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许文贞╱台北报导】

曾获国家文艺奖、擅长描绘写军中基层故事的作家张拓芜,昨(29)日清晨在家中辞世。《文讯》总编辑封德屏表示,28日她和林立青、璞月等作家才刚约张拓芜吃饭,为他庆生,说好8月农历生日时再见,「张拓芜精神看起来很好,临走前却不知为何突然很难过,哭得很伤心,没想到就听闻他过世的消息。」

张拓芜写诗也写散文,代表作《代马输卒手记》忠实呈现大时代中小民的心声,写出当时从军实况,为当时随国民政府来台的大兵们留下纪录,《我家有个浑小子》更呈现出老兵面对大陆安徽家乡人事已非,黯然回台后继续生活的心境。

作家三毛曾说,张拓芜的作品是小人物对生命真诚坦白的描述,「他的文章里,没有怨恨,没有偏激,有的只是老老实实、温柔敦厚的平静和安详。他用笔记下了那整个时代的见证。他笔下的生活,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写出来过的世界。」

封德屏表示,张拓芜个性直率,散文中诚实描写底层的人事物,「无论如何,军中文学为台湾都留下了一个世代的记忆,也影响了台湾的文学发展和过程。」

张拓芜1928年生于大陆安徽,15岁逃家从军,1949年后随国民政府来台,46岁时因中风退伍,左侧身体无法行动自如,在朋友鼓励下开始写作,以《代马输卒手记》系列描述军中生活。

作家爱亚是张拓芜的多年老友,「张拓芜出门不方便,却能单手烧得一手好菜,菜都切得整整齐齐,文坛朋友聚会后来都在他家吃饭,还有人是从早餐吃到晚餐。他烧菜都不要人帮忙,最后我们说好,他烧菜,我和三毛帮他洗碗。每次聚会都10几20人,很热闹,是文学圈的大会串。张拓芜的私房牛肉面更是诗人周梦蝶的最爱。」

作家林立青表示,张拓芜用文学补足了军队历史纪录不到的细节,「像是当兵怎么抽壮丁、军人如何去嫖妓,这些文章放到现代来看,也有如无比精采的爆料文章。他不带批判,诚实的描述他看到的底层庶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