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唐英 邀請

西夏與南宋基本上不接壤(在南宋的北伐期間曾經打到過金夏邊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宋夏關係基本取決於金夏關係,如果金夏結盟的話,西夏對南宋就是隔絕態度,如果金夏交惡的話,西夏就會籠絡南宋。

金朝興起滅亡遼朝的時候實力強大,而在此之前的橫山戰役中西夏慘敗,有滅國之禍,對於北宋極為恐懼,所以聯絡進金朝表示歸順。金朝南侵的時候,西夏也開始騷擾北宋邊境,但是被宋軍擊退。1127年,西夏最後一次朝賀宋皇,隨即北宋被滅,西夏全面依附金朝。

1130年的富平之戰前,張浚派人聯絡西夏夾擊金軍,西夏閉門不見,但是西夏也沒有援助金朝,採取觀望態度,宋軍戰敗之後,西夏招降宋將慕洧、李世輔等人,與金朝搶地盤,被金朝擊敗,擔憂金朝報復的西夏因而再次聯絡了南宋。

紹興議和之後,西夏得知南宋沒有北伐意願,因而徹底斷絕了和南宋的關係,專心服侍金朝,暗示1142年,剛剛即位的李仁壽又派遣使者前往南宋,雖然僅此一例。除此之外,西夏曾經致書南宋的地方主官聯合圍剿吐蕃結什角部。

海陵王即位之後,金朝與西夏的關係再度緊張起來,雙方在邊境修築烽火臺和防禦工事,挖掘深溝作為國界,隨即,金朝南侵失敗,南宋發動隆興北伐,完顏雍繼承金朝帝位,為了安撫西夏,他歸還了不少夏地,於金朝與西夏的關係緩和,在南宋北伐期間,西夏沒有接受南宋的邀請。

最大的轉變發生在金朝中後期,此時西夏已經和蒙古聯合進攻金朝,為了獲得強援,西夏致書南宋的四川主帥安丙,相約聯合攻金,也就是所謂的秦鞏戰役,這也是西夏唯一一次和南宋聯合對付金朝。由於雙方的目標不一致,所以西夏沒有及時支援宋軍,這次戰役失敗了。西夏前後五次約宋攻金,僅僅一次得到響應。

最後,我還要補充一句,鴻茅藥酒必須被懲戒。


北宋和西夏纏鬥百餘年,

兩國之間始終沒有達成,類似遼、宋間《澶淵之盟》般長久和平協議。

北宋中後期,西夏已成為心腹大患。說北宋是被西夏拖垮的,也不過分。

金滅北宋,西夏還趁火打劫搶了大片土地。

南宋建立,兩國並不接壤,也中斷了聯繫。

後來複交,但關係程度已不比以前。

關於這段歷史,我在知乎連載的新書,可能會給您更好的答案。

https://zhuanlan.zhihu.com/p/86878763


謝邀,這個話題說來有些話長,因為宋夏關係時戰時和並不穩定。而要說到這一切我覺得應該要從南宋的前身北宋說起。西夏的前身是唐朝時冊封的夏州節度使,到了北宋時曾想歸順,但是由於趙光義的腦殘決策導致党項人終於決心自立門戶。所以自李元昊稱帝以後宋夏之間戰爭不斷,雖然宋朝前期敗多勝少但是由於絕對的實力擺在面前西夏即使是勝利方也只得求和。神宗收復河西後曾發動五路大軍攻夏大敗而歸但是卻為北宋末年西路軍在西夏戰場上大放異彩打下了戰略基礎。若不是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突然滅亡也許西夏早已被北宋慢慢蠶食殆盡。南宋建立後西夏一邊與南宋貿易另一方面不斷慫恿金國攻打南宋企圖挑起兩方戰爭但由於宋金議和後雙方沒有戰事發生。所以西夏只得獨自面對金國。最後在蒙古鐵騎的踐踏下化為灰燼。說到底只是一個夾縫中生存下來的小國。為了生存不得不充當起跳樑小丑的角色。然而即使西夏再寂寂無名,但是也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過自己的痕跡。


亦敵亦友,相互制約又相互抵制遼,類似三國時期


剛開始關係還算不錯,回來李元昊即位,剛即位就想建國,建國後與宋朝連年徵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