎么读剧本,而是去读分镜。这样一来,她写出的剧本,首先必须要传达给演出家、在此基础上还得传达给作画。

另外,在此之前,她作为编剧,更注重作画中的表情演技,因为这和台词有直接联系。但是这次担任了监督之后,她深刻地理解了作画们重视动作的真实性的理由。如果人物的动作作为生物自然,就可以让观众一下子沉浸到作品世界中去。

这一次,冈田还自己参与了分镜。她感受到,剧本写起来好写的地方,和分镜画起来好画的地方,也是不一样的。虽然起点都是感情的爆发,但是分镜比起台词,更重要的是动作。她曾经认为剧本里的舞台描写写得太多是不尊重演出家,但如今,她认为还是得用自己的方式向演出家指明方向。


在《朝花夕誓》里,冈田还处处灌注了她对制作公司 P.A.WORKS 的爱。如「能飞」「不能飞」一段对白,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她首次与 P.A.WORKS 合作的《真实之泪》。在其他地方,她也加入了大量的自己心中「P.A. 式的东西」,想要做出一部整体上符合自己心目中「P.A. 式的作品」。

冈田对 P.A.WORKS 一直以来真挚细腻的制作心怀感激,喜爱以堀川社长为首的 P.A.WORKS 独有的精神和作品的气质。她在《朝花夕誓》里想要做出的,是「我的 P.A. 100%」。

可是,宣传却要借助她与别家动画制作公司合作的作品的名号——「『那花』『心叫』的冈田麿里鼎力之作」云云。同意这种宣传词的堀川社长,想来内心十分复杂。对参与了《朝花夕誓》制作的、以筱原俊哉监督为首的《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制作团队,冈田也感到非常愧疚。所以,她痛下决心要做好这部电影,让以后的作品可以打出「『朝花夕誓』的冈田麿里」的旗号。


【参考资料】

  • Anime Style 013
  • ユリイカ2018年3月临时増刊号 総特集=冈田麿里
  • 佐藤卓哉(Takuya Sato) (@tak_tea3) | Twitter(https://twitter.com/tak_tea3)
  • 冈田麿里:醤油まき散らしながら监督志愿? ド紧张エピソードを暴露される(https://mantan-web.jp/article/20180213dog00m200030000c.html)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原文地址:朝花夕誓,是一个「孤独者们的故事」 - Anitama - 讲道理的动漫媒体

官方网站:Anitama - 讲道理的动漫媒体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