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被催眠师催眠,我也可以催眠自己吗?】

在我设计的催眠问卷里,不少伙伴提出了这个好奇,

想知道自己是否只能持续依赖催眠师的服务,

难道说,每次自己一陷入恐慌或焦虑时,都要依靠催眠师才能平静吗?

有没有可能透过持续练习,学会让自己情绪稳定的方式呢?

(同场加映:你对催眠感到好奇吗?欢迎留下你想知道的!

uMYjx3w.jpg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当我首次与当事人进行催眠时,

习惯花至少30分钟的时间,好好了解当事人在情绪上想获得的改变,

在时间允许的情形下,通常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催眠时,

会教当事人回家进行自我催眠,并建议他们最好每天花时间练习,

一段时间后,不只能够提升接受催眠的品质,更可能减少来预约催眠的次数!

在蓝海机构的催眠训练里,「相信每个人心中的自我疗愈力」,

是我们反复提醒学生的重点之一,

自我催眠,就是辅助当事人能有效启动自我疗愈力的一种方式,

身为催眠师,我自己也很常在生活中,透过自我催眠来学习与情绪共处~

 

 

【透过自我催眠,学习与情绪共存】

自我催眠是催眠服务项目中,除了戒烟、瘦身之外的一个重要项目,

实际进行催眠的过程里,如何运用自我催眠来涵容情绪、调整情绪,

每一次都会是针对当事人量身打造的:

「有多少个当事人,就有多少种自我催眠方式」!

(同场加映:在自己心田种下平安种子

大致上,可以简单归纳成以下三种模式:

 

1.建立防护罩,过滤情绪,建立心理界线

小方是个容易觉得紧张的人,尤其是第一年踏入职场,

办公室里快节奏的气氛,经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每当听到主管要他进去面谈时,常觉得心跳加速、呼吸困难,

持续练习建立「心灵防护罩」,他觉得坐在办公室里轻松多了,

「他们有他们的评价,我也有一套自己对工作的看法」

「犯错没有关系,修正、问人、持续学习就好了~」

在经过四次催眠后,小方整个人身上散发出自信的光彩,

在工作上遇到挑战时,也更能沈稳的应对了。

 

有些人很容易受到环境或旁人影响,使得心情七上八下的,

这时候透过催眠师的有效引导,想像在自己的心灵周围,

建立起一道有弹性的防护罩,就可以协助当事人建立清晰的心理界线,

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环境之间,拉出一道自我保护的距离,

学习区辨此刻的内心状态,真的都是自己的问题吗?还是受环境影响?

我所感受到的情绪,会不会其实背负了他人期待,

或过于敞开,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2.向下扎根,稳住自己

「经过刚刚的练习,你经验到什么?」我问小婷,

「觉得比较能感受到身体真的存在在这里,比较平静、稳定...」

原本眼神有些飘忽,面对我询问当下情绪与想法,

几乎都只能回答「不知道」的小婷,在做完自我催眠后,

慢慢能够与自己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靠近了,

「好奇怪,刚刚你念到某段话时,忽然觉得有股悲伤!为什么呢?」

「你自己觉得呢?」我看著他,没有直接回答,

「我觉得....好像是自己一直都在压抑吧!

直到刚刚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很难过,

但愿意陪伴自己后,却看见难过没有想像中得难受!」

 

情绪激烈起伏,很容易让我们的身心状态失去平衡,

有些当事人则习惯用压抑、否认的方式,

切断情绪,好让自己不会感到这么痛苦,

久了,却需要付出与自己的身心感受疏远的代价,

甚至会出现「明明没感觉,身体却出现症状」的身心反应!

透过自我催眠练习,帮助自己像是大树一样往下扎根,

除了能够协助我们稳定情绪,也能将注意力带回自己身上,

进而真实回应外在讯息,稳定、有力量,不再漂泊~

images.jpeg

3.透过呼吸,释放情绪

在自我催眠中有个简单技巧,能够协助我们释放情绪:

在吸气的时候,想像自己吸入光、爱、温暖,

吐气的时候,释放不再需要的情绪,

在一呼一吸之间,慢慢回到安稳与放松的身心状态里,

拿回心灵的主导权,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奇怪,我以前在冥想时也会做这样的练习,

可是效果好像没有你带我做的时候,这么清晰?」

阿兰平常有静心、冥想的习惯,也有一套自己释放情绪的技巧,

在第二次催眠的后半段,我带他实际进行自我催眠练习后,

他充满好奇的询问我,他平常做的冥想跟自我催眠差别在哪?

「静心、冥想跟催眠,是三个过程相似,但各有不同用途的技巧,

催眠是协助你更聚焦在内心变化的技巧,

与你习惯的放松冥想不太一样。」我这么解释,

「当然,催眠师在引导语的精致度更高,也会根据你的语言习惯调整,

这也是让你有不同经验的原因之一!」

受过良好训练的催眠师,即使只是单纯引导当事人进行呼吸练习,

面对不同个性、表达习惯的当事人,在文字上仍然会有细微调整,

就像是心理师要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对不同当事人可能会用不同的句子来说一样!

inception12.jpg

【遇到紧急情况,如何有效替自我进行催眠?】

「幽树,你上次教我的自我催眠方法,

在睡前跟搭车的时候作,效果都很好,

可是我一跟伴侣讲话,就全部都破功了...」

阿兰在第三次催眠时,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闷了两周的疑惑,

「是呀,毕竟对你来说,才正在自我疗愈的开始,

就好像是电玩里还在新手村的初心勇者,

拿刚学会的招式来打打小怪还可以,一下要挑战大魔王就可能要等等了。」

 

 

我习惯用旅行、电影、电玩等生活化的比喻来形容催眠,

上一段阿兰的提问,是许多伙伴在问卷或实际催眠中的共同疑惑,

无论是在催眠讲座、工作坊,或是催眠师的训练课程里,

我常常会强调一件事:「看清楚自己现在的位置,尊重自己的速度」,

每个人自我探索跟疗愈的经验都很独特,起步早、经验丰富的人,

就像是资深浅水客一样,扑通一声就可以潜到深水区,

自由运用那些潜意识的智慧与资源,

对于才刚开始享受浮浅乐趣的新手来说,就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摸索跟练习了,

「学了之后,就要靠你自己练习了,我也不爱一直让当事人依赖!」

这是我经常对当事人说的话。

 

持续练习,并在下一次催眠里,

透过实际运用后的经验回馈与讨论,将自我催眠的过程修得更细致,

这是自我催眠技巧得以发挥作用的一大关键,

有些具有焦虑症状、恐慌情绪的当事人,

第一次我带的方式,往往会是比较广泛、通用的版本,

目标是让当事人熟悉、好操作,能够在平日频繁练习,

之后一方面透过探索情绪背后的根源,自我催眠的指导语也会持续调整,

让当事人能在突发状况里,也能运用自如,

这些都需要当事人持续练习与讨论的合作意愿,才有办法成功!

 

 

【成为自己的催眠师,靠的是认真练习与努力】

有个隐喻故事是关于「持续」这件事:

有个80岁的老翁看到市场上聚集著一群人,非常热闹,

他努力的挤到人群前方,发现有个年轻人正表演射箭的技术,

只见年轻人搭弓射箭,连射三次,每一枝箭都命中前一枝箭的尾巴!

观众们都鼓掌叫好,年轻人脸上显得相当神气,

老翁非但没有拍手,反而大声嚷著「这也没什么神奇的」!

 

年轻人不高兴了,把背上弓箭递过去「难道你也可以办到?」

老翁笑著说,「我这老骨头了,射箭不行,但可以表演个雕虫小技!」

他放下背上的一个瓶子,瓶口大概是大拇指大小,

接著他取出一枚铜钱,中间有个比大拇指还小一点的孔洞,

他从瓶中倒出一点油来,让油从铜钱的孔洞里穿过,滴落到杓子上,

接著又用杓子将油穿越铜钱的孔落回瓶中,过程里半点油都没沾上!

年轻人看呆了,老翁只是谦虚的说:

「我在这市场卖油超过60年了,每天都在做一样的事情,

这么一点身手,也是应该的!」

q6CVn6CekaGaqA.jpg

【只要你愿意,生命就有可能不同】

「催眠的效果,来自于当事人心中的自我疗愈力」

是我服务超过100位当事人后,深深见证到的一件事,

对我来说,许多神奇案例,除了靠著催眠中充分评估与细腻陪伴,

更多时候,往往源自于当事人的愿意与持续练习自我催眠的成果!

我自己其实也是个很容易在生活中有各种情绪的人:

容易紧张、焦虑不安、怕东怕西的,也常因情绪起伏而受苦。

 

 

在这10几年来透过心理咨商、牌卡、催眠等不同的方式,

持续在生活中练习自我照顾、看见潜意识提醒的讯息,

(我几乎每天都会替自己抽牌,每几天花一点时间静心、自我催眠)

慢慢的,对情绪变化的根源看得清楚了,稳定速度也加快了,

有些伙伴佩服著我对当下情绪的看见与书写,非常细腻而深刻,

其实这都是10多年来反复练习,才逐渐累积起来的,

催眠是一种能加速自我觉察与成长的技巧,只要愿意反复练习,

我想应该不需要等到10年后才看得出效果!

(同场加映:催眠可以让我的忧郁症变好吗?

 

 

只要你愿意,在有品质的催眠师引导之下,学习几种自我催眠的方式,

不只能慢慢找到与负面情绪相处的方式,更能懂得抒压放松的好方法,

甚至这些方式也能运用在亲密关系、职场应对、增加读书与工作效率等生活层面喔!

 

本名张义平,幽树(ShoRa)是我的灵性名字,
现为启宗心理咨商所咨商心理师、
新北市国高中特约咨商心理师、咨商督导、
蓝海机构家族系统排列师与催眠疗愈师与催眠训练师、
第二届蜕变游戏专业带领教练、
心灵图卡咨询师、训练师与督导、聊心话大冒险桌游带领人。
 

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我疗愈能力,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看见并接纳自己。

 

(欢迎分享本文,让更多人认识自我催眠!

文章所有案例的个人资讯都经过改编、混入虚拟对话,

请当成方便理解自我催眠的虚拟小说,图片取自网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