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金國的軍隊佔領了宋朝的首都開封,以文藝範著稱的宋徽宗和他的兒子宋欽宗被押往北方的苦寒之地。其實他們父子有這樣的下場也實屬咎由自取,因為就在之前的一年時間裡,他們父子考慮的不是如何保衛國家,而是如何除掉對方。在北宋王朝滅亡的前一年,宋徽宗和宋欽宗上演了一出出滑稽的鬧劇。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平常時期,還有迴旋的餘地。但是在那兵臨城下的時刻,這樣的行為無異於找死。

一、金軍南下之後,無論是太上皇還是皇帝都想逃跑

1126年,金國以宋朝背約為由,出動大軍南下。當時金國軍隊的戰鬥力確實強悍,河北地區的宋軍久不上陣,完全不是金軍的對手。宋朝的一個文官對金軍的的形容是:「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宋徽宗在聽到這樣的報告之後,嚇得魂不附體。他命令太子趙桓監國,而自己準備逃往南方。但是其他官員認為任命太子監國,不如直接傳位於太子。宋徽宗在情急之下,答應了官員們的要求。最扯的是趙桓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自己的太子當得好好的。突然間幾個太監就把他帶走了,把皇帝的袞服穿在了他的身上。就這樣,趙桓在哭哭啼啼的情況下登基了,當時金軍即將兵臨城下。而宋徽宗早就一溜煙跑了,趙桓成了替罪羊。

宋欽宗趙桓登基之後, 所面對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打退金軍。宋朝的文官們太扯了,一幫文官們建議趙桓逃往關中。理由是那裡有戰鬥力強悍的西北軍團,而且關中易守難攻。問題是金軍已經快到了,這個時候根本就跑不過快速推進的騎兵軍團。緊接著,趙桓的皇后帶著兒子也逃出了開封。趙桓在這一刺激下,也準備逃跑。幸虧李綱一再的勸諫,在把宋欽宗留在了開封。李綱也確實有能力,他在很短的時間裡部署了比較完備的城防。金國人善於野戰,並不善於攻城,尤其是開封這樣的首都難度係數更大。金軍的幾次攻城都被宋軍擊退,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金國士兵開始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在各方面的作用下,金國皇帝命令軍隊撤軍。

二、父子皇帝在開封城裡,開始了內鬥

已經逃往南方的宋徽宗在聽說金軍撤走了以後,也帶著自己的領導班子回到了開封。很明顯,當初讓出皇位是迫不得已,現在他希望奪回皇位。請注意,在中國的歷史中,皇帝是國家的統治者,太上皇的統治是沒有合法性的。但是剛剛回到開封,宋徽宗就被自己的兒子軟禁在了宮裡。在擊退金軍之後,趙桓已經不想再把皇位吐出來了。沒過多久,宋徽宗的生日到了。雖然趙桓心裡有多麼的不情願,但那畢竟是自己的父親。趙桓前往後宮為父親祝壽,在宴席上,宋徽宗端著一杯酒給趙桓。父親給兒子端的酒,按理說無論如何也得喝。但是趙桓擔心這酒裏有毒,說什麼就是不喝。在這一次時間中,趙桓深深的傷透了宋徽宗的心。

金國的撤退只是暫時的,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這一點宋朝方面是明白的。宋徽宗給趙桓商量,宋徽宗的意思是我們爺倆不能都在開封,萬一開封城破,祖宗留下來的江山就完了。因此宋徽宗希望趙桓能夠放他去西京洛陽,這樣一來,還可以有一個備胎。並且自己可以在洛陽招募軍隊,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增援開封。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宋徽宗的見解是正確的。但是趙桓卻擔心自己的老爹是要跑到洛陽另立中央,趙桓拒絕了宋徽宗的建議。就這樣,這父子二人一直留在開封城,而且幾乎沒有任何的戰備。果不其然,就在這年冬天,金軍再次南下,而且出動的軍隊也更多。

三、宋徽宗保留了最基本的父愛

面對金軍兵臨城下的態勢,宋欽宗相信了一個道士的鬼話,要擺什麼六丁六甲陣。結果陣型沒有成功,開封的城門卻被金軍佔領了。宋欽宗趙桓前往金軍大營談判。但被金國人扣押。到了這個時候,宋徽宗就成了開封城內唯一說話好使的人。狡猾的金國人不斷的使陰招,金國人宣稱可以由宋徽宗換回宋欽宗。這很明顯就是金國人的把戲,宋朝大臣張叔夜跪諫宋徽宗不要前往金軍大營。一旦你們父子全去了,大宋朝就真的完了。但是這個時候,那最後一點父愛沖昏了宋徽宗的頭腦。他認為只要自己去就可以換回兒子,他還真的去了。結果當然是有去無回,開封城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局面。再然後,金國人把宋朝的皇帝、後宮、貴族、大臣等2000多人全部押回了北方。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