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在看《非誠勿擾》的時候,美國已經沒有人看相親節目了,大家都在用Tinder上網約會。

Tinder很簡單,第一步是通過你的Facebook ID登入,裡面會顯示你的名字,照片,年齡和性取向。然後就沒有第二步了。你馬上會看到各種異性的照片,然後你僅僅只需要做一件事:如果你不喜歡這個人,你就往左劃,如果你喜歡他,你就往右劃。如果雙方都喜歡對方,你們就會互相關注,可以交流。如此簡單的一個小軟體,卻在創立一年後取得了驚人的成績:過去一年Tinder的使用者互相劃了130億次(僅僅在8月就發生了30億次);每天200萬人在上面配對成功,這是美國目前增速最快的APP。Tinder 使用者每天查看這個軟體11次,每次平均在7分鐘。

Tinder的成功有幾個原因。首先是你不會被拒絕。傳統意義的婚戀或者社交網站,你在給心儀的女性發出曖昧簡訊後,有時候會被拒絕。但是在 Tinder,只有你們互相喜歡了,才知道原來他也關注了你。所以從一開始你就在和一個對自己也有些感覺的人交流。而對於女性來說,從一開始也過濾掉了你不想收到的垃圾簡訊,因為只有你喜歡的人才能給你發簡訊。

其次,Tinder和Facebook賬戶連接,信息更真實,照片也更真實,不會有人放模特照片上去。最後,傳統的網上互聯網站一開始要花大量的時間互相郵件。而Tinder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軟體,可以更快速的通過手機溝通,也符合現在的快節奏生活文化(事實上,在美國online dating從來沒有成功過)。

如同Facebook通過大學生開始的成功一樣,Tinder於2012年的9月14日在美國排名第二的派對學校南加州大學正式推出。之後是UCLA,德州和波士頓的大學。很快一傳十,十傳百,Tinder突然間成為美國最火熱的APP。而公司的創始人Sean Rad才年僅27歲,這是一個真正有朝氣,代表著未來方向的公司。

當然,Tinder目前的問題是還沒有收入,處於風投的燒錢階段(公司也遠遠沒有上市)。CEO Sean Rad並不會通過廣告商來獲得收入。和Netflix一樣,他想要做的是平臺業務,通過付費客戶來收錢,而他們也可以給付費客戶更多的功能。通常在約會網站方面,客戶的付費滲透率會比一般的移動互聯網平臺要高。更讓人喫驚的是,目前Tinder還僅僅是一個只有11名員工的公司,卻已經創造出了約會軟體的奇蹟。而Tinder目前的發展策略也是如何在用戶數如此快速增長的同時維護好系統,建立新的系統,並且建立新的擴大用戶數量的方式。而公司年輕的CEO Rad並不關注如何獲取收入,他確信只要能夠在相親行業做到龍頭,獲取收入不是任何問題。

從我自己的觀點看,無論是否承認,許多偉大的網路社交公司都是從「約炮」開始的。當年的騰訊QQ是唯一可以根據性別,年齡,地點搜索人的聊天工具,而十多年前許多人上QQ就是為了網戀,那時也是網戀最紅火的時候。到了今天騰訊的QQ已經成為全中國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工具,騰訊也成為全中國最偉大的公司。而Facebook的崛起也是源自美國大學生 「約炮」的需求。從電影《社交網路》中可以看到,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就是希望去接近哈佛裡面的白富美們,而今天Facebook也成為了全世界最牛的社交工具。另一方面,因為年輕人的巨大社交需求,社交工具總是從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開始,然後像病毒一樣快速蔓延。從這點看,Tinder作為一個僅僅11人的公司,應該有著巨大的空間。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最牛的就是這種平臺型的公司。擁有大量的活躍用戶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護城河。對於收入來說,只要有了足夠多的客戶,賺錢不是大問題。而今天,越來越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已經放棄了廣告收入,而是轉向付費用戶,通過提高付費用戶的滲透率來提高收入,也就是智能電視 Netflix的模式。畢竟這些付費用戶能產生循環現金流,讓公司未來的收入增長具有更強的可預見性。雖然Tinder並不上市,但是從這種成功的模式看:抓住年輕人社交需求,無論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這纔是平臺型移動互聯網做大的源動力。而收入方面,新的商業模式已經開始放棄廣告,轉而做增值服務提高付費用戶比例。最後,未來殺手級的社交工具一定一定是在手機上的,這也是移動互聯網的真正核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