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保護,踏入社會闖蕩,要想讓孩子今後能出人頭地,擁有大好前程,就必須要教會孩子讀懂這兩句話: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這句話出自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名篇《三槐堂銘》,講述了名門望族三槐王氏的故事。三槐王氏一門在治學、做官等方面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而家族長久興盛不衰的祕密,正是這兩句話「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忠厚傳家遠

忠厚,是說做人要忠實厚道。待人真誠,別人才能以誠相待。古人云:「傳家有道唯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在古人的家訓中,不止一次提到,做人一定要真誠厚道,這纔是個人和家族的長久生存之道。

忠厚,要學會喫虧,懂得喫虧。喫虧是福,懂得喫虧反而是發家致富的祕訣。

有人問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教給你賺錢的祕訣了嗎?」李澤楷回答說:「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我為人處世的方法。」

而李嘉誠叮囑兒子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厚道纔是致富之道,精明不過是小聰明罷了。李嘉誠總讓別人多賺兩分,人們知道他做生意厚道,便都去找他合作。有的人牢牢抓住兩分利不放,贏了眼前的小利,卻輸掉了未來。

下面是書法名家汪開潮先生 忠厚傳家聯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書法名家汪開潮先生 忠厚傳家聯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詩書繼世長

蘇軾有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讀書不僅能夠讓人增長知識,提升能力,而且可以修身養性,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讀書多的人,在言談舉止上,舉手投足之間顯露出的氣質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中國自古以來,文人一直都被人們敬仰佩服,多讀書不僅能獲得別人的好感,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古人說:「養子莫徒使,先教勤讀書」,古人家訓中,勸誡子女讀書一直都是被重點提及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這是歐陽修教育兒子勤學苦讀的名句。

多讀書才能明理,才能學會做人,纔有能力做出一番事業,這也是中國古代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的主要原因。一個人若是沒有讀好書的毅力和能力,又談何把事情做好呢?

本幅作品是書法名家汪開潮先生的手書真跡。將本幅「忠厚傳家聯」懸掛於正廳或書房,時刻勉勵子女修身養性,刻苦讀書,作為禮品贈送更是絕佳上品!

下面是書法名家汪開潮先生 忠厚傳家聯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細節展示

書法名家汪開潮先生 忠厚傳家聯 手書真跡 實木框裱 細節展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