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新闻频道《现场》

  清明节前后,咱们很多人去扫墓,缅怀已故亲友。也就在这期间,河南安先生请求记者帮忙寻找她丈夫爷爷的墓地。为何一位河南人要来千里之外的福建,寻找亲人的墓?这其间有什么故事?

  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

  南平电视台记者 石雯佳:

  他(安先生)当时联系到我们,是希望我们能帮她找到,他爷爷的墓地,他说家里人几十年没有祭扫过这个爷爷的墓地,家里也没有人见过这个爷爷。(看手机)问她( 安先生妻子)为什么这么迟了才来找我们,她说,爸妈50多岁了,都是农民,没啥文化,不知如何下手。

  石雯佳说,安先生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他要寻找的是丈夫的爷爷--安鸿钧的墓。安先生提供了一些资料,上面显示:安鸿钧是一名军人,1962年,在南平因病去世,就葬在了南平。他去世时23岁,他的儿子,也就是求助人安先生的爸爸,还没有出生。那么从1962年到2019年,时隔58年,为何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家人才想到要寻找葬在异乡的亲人呢?

  安小光的妻子:

  我是听家里老人(公公)说的,意思是,他很小,然后他妈妈改嫁了,他就跟着两个老人(公公的爷爷奶奶)。肯定条件、经济各方面不是太好,并且以前信息没有这么发达,也不是说没想过,但是迫于生活压力吧,没有往这边想继续去每年祭祖。(全家人里要寻找爷爷,意愿最强烈的是谁)肯定是我丈夫呀。

  安女士说,她的丈夫安小光虽然从来没见过爷爷,可老爷子23年的短暂一生,却影响了他人生两次重要选择。

  求助人 安小光:

  确实他是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是2004年当的兵,我12年回来的。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去当的兵。其实我对他,我根本没有概念,我是通过我们村里面的人讲的,(爷爷)多么多么优秀,多么多么好。

  安小光说,他不了解爷爷具体的事迹,却因为爷爷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荣耀"。

  求助人 安小光:

  小时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从天上一过飞机,我们村里面人都在村口上坐着,都说你看,这谁谁谁的爷爷,开着飞机过来了。你感觉到心里面非常光荣,非常自豪,最后又说,在哪个地方当兵,当的是空军。

  从此,朴实的信念扎进安小光内心,当兵入伍成为他的理想。

  求助人 安小光:

  当时我们家还有光荣牌,确实是非常光荣,这种荣誉,对于那个年代,就是我小时候的年代来说,非常非常光荣。不是现在就是我们说金钱,跟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心理上的一种自豪。其实我当兵的时候,奶奶就跟我说,你不要去当兵了,非常苦,但是我依然是选择了。

  实现了童年的理想,安小光严格实践一名军人的使命,还上了军校。可命运却如此相似,他和爷爷一样,生了重病。

  求助人 安小光:

  因为我是在部队里边,我的脖子上,里边长了一个甲状腺肿瘤,是恶性的,然后我的脖子里边全部给掏空了。

  2009年,安小光患上甲状腺癌,治愈后,身体却不能劳累,无法进行繁重的军事训练了。这时,他做出了人生第二次重要选择。

  求助人 安小光:

  当时部队说让我留部队,我感觉到我没那个想法,我说回去看看自己能干点啥,不想给部队增添负担,也不想让战友看到我像吃白饭的人一样。我是一个什么事情我都要自己来,自力更生,从来没想过依靠谁。

  要强、独立,倔强的安小光重病后选择离开部队,他说这份倔劲,这个选择,也是来自爷爷安鸿钧。

  求助人 安小光:

  让我确定要回来的,就是因为我爷爷,我感觉他在部队当兵,不管咋说,是为国家尽忠,我既然说(生病)不能为国家效力了,我也不会替国家增添负担,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如今安小光是一名培训师,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对现状感到满足。两次重要选择造就他的人生,他愈发想要找到,影响他做出选择的爷爷,去他的坟前祭扫。由于河南与福建距离遥远,安小光一家向福建南平电视台求助。那么安小光是否能够如愿?请继续关注明晚的《现场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