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許文貞╱臺北報導】

曾獲國家文藝獎、擅長描繪寫軍中基層故事的作家張拓蕪,昨(29)日清晨在家中辭世。《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28日她和林立青、璞月等作家才剛約張拓蕪喫飯,為他慶生,說好8月農曆生日時再見,「張拓蕪精神看起來很好,臨走前卻不知為何突然很難過,哭得很傷心,沒想到就聽聞他過世的消息。」

張拓蕪寫詩也寫散文,代表作《代馬輸卒手記》忠實呈現大時代中小民的心聲,寫出當時從軍實況,為當時隨國民政府來臺的大兵們留下紀錄,《我家有個渾小子》更呈現出老兵面對大陸安徽家鄉人事已非,黯然回臺後繼續生活的心境。

作家三毛曾說,張拓蕪的作品是小人物對生命真誠坦白的描述,「他的文章裡,沒有怨恨,沒有偏激,有的只是老老實實、溫柔敦厚的平靜和安詳。他用筆記下了那整個時代的見證。他筆下的生活,是一個從來沒有人寫出來過的世界。」

封德屏表示,張拓蕪個性直率,散文中誠實描寫底層的人事物,「無論如何,軍中文學為臺灣都留下了一個世代的記憶,也影響了臺灣的文學發展和過程。」

張拓蕪1928年生於大陸安徽,15歲逃家從軍,1949年後隨國民政府來臺,46歲時因中風退伍,左側身體無法行動自如,在朋友鼓勵下開始寫作,以《代馬輸卒手記》系列描述軍中生活。

作家愛亞是張拓蕪的多年老友,「張拓蕪出門不方便,卻能單手燒得一手好菜,菜都切得整整齊齊,文壇朋友聚會後來都在他家喫飯,還有人是從早餐喫到晚餐。他燒菜都不要人幫忙,最後我們說好,他燒菜,我和三毛幫他洗碗。每次聚會都10幾20人,很熱鬧,是文學圈的大會串。張拓蕪的私房牛肉麵更是詩人周夢蝶的最愛。」

作家林立青表示,張拓蕪用文學補足了軍隊歷史紀錄不到的細節,「像是當兵怎麼抽壯丁、軍人如何去嫖妓,這些文章放到現代來看,也有如無比精采的爆料文章。他不帶批判,誠實的描述他看到的底層庶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