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鏈接如下:

國家寶藏 第2季第2期:嶽雲鵬機智上演橘子換黃金, 劉昊然肖央聯袂演繹熱血男兒_綜藝_高清1080P在線觀看平臺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三件國寶分問題:

《國家寶藏》中胡杏兒守護的「清乾隆年間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的故事你覺得如何?

如何評價《國家寶藏》嶽雲鵬守護的「宋金項飾」的前世故事?

看了劉昊然和肖央守護的國寶「金漆木雕大神龕」的故事有何感受?


剛知道廣東省博物館參加《國家寶藏》第二季的節目錄製時,我其實是捏了把汗的。

他們的館藏文物,背後傳播價值的侷限性很是明顯。

例如,1974年出土於茂名市信宜縣的信宜銅盉,是東南沿海一帶極其罕見的三千年前的周代青銅器(一來數千年前這裡並不是主流文明盛行區域,二來廣東雨水多且酸雨問題嚴重)。但是,如果把這件青銅器拿來跟陝西、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山西、山東等地的青銅器比較,可突出展現的點面,的確是要薄弱了很多。

例如,《雪梅雙鶴圖》,明代早期花鳥畫高手邊景昭的傳世作品,但是,比起北京故宮、臺北故宮、遼寧博等所藏的精品,可突出展現的點面亦是薄弱許多。

例如,元代的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是以新疆和闐青玉立體鏤通琢成,並且圖案極為複雜,幾乎可以代表元代雕刻技藝的最高水準,但是,其所能展現的點也僅限於此,且其背後可挖掘的故事已幾不可尋。

其他的精品文物,如明代的滄海龍吟古琴、清代千金猴王硯、清代銅鍍金琺琅葫蘆式三星獻壽轉花鐘、清代《廣州港全景圖》、清代象牙雕空雕八仙福壽提樑盒,存在的問題都是類似的。

這就很尷尬了。

同樣尷尬的,還有廣東這個地方。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遠古時代,廣東留給中原人的印象是除了這裡鮮嫩的荔枝值得一喫之外,好像就是個被充軍或流放之人才不得不去的鬼地方。是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連接了長江和珠江的水系,讓五十萬漢人遷徙並開發了百越,才推動了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

而現代,坐擁豪華陣容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兩大內地一線城市(廣州、深圳)、三個自貿區(前海、橫琴、南沙)、兩個經濟強市(東莞、佛山)、兩個創新力強市(珠海、中山),而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但這個5.6萬平方公里、7000萬人口、經濟體量超10萬億元的灣區,卻給人留下了「只會賺錢」「一切向錢看」「文化沙漠」的印象。

真的是這樣麼?廣東到底是啥?真只是個荔枝好喫的地方?真只是個只會賺錢的地方?

其實,廣東是個很有趣的地方。這裡的潮汕人、客家人、廣府人,都兼有山地和海洋兩重文化,一方面,他們的思維模式重實際,輕理論,重行動,輕議論,更趨向於喜新厭舊地跟緊時代浪潮真抓猛幹,敢打敢拼。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運動、辛亥革命運動,近代中國三大石破天驚的運動都是由廣東人發起和領導的,虎門銷煙和三元里抗英,發生地也在這裡,新中國第一個留美學生、甲午戰爭後第一個剪掉辮子的,也都是廣東人。廣商、潮商、金山客,在各自的時代裏,也都是叱吒天下的主兒。為不可一世的美國修起橫貫美洲大陸的鐵路經濟大動脈的,是他們,本世紀初期撐起香港股市半壁江山的,是他們,中國第一批「個體戶」、「萬元戶」,是他們,大陸最早開辦商業銀行、超級商場、合資企業的,也是他們。

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傳統的觀念和行為習慣展現出高度的推崇與熱愛,對算命、星象、風水、占卜、財神爺、關帝、黃道吉日、博彩等表現出特殊興趣。喜歡煲湯的是他們,喜歡飲用各種中藥涼茶的,也是他們,將雕刻、刺繡、戲劇、茶點、編織、書畫、烹飪等中式傳統技藝融入生活並發揚光大的,也是他們。即便傳統紙媒日漸式微,他們也依然熱愛讀報與讀書。

所以要怎麼用三件國寶來勾勒出廣東的輪廓?這是一個很難的命題。

好在粵博做得非常非常的棒。他們成功的用一個詞濃縮了廣東的面貌和廣東人的生活史。

用胡杏兒在劇場環節裏說的臺詞來說,廣東是一扇窗

是怎樣的一扇窗呢。

古代廣東也並非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是個斷髮文身的煙瘴之地,從兩千年以前開始,它就是中國通往外國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通過這個交匯點,世界看到中國,中國走向世界。

由此,粵博順理成章地引出三件國寶來。

一方面,自1757年起,廣州便成了全國唯一海上對外通商口岸,此後數十年間,廣州成為清王朝對外貿易中心。所以,你可以在廣東,通過許多細節,窺探到中國古代商貿的繁榮和藝術成就,並同時看到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精妙之處,以及他們融合之後產生的別樣的美。

所以粵博選中了清乾隆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其實清代時廣州做的外銷畫非常非常的多,存世的精品也很多,僅僅是《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萃》一書,就收錄了來自廣州、北京的748幅外銷畫,但這件清乾隆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除了因為它大而全,還有其不可比擬的價值。這件作品,長期收藏於英國約克郡的Lascelles家族的Harewood House。這個家族的先人Henry Lascelles,曾經是東印度公司商船「約克號」的船長,他曾三度到訪廣州,對中國的風土人情有獨特的體悟。也是基於他的體悟,纔有了這件訂購的物品。所以這件國寶的誕生,本身就是很好的能展現中國清代中西商貿交流的物證。而水鄉稻作、茶葉貿易等的中國風土人情內容的寫實畫面輔以精細的西式繪畫技法的展現方式,使得這件作品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展現上也有巨大的觀賞價值。當然,對於粵博而言,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廣東人文地理中兼收並蓄的特點。

一方面,在清朝前許多許多年,廣東的海外貿易便已非常興盛,指南針的使用,使得海上貿易規模擴大。兩宋時期時,已經有七十多個國家與宋朝有海上往來。所以你可以在廣東,通過許多細節,窺探到許多外國人在中國地域上留下的印跡。

所以粵博選中了宋金項飾,這件珍品其實爭議還是挺多的,也有學者認為它其實是個腰帶(小嶽嶽在本期節目中也提到了),而且,它所體驗的價值一如前面提及的廣東省博的許多國寶一般,還是比較薄弱的。但是,這件作品是出自1987年出水的「南海一號」沉船上的,結合長度、構造等方面以及它落在甲板上這一信息大概可以估測,這條項飾的主人應該是一位外國貴賓,或者將送往中東的一位富商或國家首領,這就很有意思了。藉由南海一號的文化價值和小劇場中出海、官人下海、交易、思考等橋段的精彩演繹,廣東人文地理中由大海賦予的靈氣、勇氣、豪氣、商業之氣,便呼之欲出了。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廣東人的先祖都是移民,甚至在珠三角極其繁榮的當下,移民現象也還是廣東的一個主流文化現象。移民,本是一個極其厚重的詞,在舊時,它意味著只要人活著,就會被編織進一個活著的脈絡,無論在哪裡,在做什麼,身後總要拖著它們長長的影子。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人,生活中滿滿都是中國正統文化所塑造的精神秩序,它厚重,又溫暖,是束縛,又是依靠。當然,移民文化盛行的地方有不少。但廣東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展示地。你可以在廣東,通過許多細節,窺探到傳統的中式生活景象。

所以粵博選中了金漆木雕大神龕,這件神龕,內容人物極多,精緻無比,是目前所見神龕中最高大的,也是最精美的。儘管它的原生歷史(祠堂的具體方位、使用的家族等)幾不可考,但這也毫不影響它巨大的展示價值。廣東省博物館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一個抗戰時期的年代場景和華僑返鄉的救弟弟的故事,劇中對「大家」與「小家」的思考和取捨,不僅拔高了小劇場環節的精神境界,也突出了廣東人文地理中的宗族傳承等傳統的一面

當然,粵博的野心也不僅限於通過節目去體現廣東展示中西文化和橋樑作用的窗口作用,他們還通過巧妙設置一些細節,去衍生出不少廣東及臨近省份(福建、廣西、江西、海南)特有的文化現象和國家層面的精神意識並一一展現:例如中國製造,例如海權意識,例如下南洋的歷史,例如商幫文化,例如華僑文化,例如家風

而且,粵博還展示了文物中鮮活的一面(通過金漆木雕大神龕)。這很重要,我以前在評價《國家寶藏》第一季陝西省博物館那集的時候也曾提到過:

「對於一件所謂的國家級文物而言,重要的,除了自身過硬的做工和歷史價值,更重要的,是文物背後的傳承。

一件寶物,倘若它只能在歷史的星空裏閃閃發光,那它最多隻能被稱之為寶貝,只有它依然鮮活地活在當下,那纔有足夠的底氣被稱之為寶藏。

那些即便是文物本身被毀壞也不可能被磨滅的東西,纔是真正的寶藏。」

廣東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你能看到中國的姿態——精緻的中國、頑固的中國、流動的中國、傳承的中國、不屈的中國、強盛的中國、自信的中國。

盡精微致廣大,粵博真的做到了,鼓掌~~~

然後說說內容吧,這三件文物的小劇場和嘉賓介紹,都很務實(務實本來也就是嶺南文化的一大特點哈哈哈哈)。因為三件國寶也同文章最開始提及的那些文物一樣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內容單薄的問題,所以粵博還煞費苦心的設置了幾個鏡頭來展示粵博其他的十幾件藏品來撐了場面。基本上,一個多小時的內容裏沒有幾秒鐘的無價值的視聽語言,在「盡精微致廣大」這一點上做到近乎滿載。

在三個小劇場的故事都沒有歷史記載可依託不得不藉由編劇和演員的精彩演繹撐起來、三個嘉賓環節都缺乏重量級學界泰斗站臺的情況下實現了這一切,這很不容易。

清乾隆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這一節,胡杏兒很努力,可以看出她真的為這一次的節目付出了許多心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姑娘,語音語調上很少給人齣戲的感覺,這真的很不容易。小劇場的演繹,很搞笑。嘉賓環節裏對英國莊園中國房間的探訪,很有看點,而後展示的外銷壁紙在英國的分佈圖,也很震撼。美中不足的是胡杏兒的穿著,她本身身材挺高挑的,穿著卻顯得又些臃腫了,跟兩位嘉賓的著裝風格,也不是很搭。

宋金項飾這一節,小嶽嶽拿捏了幽默和嚴肅的分寸,不會給人以輕薄浮誇的視覺感,這很好。美中不足的是這一節的信息量,一來對宋金項飾的展示和背景介紹太少了,二來後面南海一號的延伸內容也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地方。

金漆木雕大神龕這一節,可當選為本集最佳。劉昊然和肖央,演技都很出色,這一節的故事,居然把我看哭了。劉昊然紅了的眼眶,和轉身投入戰鬥前的淡然一笑,都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小夥子真的很棒!而肖央演繹出的糾結情感,十分生動到位,讓我想起了電影《十月圍城》裏王學圻的演出。

《十月圍城》裏,王學圻飾演的李玉堂知道兒子李重光積極投身革命宣傳後,氣急敗壞地對梁家輝飾演的陳少白說,「我這把年紀了,是不是革命黨我不在乎,但我兒子絕對不能是!」這其中的心思,與肖央飾演的哥哥的心思,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視為肖央飾演的哥哥的內心寫照。

嘉賓的環節,找了一位重修韓江家廟的檳城的女士,這很意外。但這個平淡的環節,著實是把本集的主題升華了不少,這很合理,但節奏實在太平淡了。而且,這麼精緻的潮州木雕工藝作品,居然沒有展開來講(這一套完整的工藝,至今依然鮮活),稍微有點可惜。神龕在潮汕人的生活中究竟意味著什麼,其實也可以稍微再展開一下。

總體上來說,粵博在自身文物傳播價值存在侷限性且缺乏爆點的情況下,盡精微致廣大,把廣東的人文面貌勾勒得很完整,並為國家的海洋文化做了很好的註腳,真棒。

從製作團隊交出的完成度來說,我給滿分。從實際展現的文化內涵來說,我給九分(還是弱了點,但這是由廣東的歷史和人文決定的,不能怪節目組)。

又及,作為一個福建泉州人,看了這集,我其實是很自豪的。因為南海一號,雖然沉在陽江東平港附近,但其實是艘泉州特徵的木質福船,根據專家研究證實,這艘船的始發港口是來自泉州的。另外,宋金項飾的嘉賓環節裏,圖片展示的德化瓷和磁竈瓷器(南海一號的照片裡面),都來自泉州。宋元時期,泉州是國際重要的貿易港,也是中外各種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馬可波羅遊記》裏認為泉州可以與亞利山大港齊名,甚至更加宏偉。正是這座港口,宋元時期給泉州帶來了「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南宋淳祐年間,泉州人口達到了封建時代的峯值一百三十多萬,而當時,都城臨安的人口也不過百餘萬,北宋都城汴京在最繁榮時人口大約是一百五十萬。我大刺桐港輝煌如此,就問你服不服!

又又及,關於福船。這個話題在節目中沒有展開來,但事實上福船是一個很厲害的東西。尖底、有龍骨、有水密隔艙是它的主要特點。這個水密隔艙技術是中國人自己的發明,從20世紀50年代廣州出土的帶有四個隔艙的西漢木質船模和帶有三個隔艙的東漢陶製船模來看,可能早在漢代這個技術就出現雛型了。它的出現,使得福船具備了四大優勢。一來,被分隔成若干艙的船舶在航行中萬一破損一兩處,由於船舶已被分隔成若干個艙,一兩個進水的船艙不至於導致全船進水而沉沒;二來,只要對破損進水的艙進行修復與堵漏就可使船隻繼續航行;三來,在有「水密隔艙」的船舶上,貨物可以分艙儲放,便於裝卸與管理,而且在海損事故發生時,也可以盡量減少損失;四來,由於船舶被隔板層層隔斷,厚實的隔艙板與船殼板緊密釘合,隔艙板實際上起著肋骨的作用,簡化了造船工藝,並使船體結構更加堅固,船的整體抗沉能力也因此得到提高。可以說,這個技術的使用,使得中國造船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1795年,英國海軍第一次採用水密隔艙技術建造新型軍艦。1846年,英國商人又駕駛福船「耆英號」經印度洋、好望角遠赴美國紐約,又花21天時間跨越大西洋抵達倫敦。此後,水密隔艙才逐漸成為現代船舶設計中的重要結構形式。現在無論是排水量數十萬噸的油輪、航空母艦,還是潛入深海的核潛艇,內部採用的都是水密隔艙結構。當下,掌握這種福船製造技術的家族還有很多,主要集中在福建地區,主要有峯尾黃氏、深滬陳氏、漳灣劉氏、閩侯方氏、海澄鄭氏等。晉江市深滬鎮、蕉城區漳灣鎮兩地,已經把這項技術成功申報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了。而「南海一號」,也已經由深滬鎮的陳芳財老師傅按1:1比例復原仿造啦。2008年,陳芳財老師傅還督造出了仿明清福船「太平公主號」,這艘船僅憑藉海風,從廈門出發,去了香港,然後去了臺灣基隆、日本沖繩、日本橫濱、美國舊金山、美國聖地亞哥,然後又經過夏威夷、威克島、塞班島等地返回,可惜的是,快到臺灣的時候,這艘木製福船被賴比瑞亞籍的挪威公司商船「冠軍快船號」撞沉了。

又又又及,雖然金漆木雕大神龕這一節小劇場的故事是編的,但是澄海屠城是有跡可循的。1939年6月,日本軍隊先後佔領了潮州、汕頭,其後以數十人的小部隊進犯澄海(當時還是澄海縣)。澄海軍民依託縣城死戰,兩次擊退了日軍進攻,造成日軍不少傷亡。7月中旬,日軍數百人進攻澄海,澄海淪陷。之後,日本人在澄海縣城對百姓進行了屠殺,慘遭殺害的百姓多達千人。而潮汕人的抗日血性,也是有跡可循的,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光澄海縣城,就收復了四回,此足可見潮汕地區鬥爭之頑強。抗戰期間,潮汕地區先後成立了潮汕青年抗日遊擊隊、潮澄饒遊擊隊、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等,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險阻,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高舉抗日旗幟,成為廣東潮汕地區堅持抗日鬥爭的主要力量,與廣東地區的東江縱隊、瓊崖獨立縱隊、珠江縱隊等兄弟部隊一起肩負起廣東抗戰重擔,開闢華南敵後抗日戰場,有力地牽制了日偽軍數以萬計的兵力。《韓江縱隊史》甚至有「敵人在郭隴村抓了100多名婦女以供淫樂,當晚,婦女們用剪刀、菜刀殺死20多名敵軍後逃入桑浦山」「潮安湘子橋邊的橋頭鄉未及逃走的婦女均被敵人擄去,敵人強迫他們到韓江挑水洗澡以供姦淫,30多名少女少婦趁挑水之際集體投江」等體現當地血性的記載。另外,「殺敵隊」也是有原型的。當時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個縣都存在不少抗日自衛隊。今天在汕頭,大家還可以在潮陽西臚鎮鳳山莊見到當地抗日殺敵自衛中隊的舊址。還有,小劇場裏提到的「蟻光炎」,是澄海籍的商人,後來在泰國通過航運業和火礱業起家,直至當上了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抗戰爆發後,他號召華僑抵制日貨,使日泰貿易額半年間銳減一半,還興辦報紙宣傳抗日,並領導推銷抗日救國公債和進行募捐活動。1939年11月21日晚在曼谷耀華力路被刺殺。不過,小劇場裡面提及的「梨戴」「王善慈」「張忠」,以及劉昊然飾演的「陳凡」,我都不知道出處,查了資料暫時也沒有找到。

又又又又及,金漆木雕大神龕這一節,還隱約提到了陳家祠,這個點不錯。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陳家祠,是廣東七十二縣陳氏族人出資共建的一座合族祠。陳姓,是廣東地區人數最多的姓。廣東陳氏,除了來自潮汕地區的潁川陳(從閩南遷來),還有來自南雄珠璣巷等地的義門陳(源於北宋義門陳分莊、宋末戰亂遷徙、陳友諒兵敗等歷史事件)。如今的陳家祠,是廣東地區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想必很多人都去過吧。

又又又又又及,為什麼小劇場裏,肖央飾演的哥哥堅持要把劉昊然飾演的弟弟送到泰國去。除了肖央飾演的哥哥的華僑背景,還有一個背景可以提供一些解讀,那就是泰國在二戰中的態度。二戰中,日本並沒有直接進攻泰國,而是希望以泰國為跳板入侵印度和馬來聯邦,當時的泰國政府判斷「和日本友好要優於被日本徵服」。1940年6月12日,泰國與日本簽署了《日泰友好條約》。1941年12月,泰日兩國又進一步簽署了攻守同盟條約。在日本的壓力下,1942年,泰國向盟軍宣戰。同年,泰國、滿洲國、汪精衛政權加入了三國同盟條約(「非官方簽署者」)。一直到了1944年,盟軍在歐洲開闢了第二戰場,日本在太平洋也無反擊餘地,局勢的轉變和抗日情緒的日漸高漲,導致了披汶政府倒臺,泰國國內政壇逐漸倒向反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泰方隨即在翌日宣佈「泰國1942年1月25日對英美宣戰宣言無效」,泰國的「宣戰無效」宣言被同盟國承認。所以,二戰時的泰國儘管被剝削了許多資源和勞動力,還算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地方。

又又又又又又及,關於清乾隆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那節提到的用腳揉茶,你們真不要嫌棄。在揉茶機發明以前,茶農都是用腳揉茶的。而揉茶這道工序,是不可代替的,因為揉茶可以破壞茶葉中的細胞,在泡茶的時候讓茶香更好的散發出來,同時,還將鬆散的茶葉捲曲成條索。而現在,還有一些地方在製茶過程中,保留了這一傳統的做法,比如湖南安化、四川雅安、廣西梧州(當然不是全部人都這麼幹)。而且順帶一提,舊時的傳統工藝裏,不但製茶要踩,制酒也要踩(俗稱踩曲)。

又又又又又又又及,宋金項飾小劇場裏提到的甜橘子和陳皮。以新會柑為例,用新會柑皮製作的陳皮(也就是清代極其推崇的廣陳皮中的「新會皮」),味香而不苦,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這柑肉味道是又酸又澀的,並不如小劇場裏形容的那般甜而好喫,至今在新會當地,皮貴肉賤的現象依舊普遍,柑肉在許多情況下都是被捨棄掉、沒有加工價值的。由於新會陳皮的製作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所以,這裡的演繹很可能是存在問題的。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及,「韓江家廟」裏的「韓江」,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小細節,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留意到。如果你在潮汕地區旅行,從潮州的湘橋區到汕頭的龍湖區,一路上你要經過很多條大河。如果你去問老人家這些大河的名字叫什麼,他們多半隻會用一個答案來回答你——「韓江」。輾轉近百里,興許你還困在「韓江」的世界裡走不出去,是不是很有趣。其實,韓江是以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名字命名的,在這之前,韓江的名字是惡溪,《太平寰宇記》對它的評價是「其水險惡,多損舟船」,《新唐書·韓愈傳》也曾評價「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當年,韓愈上書反對唐憲宗在宮內供奉佛指舍利,令皇帝龍顏震怒,幸得裴度等人說情,他才免得一死,最終被貶到潮州任刺史。其實韓愈在潮州,總共就呆了約莫七個月的時間。但是,七個月裏,他掀起了好教崇文的風氣,又為潮汕人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於是潮州人永遠的記住了他。所以,潮州的母親河,叫韓江,舊城邊景緻優美的小山,叫韓山,就連連通外界的橋樑,也用韓愈的侄子韓湘子的名字命名了。走心的潮汕,光用眼睛看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的。這般細膩的小心思,你得自己去體會,才能挖掘到它的魅力。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及,作為一個福建人,看到粵博在節目編排上如此事無巨細,真是為福建博物院感到難過——窗口作用你們提到了(福建的窗口作用也很明顯啊),外銷畫你們提到了(福建的外銷瓷什麼的很發達啊),南海一號你們提到了(福建的古代沉船很多啊),海上絲綢之路你們提到了(泉州也是海絲的起點城市啊),外國人你們提到了(福建這點上也很有得說啊),下海你們提到了(福建也差不多啊),商幫你們提到了(閩商也有很多值得說的啊),宗族文化你們提到了(福建也是這樣的啊),家風你們也提到了(福建在這方面也做的很好啊),華僑文化你們提到了(福建也有很多華僑啊),傳統手工技藝的精湛你們提到了(福建的木雕、石雕、漆藝、陶瓷什麼的都是一絕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活化你們提到了(福建也很鮮活啊),連走私你們也不放過(這也是福建一絕啊),連口音的吐槽你們也不放過(這也是福建特色啊),你們打算讓福建博物院腫麼辦!

廣東人還真是福建人的剋星啊。


最前面更新

關於宋金項飾介紹德化窯的事,別擡槓。不是讓廣博去搶福建的東西,是從節目角都:如果要介紹南海一號,就把出水文物多介紹點。從宋金項飾起頭把其他的都說說,突顯出這次考古發掘的重要性。出水文物有德化窯的就介紹文物,又不是讓你把德化窯發展史講清,還到不了搶東西的層次。

至於出水文物籍貫是哪的,這沒轍。哪挖出來算哪,越王勾踐劍要算籍貫是浙江的,不還是在湖北躺著?

第二季兩期了,感覺都有一個問題,前世故事精彩動人,但對國寶本身的講述不夠,導致引申國從寶背後的故事時容易抻著。

上一期樣式雷涉及專業知識,上陽臺帖為名人作品,國寶本身相關建築學、書法沒提也就算了,但樣式雷有哪些建築,哪些現在還有至少可以講講吧;上陽臺帖的內容只在前世傳奇中提了一句,其他的裝裱、後人批註一字沒提(當然如果提到了估計全是黑乾隆的)。金甌永固杯涉及金銀器工藝點翠工藝啥都沒講,好在故宮這個地方本身就是底蘊,可以用故宮活動展現相關的文化。

廣博這期,前世故事哪怕是嶽雲鵬都能達到《我就是演員》的水平了,但關於國寶本身太少。外銷畫薈萃了中西方繪畫工藝,有什麼體現?大面積多幅壁畫是如何分開又如何拼接?壁畫繪畫法和傳統條屏繪畫有什麼不同?

宋金項飾能夠入選感覺和陝歷博的銀香囊,湘博的帛畫一個路數,用一件文物引出一個考古發掘。但銀香囊和帛畫本身有足夠的描述內容和歷史意義,引出何家村和馬王堆是錦上添花。宋金項飾這件本身描述太少,金屬冶煉,黃金飾品,裝扮服飾其實都可以引申,結果除了1.72米長以外連正面特寫都有限,感覺就是為了講述南海一號而選出的文物(南海一號的德化窯白瓷,龍泉窯青瓷也沒講)。並不是說這樣不好,但畢竟這個節目叫《國家寶藏》而不是《探索發現》,對國寶文物相關太少未免不和節目本身。

第三件神龕說實話之前一點沒瞭解,前世故事很動人但神龕怎麼直接引申到潮汕祠堂?陳氏後人對這件文物怎麼保護博物館又是怎麼保護的?潮汕木刻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結果文物雕刻內容工藝技術基本沒有,哪怕告訴我雕刻了什麼呢?

其實第一季也不是每一件國寶介紹詳盡,但優勢在於第一季選擇性強,基本上每一期的三件國寶表述內容和側重點不同,這樣可以滿足不同的口味。

故宮:千里江山圖介紹了青綠山水五層顏色的繪製(文物本身),然後引申中國繪畫顏料發展(歷史意義);各種釉彩大瓶介紹了17種工藝(文物本身)引申陶瓷技術(歷史意義),前兩件都是先描述文物本身再引申價值。而第三件石鼓就不再介紹文物細節而突出歷史傳承(歷史意義)。

上博:商鞅方升介紹文物的器型銘文(文物本身)引申統計學(現代啟示——統計學),緙絲介紹作品工藝(文物本身);第三件大克鼎就突出保護文物和今生傳奇(今生故事)

南博:琉璃拱門和萬國全圖引申南京城市對外交流(歷史意義+現代啟示——對外交流),磚畫就回歸文物本身雕刻內容人物和城市風貌(文物本身+歷史意義)

後面簡單寫

陝歷博:銀香囊(文物本身+考古),虎符(現代啟示——信息學),倚仗圖(文物本身+現代啟示——建築學)

鄂博:大寶劍(名人意義),秦簡(考古+歷史意義),編鐘(文物本身+歷史意義)

湘博:長沙窯(文物本身+現代啟示——對外交流),帛畫(文物本身+考古),皿方罍(今生故事)

豫博:婦好(考古),骨笛(文物本身+歷史意義——音律),銅禁(文物本身+現代啟示——那個技術我忘了叫啥了)

遼博:洛神賦(文物本身+現代啟示——漫畫),馬鐙(歷史意義),萬歲通天(歷史意義)

浙博:萬工轎(文物本身+現代啟示——民俗),七絃琴(歷史意義——音律),玉琮(考古)

我按照我的方式統計了下,重點不在於每一期都詳細講述文物,而是每一期三件文物都可以從不同角度介紹,有些介紹文物對現代技術的關係,有些介紹文物的歷史意義和價值,有些以一件文物切入引出更多故事背景。這樣每一期的看法不同,笑點淚點都有。

而第二季

故宮:樣式雷(歷史意義——建築學),上陽臺帖(名人意義),金甌(歷史意義——民俗)

廣博:外銷畫(歷史意義),宋金項飾(考古),神龕(歷史意義),才兩期六件寶物有五件是在講歷史意義多偉岸多高大,外銷畫能突出對外貿易,神龕突出民俗傳承,但對於文物本身的發掘實在有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第一季看完了,我們能回憶起這家博物館的國寶文物有多傳奇多偉大,而第二季至少廣博這期亮點全被演員搶走了。比如第一季梁家輝、黃渤是影帝級別的,演完讓人感覺到:石鼓傳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皿方罍回家艱難險阻;而第二季看完了就是:翟天臨演的真好,劉昊然演技真好。不是說演員演技有多優秀,真的是其他可以回憶的不多。

《國家寶藏》畢竟節目是以國寶為核心,不是《我就是演員》不是《探索發現》當然也不是《國寶檔案》,文物本身細節,文物的歷史意義,文物的背後的故事和文物對現代的啟示,多種內容是融合交匯的,這樣纔是第一季脫穎而出為觀眾呈現出一頓大餐。如果只側重某一因素(比如全講文物細節的《國寶檔案》,全講文物故事的《探索發現》)並非不可,但這檔節目的優勢不在,口味容易單一。

最後提一點我的看法,東西不改,微調即可。

外銷壁畫,多加上外銷畫的繪畫工藝不同突出下特色,甚至可以用於表現中西方繪畫的不同和求同存異後的成果,最後落腳在廣東對外開放的窗口中西方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的平臺,這樣就足夠了。至於國外有多少價格有多高,這本來就是外銷畫賺錢用的強調這沒啥用。

宋金項飾,本身內容有限,最簡單的方法就「走量」。南海一號出水文物好幾萬件,德化窯龍泉窯,銅錢鐵器金銀器,哪些是實用器哪些是奢飾品,從介紹出水文物品相可以引申到水下文物對文物保護影響,很自然的就能引入出水發掘的技術難度引到出水工作,這樣比乾巴巴的擺幾張文物圖片有意思的多。

大神龕這個仔細想像文物雕刻細節說不說倒還好,畢竟每一期需要有一個情感升華。這個最好是把今生故事完善下,這件國寶的傳承是怎樣的,然後由點及面擴大為潮汕人乃至海外華人的血脈傳承。其實就差一個銜接,直接從大神龕怎麼到祠堂,中間差一個過度(這點還是表揚果粒叔了,已經很努力在圓了,奈何難為無米之炊)

三件文物,一個介紹全一點,一個介紹多一點,一個介紹深一點,這期節目本可以更好


胡杏兒,穩(準備充足,底下認真做功課了);

嶽雲鵬,準(節奏把握的好,該搞笑的時候搞笑,該認真的時候認真);

劉昊然/肖央,這倆兒的表現是真「狠」(本來是看國寶的,卻意外因為他們看紅了眼眶兒)。

這一期大家都表現的好好,今天我要鉚足了勁兒誇他們!


談一下吧。

這是我第一次看國家寶藏呢。

主要是因為這一期講的是廣東省博物館,而我恰好是個廣東人。

主要講一下第三件國寶,金漆木雕大神龕。15年爸爸來廣州的時候我和妹妹帶他去了省博,當初看到這個神龕的時候特別開心的跟我爸說這是我們潮汕的。其實這些有潮汕印記的東西我們心裡都懂,但是你要我們來講他的前世今生卻沒那麼簡單,所以感激這個節目。

我問媽媽說,以前鬼子真的就會侵略到村子裡面去嗎?媽媽說,就她的家鄉,那個小村子,兩個日本兵持槍進入,整個村裡人都會躲起來。我問,為什麼大家不反抗,媽媽說,大家都怕,但是如果現在來個消息說鬼子投降了,那麼立刻大家都會起來反抗了。這也是一個奇怪而又悲哀的現象啊!

所幸,萬幸,我國強大,再也不受此辱。

演員表演真的很棒,謝謝劉昊然和肖央!


因為這期的國家寶藏提到了十三行,我恰好對他有點瞭解,就給大家寫一個科普吧。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屈大均。

這是清初屈大均在康熙年間寫的《廣東新語》中對於廣東十三行興盛外貿的描述,可見早在康熙年間廣東十三行的對外貿易就已經非常興盛了。

我們現在說起滿清,一般用閉關鎖國來形容。但在這個古老封閉的國家裡,仍有一絲對外透著光亮的門縫,那便是廣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按百度百科的說法,「創立於康熙盛世,是清政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然後「乾隆皇帝僅留粵海關一口對外通商上諭的頒布,清朝的對外貿易便鎖定在廣州十三行。」

這種說法給人的感覺是,廣州十三行的外貿之所以興盛,是因為沾了清政府政策的光。但其實不是這樣,有明以來,廣州就已經成為最為興盛的對外貿易口岸,福、泉、徽商人皆爭趨焉。

清朝的外貿政策幾經變化,也不是一開始就閉關鎖國。清朝初年自康熙平定臺灣後,海禁政策便已撤銷,對外貿易並無太多管制,廈門寧波都可以開海做生意。只因廣州外貿傳統最為深厚,地理位置又好,故各國商人多抵達廣州貿易。

清政府見有利可圖,便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設粵海關,統管廣東對外貿易。

當時已有十三行的稱呼,但其時行商不過數家,之所以稱十三,乃「沿明之習」。明末清初,對外貿易時,稱出於瓊州之貨為十三行貨。

粵海關初設,也無特許貿易之說。各家有資本都可與外商貿易,只需照章納稅即可。但做生意嘛,大家都懂的,想做大總得有一定的官方聯繫。故當時來華的英國商人,便將中國的外貿商分成了這麼幾類。

一個是王商,指的是指的是三藩王之一的尚可喜任命的一批商人。一曰總督商,指與兩廣總督府有關係的商人。還有將軍商人,這批人與廣州將軍府關係密切。最後是撫院商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廣東巡撫的白手套。

本來大家相安無事,一起在我大清的粵海關撈錢,不過因著這幾方對粵海關影響力起伏而此起彼落而已。但突然有一天,康熙四十一年,廣州廈門等地出現了一股叫做皇商的勢力,說是勢力其實只有一個人。

據英國人的記載,此人原是一名鹽官,後來因為貪污罷職。但善於鑽營,竟走了當時康熙皇太子的門路,據說給太子府獻上了四萬三千餘兩白銀,這在清初白銀未通貨膨脹前是一筆鉅款,由此獲得了專營海貿之特權。

此位皇商的姓名並未留下記載,只記載了他試圖壟斷海貿的失敗經歷。當時英國有四艘船抵達廣州,有三艘拒絕和皇商交易,並祕密與當地官商五人簽訂合同。

而當地的官商們也一同賄賂海關監督,與皇商相爭,最終申訴於總督,總督最終裁定不可由皇商壟斷。其實這事兒我猜主要原因是康熙最後廢掉了太子,所以沒壟斷成功。

但經此一役,廣州外貿商們發現了團結的力量,並於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即公曆1720年12月25日,歃血為盟,合為一體,組成公行,並訂立公行行規十三條,共同把持廣州對外貿易。

這十三條行規未見中文記錄,只有法國傳教士的記錄。內容非常有趣,規定了利潤分配、貨物分配、販賣方式以及懲罰措施,幾乎稱得上一個典型的外貿壟斷托拉斯,和壟斷資本主義有一拼,這就成了十三行的前身。

當時清廷的外貿,從明面上看,簡直是商人的天堂。稅收之低廉,我們現在人看起來簡直不可思議,進出口稅率都很低。

比方說一擔生絲,價值120-160兩,居然只收1.8兩的稅。雖然後期加了百分之六的附加稅,但在全球來說,依然低得可憐。就這麼點稅,每年都過百萬兩,可見當時廣州外貿之興盛。

但你知道的,我大清的事情從來不能從明面上看,這些可憐的稅,其實是打發朝廷的。真正交得遠比這多得多,但朝廷一分錢沒有,被上上下下都給喫完了。

當時按規矩,每船通事費要交350兩,每船丈量費要交3250兩。除此之外,還要給海關道送官禮銀。同時,送錢從官僚開始一級一級往下送,一直送到書吏、家人、通事、頭役為止。

據統計,入關各色名目的送禮,共有三十條。出關各色名目,共有三十六條。這些錢,朝廷一分都見不著。

雍正六年,雍正曾想提高一下粵海關的稅率,加百分十附加稅,結果居然鬧得廣州華洋商人聯合抗議,最後雍正讓步降到了百分六,就是因為正稅之外的錢太多了。

我們現在為什麼知道這麼詳細收禮規則呢?主要是因為乾隆年間的一個案子,這也導致了我大清徹底禁絕廣州以外的對外貿易,形成了十三行壟斷全國海貿的局面。

其實雍正年間,華洋商人抗議一事,就已使得雍正整頓粵海關,於是當時的一些正稅之外的陋規被發掘出來。

雍正一看,朝廷都沒見到錢你們使勁撈,這怎麼行呢?於是派人把這些陋規合併,稱之為歸公銀,以後這些錢直接交給朝廷,你們這些官就別想了,領點養廉銀就行了。

然而嘛,還是大家都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後的結局是,朝廷要歸公銀?交!官員不貪?不可能!商人們不僅另交了一份歸公銀,各類其他名目的貪污也沒停下來。

於是到了乾隆年間,甚至發展出了入關名目三十條,出關名目三十六的可怕局面。粵海關稅負高到嚇人。外商們不得不另找地方,寧波就成了他們的下一站。

當時英國商人中有一個比較有聲望的,名字翻譯作洪任,原名為Flint。他與江浙一帶行商郭益隆(又名郭四官)、李元祚(又名李受官)、信廷英(又名信文官)交好,於是在他的帶動下,大家紛紛去寧波貿易。

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這些商人都有個「XX官」的名字?這是因為中國自元明以後,豪富之家捐得官爵者,通常會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個「官」字,以示尊稱,主要是崇拜官本位以及對外顯示財力。後來形成文化,對外貿易商多喜歡給自己取一個「XX官」的名字和洋人交易。

回到正題,洋商們都跑去寧波了,那廣州就衰落下來了。撈不了銀子怎麼辦呢?於是粵海關便使出官面手段,讓寧波和天津等地拒絕洪任登陸交易。

洪任不得已返回廣州,盛怒之下,便向清廷遞交控訴,把我大清粵海關的破事抖了個底朝天。於是朝廷震怒,乾隆下旨並派人徹查。

當時的欽差大臣把調查結果寫了個巨長無比的摺子,事無巨細地給乾隆報告了粵海關如何撈錢的情況,我們現在才能看到當時的官員們是如何絞盡腦汁貪污受賄的。

震驚的乾隆一看,臥槽,居然有這麼多錢朝廷根本沒見著,另一方面發現,尼瑪,這個玩意已經沒治了,換誰都不行。

為了能夠把外貿之利收歸國有,於是採取了一個破罐子破摔的政策,就是禁海。把所有的外貿歸於廣州,交給十三行來做。規定洋商只能在廣州指定地點貿易,每一船進港必須有一船對應的行商對應作保交易,並細緻規定了洋商們的各類行為。

為了收稅反而要禁海,這聽起來有點荒唐,卻是有邏輯的。因為以我大清的官僚系統,正常是收不上來稅了,那只有採取不正常手段。從這點認知來講,乾隆對自己手下的官僚是個什麼德行心裡很清楚。

國家讓十三行特許壟斷,自然能讓十三行的行商獲得超額利潤。然後,朝廷直接向十三行商家攤派,跳過收稅過程中的官員上下其手。因此從專營制度開始,攤派問題就成了朝廷加在十三行身上的常例。

通常是朝廷錢多,就少攤派,缺錢就多攤派,但每年總歸是想著名目攤派。甚至皇帝們過生日,比如嘉慶過壽辰,行商們一次性就得給十萬兩。至於什麼河防、邊患啦之類的,就到處都是攤派了。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雖然行商們壟斷著全國對外貿易,但是往往也頂不住這種攤派。行商數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隨著不斷破產越來越少,道光年間都湊不齊十家了。

這些行商們,其實也蠻慘的。你想掙點銀子就不幹了,不行!一日是行商,永遠是行商。攤派必須交,得一直幹到你家破產為止,通常交不上攤派破產的結局是抄家然後發配伊犁。

當時還有一個超有趣的現象,到中國的洋商們,會借錢給一時周轉不開的行商們。廣州的行商也特別喜歡借,最後會越借越多以至破產。連借洋債,十三行都比我大清跑得快。

乾隆年間就已經有這樣的例子,最後鬧到朝廷上去,乾隆一看這也太丟人了。我堂堂天朝上國的商人居然欠洋債破產,於是他就把那兩個行商抄家並發配新疆。

這裡面的原因挺複雜的,一方面那些洋商因為政策,在廣州做生意必須有一個本地行商一對一擔保,所以不希望熟識的生意夥伴突然倒掉,加之利率也不低,所以願意放債。

另一方面,清政府限制商業,國內利率奇高,融資困難,反而英國人因為長期的資本主義發展,利率要比國內低多了。洋商看起來挺高的利率,中國商人都覺得很低,所以中國商人也願意借債。

因為攤派太重,經營有風險,到最後大多數十三行主都因為不斷地借債破產。但這其中,怡和行伍家反而逆勢而上,越來越有錢,甚至反過來放債給東印度公司。英國人估計伍家有兩千六百萬兩的身價,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據怡和行伍家後人的記載,怡和行全盛時期,各類朝廷攤派捐款「小者三四十萬,大者五六百萬」「每遇歲除家庫核存常達千萬有奇」,真真富可敵國。

這個原因呢,一方面是伍家的官方關係處得比較好,當了十三行的總商。另一方面,是比較擅長經營。伍家的當家人伍秉鑒(伍浩官)眼光非常高,不僅著眼國內,而且放眼海外,甚至投資過美國鐵路和證券,美國人還命名過一艘商船叫「浩官號」。

當時整個大清,沒有比十三行更開闊的對外窗口,沒有比伍秉鑒更有世界眼光的人。甚至可以這麼說,粵海關要比清朝中央對世界動向更清楚,十三行商人們要比士大夫們更有全球視野。

比如說,影響後世的著名歷史事件,美國獨立戰爭,就曾被當時的粵海關報給兩廣總督,並由兩廣總督報給清廷。

當時的摺子是上報嘉慶七年之後粵海關收入減少的原因,「近聞英吉利與美利堅彼此構陷,時相劫奪貨物。」

可惜當時老大帝國上上下下閉門自守,不知世界之大變。而不參與大爭之世的結果,就是列強紛至沓來,自己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前束手無策。

伍秉鑒這樣放眼全球的人才,最後的結果是參與鴉片戰爭談判聲名掃地,十三行又因為鴉片戰爭戰火而被焚燒一空損失慘重。但這並沒有打擊到十三行根基,鴉片戰爭以後,十三行還撐了相當一段時間。

真正讓十三行完蛋的,是鴉片戰爭後清廷為了彌補損失不斷加重攤派,同時大清被打開國門,十三行外貿特權丟失。最後重重壓力之下,十三行這樣一個外貿傳奇,徹底沒落,留給時代一聲嘆息。

十三行的興衰史,其實是反映了封建帝國在面對商業貿易時的無能。上下官僚除了撈錢之外,並不知如何發展貿易,也不懂放眼海外獲得增長,甚至連通過稅收讓政府合理地分享海貿利益都做不到。

至於通過商貿發展出現代資本主義,並走向工業革命和近代化,那就更是不能指望這樣的官僚體制和腐朽朝廷。

現在想想,我大清如一頭困獸,怎麼掙扎都脫不出自己的侷限,即便有一二開明之士,也無用武之地,不亡都不可能。

而廣州此地,乃是有清一代最放眼全球的地方,讓廣州成為了清末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無外乎梁啟超、孫中山這些腦後反骨的傢伙都會說一口粵語了。

PS.國家寶藏裏以《清乾隆廣州手繪農耕商貿圖外銷壁紙》這樣一件外銷壁紙為角度切入十三行的故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角度。

因為當時這些壁紙都是國內畫師針對外國人畫的外銷圖,所以呢,就運用了大量的西方油畫技法,比方說,透視、陰影這種中國畫中根本沒有的技法在當時的外銷壁紙上都有展現,這在當時還在閉關鎖國的中國是個創舉。

其中最著名的關聯昌,英文名廷呱(Tingqua),曾經是旅居澳門的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的助手,最後兩人因為市場競爭翻臉。他在廣州有一個庭呱畫室,專門畫這類外銷壁紙。

即便是後來被打開國門,其他地區的晚清畫家們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正確掌握西方技法。廣東人在這方面,算是走在全國前列。

甚至有一段時間,上海地區的晚清畫冊裏,每當畫到中國人的時候,用中國傳統的線條,畫到西洋人的時候,則突然變成了西方的陰影透視,一張圖兩張畫法,也是很有趣了。

如果把外銷壁紙放在當時的全球貿易大背景下觀察,會發現這是一個東西方文化通過貿易交流的縮影。

與外銷壁紙同一時期,日本的浮世繪藝術,也通過日本向外出口的茶葉包裝,影響了西方藝術界,著名的《神奈川衝浪裏》就是這一時期流向西方,梵高據說生前就收藏有兩百多副浮世繪。

後來外銷壁紙的衰落,是因為相機的發明,西方人再也不需要通過畫來瞭解中國,這種奢侈的定製品就走向了末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