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優美的文字講述人生,用悅目的圖片洗滌靈魂

來源:大博覽(ID:blzg99)

早就提醒你不要瞎折騰(旁白:博覽君設計)

7月25日,美國國務卿克里明確表態:美國對菲律賓單方面提出仲裁案的內容不持立場,明確支持菲律賓跟中國恢復對話,通過雙邊對話協商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很顯然,這和之前要中國接受仲裁的態度完全不同了。可以說就是這層意思——美國向中國妥協,南海仲裁認輸!

博覽君不由得要追問:不持立場是啥意思?你搞出事來。。。到處敲詐附庸國追隨你的意願,坑害我們中國利益,甚至派軍艦來耀武揚威,這叫做不持立場?!是你的立場站不住腳吧?你的不持立場就是持立場,損害我們中國利益立場!可笑,可恥!地球都快被你毀滅了!

早前,美國上下一致要求中國接受仲裁,在南海仲裁問題上做出讓步,並派兩艘航母和多艘軍艦到南海向中國施壓。然而,最終的結果是,中國強力頂了上去,美國未能迫使中國低頭。

不好意思,又贏一局

那麼,中國到底對美國使了哪些絕招迫使美國幾年的策劃功虧一簣向中國妥協?美國與中國緩和關係又是出於什麼考慮?美國會因此調整在南海的策略嗎?下一步美國會在哪個方向出招呢?

哥們,咱就慫了吧!

美國對華妥協,根本原因有五:

一、美外交戰失利。

美本來想借仲裁對中國實施外交戰,想孤立中國。這個算盤在剛開始策劃「仲裁鬧劇」時或許還有希望,但經過過去三年中國的運作,美國就徹底沒希望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實際上是讓世界上很多國家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希望,中國外交在過去三年是縱橫捭闔,得分很多。想想看,亞投行美國做了那麼多盟友的工作,卻只有日本響應沒有加入,可見美國外交的失敗。

由於在南海問題上美日菲的確不佔理,加上任何國家都不喜歡這種非法仲裁他國領土的事,再考慮到中國給他們未來經濟發展製造的預期,他們怎麼可能支持美國呢?最終,支持中國的國家超過90個,支持美國的國家主要就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G7雖然發表聲明但在仲裁結果出來後都沒有表態。

由此可以看出,這次美國的外交戰徹底失利,本想孤立中國,最後卻被中國孤立了。

都怪旁邊這個傢伙辦事不力!

我去,又胡說,這事真不賴我!

二、美輿論戰失利。

在這次仲裁的輿論戰中,美國也是以失利告終。中國最初只是說不參與、不接受,並未進行特別宏大的輿論戰,但在仲裁結果出來前後,中國開始發力,官方、民間進行有理有據的揭批,甚至在西方媒體內部也進行了強有力的輿論戰。最終,美國並未達到在國際輿論上圍攻中國的目的,這一點我們看看央視記者王冠在美國電視臺精彩反駁美國專家的視頻即可知我們這次輿論戰也打贏了。

輿論戰都能失利,真該把你們拉出去都砍了!

三、美軍事施壓未奏效。

在南海仲裁結果出來前的大半年,美軍赤膊上陣,一會闖南沙,一會闖西沙,在仲裁結果出來前更是派了兩艘航母和多艘軍艦「常駐」南海向中國施壓。結果中國來得猛,除了一系列正常對美軍到來的應對之外,在仲裁結果出來前三大艦隊、四位上將在西沙搞聯合軍演,並準備在7月12日當天和美軍「硬碰硬」。

結果,中國硬了,美國軟了,原來號稱要闖南沙島礁12海里最終沒敢實施,其海軍作戰部長立刻訪華,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給他扔出了五個「絕不」。看中國如此強硬,美國如果繼續激化態度,那中美矛盾就可能激化,美國不想激化矛盾,於是關係緩和一下也就順理成章了。其實,奧巴馬任期還有半年,實際上已經是看守政府,3年前都不敢打擊敘利亞的奧巴馬,不可能敢在軍事上對中國冒險。

我告訴你們,航母進了南海就是活靶子,10艘都沒用,你還別不信。

四、菲律賓換了總統。

對於美日來說,很不利的地方在於,就在仲裁結果出來前不到半個月,菲律賓總統換人了,新總統杜特爾特又沒有繼承前任阿基諾的政策,結果仲裁結果雖然出來了,菲律賓一直不太配合美日。菲律賓都不太配合了,這事操作起來就不太好辦了。

你美國有錢嗎?沒錢閑扯什麼?3000萬美元仲裁費報銷先!

五、東盟不支持。

別進了美帝的圈套,中國東盟一家親槓槓的

在東盟國家中,並非所有國家都不支持,新加坡就支持,越南、印尼、馬來西亞這些國家都是在觀望,但柬埔寨強力反對,最終迫使東盟未能抱團在南海對付中國。東盟不支持,美國的勁也就不足了。

由上述五個原因作用,美國也就到了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了。如果美國非要強行繼續推進,那麼不但會嚴重傷害中美關係,最終的效果和結果可能也會不盡如美國的意。所以,最終美國迫於壓力妥協了。

當然,美國與中國妥協不僅僅是因為博弈局面不利於美國,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國擔心影響中美關係後影響雙方的經濟合作。針對這一點,王毅外長在和克里會談時強調了雙方的共識:中美要共同努力,爭取在奧巴馬政府剩餘的任期中,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惠及兩國人民的成果,把一個更加穩定、良好的中美關係轉到下一任美國政府手中。毫無疑問,美國已經進入看守政府狀態,已經玩不起了,所以不得不和中國在劍拔弩張到一定程度後緩和關係。

那麼,美國的南海政策會不會變呢?對此,我們的看法是,美國在南海的政策不會變,也不可能變。原因也很簡單,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不會變,奧巴馬會把這一戰略傳遞到下一任總統。如果下任總統是希拉里,政策可能變化不會很大;如果換成特朗普,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只是在仲裁這件事上暫時妥協了(未來式否再拿出來說事另說,美國人時常出爾反爾,但這都無礙大局),在南海遏制中國的戰略並未妥協。所以,本質上說,只是說仲裁案美國「認輸」了,並非南海較量美國認輸了。事實上,美國不但不會認輸,未來還會變本加厲。

不過,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下一步美國針對中國恐怕要不止於南海了,在東海之後美國開始在南海針對中國,而在南海一輪激烈較量之後,美國很可能接下來會轉向臺海。

根據最近蔡英文接受華盛頓郵報的專訪的表態,蔡政府已經明確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這實際上是向美國納下了投名狀,這也意味著美國打臺灣牌的時機正在成熟。

所以,接下來美國將會在南海騷擾中國的同時,醞釀和準備臺海問題的發酵。可能過不了多久,臺海問題就會快速發酵。對此,我們需要保持高度警惕,要像防賊一樣防美國、日本和臺灣蔡英文政府的勾結,既準備好打狼,也要準備揍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