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烏鴉上尉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去年,中國從荷蘭那裡

斥巨資訂購了光刻機

預計是2019年年初交貨

但是在2018年12月1號

荷蘭光刻機霸主ASML

卻意外著火了

不知道這台光刻機

還能不能按時交貨

提起荷蘭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

「這是一個歐洲的小國家」

但是又不知道為什麼

荷蘭在不少領域都很厲害

造光刻機世界第一

美國都沒有它牛

海底沉管技術也是第一

我們造港珠澳大橋的時候

還和荷蘭有過一段恩怨

其實,雖然從國土面積上來說

荷蘭確實是個小國家

只有兩個半北京市大小

地圖不放大一點壓根看不到

但是,荷蘭祖上也闊過

荷蘭人通過自己的奮鬥

賣鹹魚開始積攢財富

賣船、賣貨、再「賣國」

這些傳奇的荷蘭商人們

讓荷蘭一步步從一個

隨時會被潮水淹掉的小村子

成長成了全世界經濟的中心

當了幾十年的世界霸主

最鼎盛的時候

荷蘭只有100多萬人

卻壟斷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貿易

覆蓋了足足6億人

是一個讓所有人都仰視的商業帝國!

荷蘭的故事

還要從600多年前說起

那個時候的荷蘭地理位置不好

它的面積本來就不大

還有40%的國土

都低于海平面

那時候科技也不發達

有時候海上漲潮了

一個潮水就可能把荷蘭淹了

荷蘭人每天都提心弔膽的

生怕自己一覺醒來

房子就被水沖沒了

這種惡劣的環境

也不可能種小麥

農業不夠發達

自然也養活不了多少人

開局資源慘淡

要土地沒土地

家裡也沒有礦

荷蘭人只能去海邊打漁謀生

一直到14世紀的時候

整個荷蘭還都只有100萬人

也就一個市的人口

其中還有20萬都在海邊打漁

靠每年捕撈的1萬噸鯡魚

勉強維持一下生計

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冰箱

這些魚撈上來如果不趕快賣掉

過不了多久可能就臭了

這就導致荷蘭撈的鯡魚雖然好

但賣不遠,也存不起來

所以荷蘭人辛苦很多年

生意一直做不大

後來,歐洲其他國家的人

也有不少漁民

他們也派出船隊大肆捕撈

跟荷蘭人搶生意

荷蘭鯡魚就更難賣了

眼瞅著飯碗要被搶走

荷蘭開始「狂點科技樹」

一位叫「威廉姆」的漁民

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刀法

這種方法只需一刀

就能一口氣剖開鯡魚的肚子

把魚的內臟取出來

同時把魚頭去掉

然後漁民往魚肚子里撒點鹽

就能讓一條魚

最多保存一年時間

如果放在現在來看

這個「腌鹹魚」技術含量的確不高

但是在那個時候的歐洲

荷蘭漁民這一刀

直接改變了荷蘭的國運

這種自然腌制的荷蘭鯡魚

沒有什麼刺鼻的味道

買到的人拎著魚尾巴

就可以直接生吃

非常方便簡單

於是,大家都開始買這種腌鯡魚

荷蘭人很快就壟斷了鯡魚的生意

圖:荷蘭人至今仍然有生吃鯡魚的傳統

靠賣鹹魚賺了大錢的荷蘭人

很快就不滿足於賣魚了

做生意來錢多快啊

打漁什麼的簡直太low了

沒有土地也沒有礦的荷蘭人

為了賺大錢

又開始賣船、賣貨

當時恰逢15世紀地理大發現

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家

開闢了通往亞洲、美洲、非洲的航線

葡萄牙和西班牙

靠著早期的血腥掠奪

崛起成了歐洲強國

在別人忙著征服世界的時候

荷蘭商人表示對稱霸不感興趣

他們只想賣東西

賺錢賺錢再賺錢

於是,荷蘭就從葡萄牙、西班牙那裡

買了大量的

香料、珠寶、金銀、絲綢

然後靠著荷蘭的地理位置優勢

把它們倒賣到歐洲各地

返航時候

他們再把波羅的海穀物、鐵器、補給品

賣給西班牙、葡萄牙

貿易兩開花

荷蘭人生意這麼紅火

英國人都眼饞了

想搶荷蘭人的飯碗

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

比荷蘭還要好

港口比荷蘭還要多

當時,英國的土地面積

足足是荷蘭的3倍

人口是荷蘭的5倍

如果硬碰硬地競爭

荷蘭肯定競爭不過英國

要想贏過英國

一定要壓低自己的成本

於是,荷蘭人開始改造船

當時出海貿易經常碰上海盜

所以各國用的船

都是用軍艦改造一下當商船用

大炮武器什麼都留著

防止海盜來搶劫

但是荷蘭商人

是一群要錢不要命的主

他們覺得我做生意就是做生意的

這些大炮有什麼用

又不能賺錢

於是,荷蘭人設計了一款

全新的三桅帆船

為了利潤最大化

荷蘭人把船上的大炮全拆了

位置留來裝貨

同時,彈藥庫也改成貨倉

而且,因為當時各個國家

是按照甲板的面積交稅的

所以荷蘭就把甲板儘可能減窄

船艙儘可能弄大增加容量

把船整成「大肚子」

這樣的船能比英國的船

多裝好幾倍的貨

但價格卻只有英國商船的一半

這一下就降低了荷蘭人的成本

不光船隻設計很極限

荷蘭的造船業「下餃子」速度也很快

幾乎一天就能下水一艘

當時荷蘭商船數量

比英國法國蘇格蘭加起來都多

到了16世紀時候

甚至達到了恐怖的1萬艘

憑藉著領先世界的造船工業

歐洲各國都來找荷蘭買船

就連英國也不得不放下面子

把1/4的造船訂單給了荷蘭

同時,荷蘭的商人做生意

極其守信用

1598年,有一個叫做巴倫支的船長

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明明他們運的貨裡面

有藥品有食物有衣服

但是這個船長和手下的17個水手

在被困住的8個月里

寧可頂著零下40度的嚴寒

外出打獵當食物

寧可拆掉船的甲板

當柴火燒了取暖

也堅決不動客戶託付的貨物

最後,這船人死掉了8個

卻把貨物完好無損地帶回了荷蘭

送到了委託人手裡

發達的造船業、低廉的成本

守信用的商人

加上歷史潮流的機遇

使得荷蘭一躍成為海上貿易霸主

而富起來的荷蘭人

依然整天想著怎麼掙小錢錢

不關心政治

國家都富得流油了

他們也沒有推一個國王上台管理

連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都沒有

在歐洲其他強國眼裡

這荷蘭就是一隻肥羊啊

1543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

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

取得了荷蘭的控制權

但是荷蘭人完全不關心

是誰來統治自己

只知道賺錢

當菲利普二世宣布

「荷蘭是西班牙自古以來

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式把荷蘭納入西班牙版圖時

荷蘭人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當西班牙國王把他的姐姐

派到荷蘭當新總督的時候

荷蘭人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然而,後來

西班牙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打仗

導致國庫虧空很大

菲利普二世想讓荷蘭商人出錢

讓他有錢繼續去打仗的時候

荷蘭人不幹了

你可以吞併我的國家

但休想動我的小錢錢!

為了錢,荷蘭人發動了獨立戰爭

但是荷蘭全是商人

戰鬥力太差了

久經戰陣的西班牙軍隊

輕而易舉的摧毀了荷蘭的抵抗

15萬荷蘭反抗者慘遭殺害

被逼上絕路的荷蘭人

終於痛定思痛

各自為戰的北方省份聯合起來

1579年,荷蘭七個省正式組建軍事聯盟

放下各自的小算盤

還用錢拉上了西班牙的敵人

大家一起對抗西班牙

很快,在歐洲四處樹敵的西班牙人

無力維持在荷蘭的軍隊

1581年,荷蘭宣布

正式從西班牙獨立出來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

誰來當荷蘭的國王?

明明這些商人都在保家衛國中

立下了大功

管理國家名正言順

但是他們沒有人想當國王

他們只想賺錢

可是,荷蘭總得有人保護吧?

要不然西班牙又打過來咋辦?

荷蘭商人一合計

乾脆,把這個國家也賣了吧!

於是,荷蘭人就去抱英國人大腿

請求伊麗莎白女王保護他們

然而,伊麗莎白女王要的保護費

比西班牙國王還高

荷蘭商人又不高興了

我去,你們真是一個比一個會搶啊

要錢沒有,要命也不給!

於是,為了省錢

荷蘭人只好自己建立了一個

由商人統治的國家

原本,西班牙是荷蘭最大的市場

現在和西班牙鬧僵了

西班牙不讓荷蘭的商船進來

這生意做不成了

於是,荷蘭人只能想法子

把貨賣到全世界

但是哪怕一個商人再有錢

也擔負不起這麼大的開銷

於是,1602年

一群荷蘭商人一起

成立了一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大家集資了650萬

成了公司的啟動資金

同時,每個人投了多少錢都記上

公司賺了錢之後

再根據比例分紅

沒錯,世界上第一個股票

就這麼誕生了

同時,為了吸引大家都來投錢

讓公司越做越大

1609年,荷蘭人還做出了

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如果股東手頭緊

隨時可以把股票賣了換錢

於是,老百姓紛紛給公司投錢

就連阿姆斯特丹市長的女僕

也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股東

荷蘭政府豆拿了2萬5千荷蘭盾

加上各種政策的優惠

也來摻和了一把

想要賺小錢錢的荷蘭人

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了

一家龐大的公司

他們造了無數的商船

和全世界做生意

為了賺錢

他們也是什麼事都願意做

當時歐洲各國的使節

在來中國要求通商的時候

經常因為不願意磕頭

讓清朝皇帝很不滿意

唯獨荷蘭人為了賺錢

毫不猶豫地說磕就嗑

1648年,荷蘭最鼎盛的時候

他們在全世界

開了1萬5千家分店

他們奪走了葡萄牙的好望角

壟斷了非洲的貿易

他們佔據了中國的台灣

壟斷了和日本的貿易

他們佔領了巴西

壟斷了和南美洲的貿易

他們在美國東部

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市

壟斷了和美洲的貿易

這個市變成了今天的紐約

荷蘭只有150萬人

卻壟斷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貿易

覆蓋了全球足足6億人的生活

正如荷蘭博物館裡

一副叫做《阿姆斯特丹女神》的畫上

所展示的那樣

那時的荷蘭

就是全世界的經濟中心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帝國!

荷蘭人創造的很多商業玩法

到了現在,都是世界的主流

然而,世界上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

荷蘭人因為商人而崛起

卻也因為商人而衰落

很快,荷蘭碰上了後起之秀的挑戰

——英國

英國人為了搶荷蘭人的生意

主動挑起了戰爭

但是英國人沒有荷蘭人富

沒錢怎麼打仗呢?

英國人就去借荷蘭人的錢

有人說,跟荷蘭人打仗

還要借荷蘭人的錢?

荷蘭人肯借嗎?

當然肯借啊!

英國為了戰爭,發行了一個債券

拿到了阿姆斯特丹賣

收益率6%,國家擔保

荷蘭商人一看,我去

我們辛苦投資收益才4.5%

還很可能賠錢

這債券直接6%?

當然買買買啊!

就這樣,英國和荷蘭之間

出現了極其詭異的一幕:

英國一邊借荷蘭商人的錢

一邊用這筆錢拿去和荷蘭人打仗

英國人的槍炮和船隻

都是荷蘭人造的

英國人給自己的士兵發工資

發的都是荷蘭盾

荷蘭商人還美滋滋

感覺自己賺了大錢

……

幾次戰爭大小來

英國人用荷蘭自己的錢

一點一點撕碎了

荷蘭的商業帝國

慢慢建立了英國自己的貿易線

自己的銀行

家底也越來越殷實

1780年,第四次英荷戰爭開打

這時候英國不用借錢也能打仗了

英國人之前

不是發了很多債券借錢嗎?

開打之後,英國直接宣布

這些債券的利息我都不還了!

荷蘭是一個商業帝國

那時荷蘭商人手裡

全是英國的債券

荷蘭商業因此直接崩盤

英國逐漸取而代之

慢慢走上了稱霸世界的道路

而要錢不要命的荷蘭商人

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

給後人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商業不分國界

但是商人有自己的祖國

如果這都拎不清

那等待著他們的

只能是含淚退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