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雲南菜很有一股成爲新晉網紅的趨勢,不約而同地走起了傣味民族風,或以匯聚八方的融合菜著稱。實際上,作爲民族衆多、物產豐饒的美食大省,雲南各個地區的飲食風格都不盡相同。

  滇中是以昆明、玉溪爲代表的漢族菜;滇西南的傣味酸辣在任何時候都令人難以拒絕;滇西北的白族生皮、諾鄧火腿能給味蕾帶來最原始的刺激;而滇東北的昭通小串、宣威火腿更是雲南一絕。

  然而,要說這些誘惑,都沒有低調的滇東南更深得我心。在雲南旅居一個多月,逐漸摸清這片區域纔是當地人公認的美味後花園。

  玉溪,雲南最“甜蜜的城市”

  從昆明出發,在進入真正地理意義上的滇東南之前,玉溪絕對值得你爲之停留一晚。愛抽兩口的人都知道,玉溪的同名香菸中華馳名,但除此之外,這座小城的甜品也堪稱雲南一絕。

  豆末湯圓,外面裹了一層黃豆粉,再加上些玫瑰醬 / 網絡

  冰稀飯,玉溪與蒙自略有不同,都很好喫 / dianping.com

  在西方的飲食論調裏,普遍認爲中國是個不太注重餐後甜食的民族,正餐之後的戛然而止,多少令人意猶未盡。

  但來到玉溪,只怕你嫌自己沒多長個專門來盛甜品的胃:冰稀飯、木瓜水、米涼蝦、豆末湯圓,都能讓人爲玉溪人創造甜品的想象力拍案叫絕。

  而其下轄的通海縣,更有甜白酒、豆末糖和通海涼糕,也把玉溪甜品推上了一個小巔峯。

  玉溪涼米線,是雲南公認涼米線最好喫的地方 / 網絡

  與涼米線的酸甜不同,鱔魚米線走的是香辣路線 / sohu.com

  可以跟甜品等量齊觀的,是玉溪的涼米線、豌豆粉和鱔魚米線。“師專和洪記的涼米線到底哪個好喫”,是玉溪人一直爭論的話題。

  在我這樣的外人看來,這種爭論多少帶有點炫耀的成分。也難怪,雖然這些小喫在昆明都能喫到,但只要看看三不五時就往玉溪跑的昆明人,就知道玉溪人的這份傲嬌,也不是沒有道理了。

  建水,沒有燒豆腐,就沒有生活

  從玉溪乘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就來到了雲南最富盛名的“豆腐之城”建水。

  20世紀初建造的臨安站 / sina.com

  建水古稱臨安,古城外至今還保留着20世紀初建造的“臨安火車站”。

  明洪武年間,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實雲南”。思鄉的江浙人便以“天堂”杭州的舊稱,來命名這個新的家園。就像歐洲移民到了北美,“新約克”(New York,即紐約)便就此誕生。

  建水的朝陽樓,是天安門的原型 / sina.com

  放在整個滇東南來看,建水的美食也稱得上是宇宙中心。包括汽鍋雞、涼勺粉、水泡梨、草芽等在內的“建水十八喫”,絕非浪得虛名,如果只能說一樣與建水人息息相關的食物,除了燒豆腐,沒有第二種可能。

  建水出產的紫陶,是做汽鍋的上等原料,因此建水的汽鍋雞也非常有名 / sina.com

  建水涼勺粉(即紅薯粉),調味極其驚豔,酸甜微辣,最適合夏天 / 西夏

  建水獨有的草芽,可炒、拌、烤,煮米線喫湯頭鮮甜 / 西夏

  豆腐好喫,離不開水質優秀。建水的豆腐,大多用西門大板井的井水來點,味道天生與衆不同。

  烤好的小豆腐,口感紮實,略帶發酵的香氣,與隔壁外韌裏嫩的石屏豆腐完全迥異。打個自己喜歡的蘸水,就能消磨掉一下午的時光。

  建水的燒豆腐,已經超越了食物本身,而兼具社交屬性 / 西夏

  對於本地人來說,圍爐烤豆腐已然超越了填飽肚子的食物屬性,而成爲一種重要的社交需求。其地位相當於潮汕人喝功夫茶,成都人約打麻將。在建水,要想“把旅行變成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豆腐攤開始。

  蒙自,過橋之鄉,“洋”味十足

  用不到一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就能從600年前的建水“穿越”到洋範兒十足的“過橋米線之鄉”蒙自。

  作爲雲南第一個開放的通商口岸,蒙自最早接納了法國人的到來。因《芳華》走紅的碧色寨火車站,也出自法國設計師之手,斑駁的黃牆和綠色的掛鐘,即便在今天看來也不過時。

  因《芳華》走紅的碧色寨火車站,已成爲人們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 ydyid

  蒙自的法式建築,讓這座城市也帶有幾分異域風情 / 西夏

  作爲紅河州的首府,如今的蒙自已不像朱自清在《蒙自雜記》中說的那樣,“城圈兒小的像個玩具”,但最精華的部分,還是圍繞南湖展開。

  法國人留下來的建築,就藏在茂密植被的眼角眉梢,信步看完,再去喫上一碗過橋米線不遲。

  與昆明的過橋米線不同,蒙自過橋米線的配料以熟食居多,點餐過程更接近於自助。看上什麼用手一指,後廚會幫你下到湯底裏,再撒上本地特有的菊花瓣,濃鬱的湯底便帶着一絲清香。

  蒙自菊花米線 / sina.com

  你若是個貪婪的覓食者,我還推薦嘗試遍佈城中的新安所小喫:蘸水卷粉、冰稀飯、雜醬米線、烤小肉串,無一失手。

  蘸水卷粉和烤小肉串 / 西夏

  如果說過橋米線的美味流傳於江湖,那麼新安所小喫則僅出沒於市井。前者滿足期待,後者給予驚喜。雙管齊下,才能讓你的蒙自之旅不虛此行。

  河口,滇越口岸的雙重生活

  滇東南的最後一站,是與越南老街接壤的河口口岸。每天早上八點,升旗儀式一結束,越南邊戴着斗笠、挑着擔子的小販,就會行色匆匆的跨過國境線,來紅河對岸做點小生意;而從中國邊出發的,則大多是閒庭信步的參團遊客。

  河口口岸風光,紅河對面就是越南 / 西夏

  雖然去過不少口岸城市,但這樣的景象卻並不多見。大多數口岸城市,更像兩國在形式上的過渡地帶,缺乏真實而活潑的生活氣息——河口顯然不在此列,它與對岸的交集,是用眼睛和舌尖都能感受到的。

  每天早上來河口上貨的越南小販,正在排隊通關 / 西夏

  老城的小街農貿市場周邊,最容易看到挑擔子的越南小販。糉粑、水果、椰絲卷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反而比躺在免稅大廳裏的菸酒茶糖更能激發人的購買慾。

  烤羅非魚、炒芭蕉花和下酒用的烤小魚乾 / 西夏

  整個雲南,沒有哪裏比河口更適合喫一頓越南菜:烤羅非魚、炒芭蕉花、香茅烤豬肉——最驚喜的莫過於燒烤攤上的越南同款烤小魚乾,微甜,下酒甚好。最後,再來一杯滴漏咖啡,讓人有種恍然置身於越南的錯覺。

  越南滴漏咖啡,在河口也非常常見 / 網絡

  雲南人不會主動告訴你滇東南有多美味,但如果你在被旅行團攻佔了的“昆大麗”之外,跟雲南人聊起這條美食線路,一定會收到不少讚許的目光和附和的迴應。

  趁春光正好,不如買張火車票,這就來把滇東南一口吃掉!

  今日作者

  西夏

  獨自行走二十餘國

  現爲美食撰稿人

  編輯 | 蟹老闆

  排版 | 小跟班

  封面圖 |來源於unsplash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chujanfu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