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日,紫禁城內熱鬧非凡,這一天,清廷舉辦了八旗選秀,滿洲正黃旗的葉赫那拉氏幸運地脫穎而出,她就是後來的舒妃。與此同時,永和宮傳出好消息,海貴人珂里葉特氏給乾隆帝生下了一位小皇子,乾隆帝龍顏大悅,將海貴人晉封爲愉嬪,並給這位小皇子取名爲永琪,永琪便是後來的五阿哥。

其實,從乾隆初年珂里葉特氏所獲得寵遇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她的出身不太好,只是一名內務府的包衣奴才。乾隆十年正月,珂里葉特氏再次獲得晉升良機,被封爲愉妃,開始步入乾隆後宮上層。

然而,從此之後,隨着令妃、舒妃等妃嬪的崛起,愉妃珂里葉特氏逐漸失去了聖寵。

不過,愉妃所生的五阿哥永琪從小聰明好學,精於騎射,語言天賦也十分優良,而且他還對天文、曆法、地理等有所涉獵,可以說是一位文武雙全、多才多藝的大清皇子。看到兒子如此優秀,相信失寵的愉妃多了一份慰藉。

乾隆二十八年,圓明園九州清晏失火,22歲的五阿哥永琪曾親自將父皇乾隆帝從大火中救出,經此一事,乾隆帝對這個兒子的好感大增,尤其是考慮到當時乾隆帝還未祕密立儲,這無疑爲永琪增加了一份砝碼。

然而,天妒英才畢竟不是一句空話。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剛被封爲和碩榮親王不久的永琪病逝於榮親王府,年僅25歲。

可能有人覺得,如果永琪沒有早逝的話,他必將是皇儲的不二之選。對此,乾隆帝在晚年也對英國使者馬爾嘎尼說過:“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 、蒙古語 、馬步 、、騎射及算法等事、並皆嫺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

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史料的話,乾隆帝並沒有將皇位傳於永琪的意思,而且他對英國使者說的也只是“頗屬意於彼”。

那麼,有何證據可以看出乾隆並不想將皇位傳給永琪呢?

第一,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葉特氏自從乾隆十年開始便失寵了,位分一直停滯不前,如果乾隆帝想將永琪立爲皇儲,那他一定會晉升愉妃的位分。事實證明,愉妃一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去世也沒能晉升位分,竟做了47年的妃,死後才享受了貴妃的待遇而已。

第二,永琪生前曾給履親王允裪穿過孝,而清朝歷代儲君是不會給親王穿孝的,乾隆帝令永琪給允裪穿孝,證明並沒有立永琪爲皇儲的意思。

第三,永琪病逝後,乾隆將其葬到了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所在的皇子墓(後稱太子陵),園寢內一共有兩塊石碑,永琪入葬後並沒有另立石碑,他的碑文竟然刻在了皇長子永璜石碑的背面,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永琪所葬之處原先葬的是永璜之子綿德福晉(和敬公主之女),可見乾隆帝對永琪的喪事不太重視,這不是一個儲君應有的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永琪病逝之前一個月(乾隆三十一年二月),他曾找來福園門外一民人爲自己剃頭,沒想到乾隆帝知道後,對總管與五阿哥諳達進行了責罰。如此,這也不是一個皇儲應該有的待遇。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大清會典》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