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故事在過去非常有影響力, 從前的民間故事中呂洞賓和觀音菩薩、孫悟空、關羽幾位都是登場率極高的人物。只是八仙傳說近些年缺少影視、動畫等作品演繹,顯得落寞而已。但如果去了解八仙后,你會發現這個傳說本身是很有魅力的,回溫是遲早的。

現在人們所熟知的故事《寶蓮燈》里,多認為主角劉沉香的師傅是孫悟空,其實在明朝嘉靖版本《劉錫沉香太子》故事裡,是八仙之一的鐵拐李收劉沉香為徒,呂洞賓又贈劍給劉沉香。孫悟空和華山二郎(二郎神)合著伙一同來欺負劉沉香,被八仙的徒弟給打敗了。

像這樣公然抹黑「國民英雄」孫悟空的故事,把孫悟空塑造成欺壓婦孺的壞人,劇情如果出現在中國影視劇里,可能會遭到老藝術家抗議,主創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但孫悟空和八仙並不總是敵人,許多人都知道《西遊記》大致成書於嘉靖年間,在此之前《三藏取經》的故事已經非常流行,八仙的故事亦然。當時兩組神話人物都是通俗小說與戲曲的常客。

最後在明刊百回本《西遊記》成書數十年後,吳元泰就撰寫了《東遊記》,書中仍把知名度很高的孫悟空引入,裡面出現了孫悟空大顯神通,替八仙戰敗天兵天將的情節。這種通俗故事前後相承的影響,就好像一部數十年前的經典電影,形成了一個大眾認可的IP,影響到後來眾多作品的創作。

可能百姓更喜歡看人氣角色連起來手來對抗東海龍王那樣的壞人,正是《東遊記》深入人心的原故,使八仙成員完全定型。此前民間故事取義道教上洞八仙之說,把大眾熟悉的道教傳奇人物塑造成仙人,在此前八仙的故事版本眾多,其成員說法也個不一樣,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代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

元朝已有上八仙的說法,即福、祿、壽三星,張仙、東方朔、陳摶老祖、彭祖、驪山老母。其他說法有壽星、王母、觀音、斗姆、黎山老母、聖母娘娘、金刀(原文缺一)。即東方塑、李大仙、王禪、王敖、毛遂、白猿、二郎神(原文缺一)。

說起八仙故事之演變可謂深遠流長,其中人物也不是同一個時代人,大多角色在還沒進入八仙隊伍以前就已經有眾多故事流傳於民間。最為人所熟知的呂洞賓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出生,自幼聰穎,十歲便能文,十五歲就能武,精通百家經籍。他身處於唐代藩鎮割據的年代,自不免心冷入山求道,被漢鍾離所度化成仙。

在呂洞賓故事演變期間就形成了《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呂祖參黃龍》、《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等故事,呂洞賓、黃龍禪師、白牡丹三角戀形成多個說法,一時是呂洞賓被黃龍禪師點化,一時是呂洞賓斬殺了黃龍禪師這條惡龍,道教和佛教的信徒為推崇自己的偶像對這段故事進行改編,於是呂洞賓和黃龍禪師的好壞形象被反覆更改。卻也是說呂洞賓還沒列入八仙就已經是民間故事中高人氣角色,黃龍禪師在這場改編的較量中落敗,他妖龍的形象至今已經深入人心。

到王重陽發揚全真教,把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編入全真教神話體系中,後人把王玄甫、漢鍾離、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奉為全真教北五祖,產生一種說法認為鐵拐李就是王玄甫所轉生,號稱「東華子」,也就是後來的「東華帝君」。這個神話體系跟戰國時期齊國的雲海八神、漢代的東王公傳說融合形成一派體系。王重陽傳道之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活動于山東,自然而然受當地民俗神話影響,將這個體系結合到全真教神話當中。

新加坡電視劇《東遊記》里呂洞賓的前生號稱「東華上仙」,這個名號是後世戲曲挪移到呂洞賓身上,從最初鐵拐李就是「東華子」說法看來,「東華」本該指的是呂洞賓的師公「老鐵」。鐵拐李收漢鍾離,漢鍾離收呂洞賓,這段故事到現在基本沒變,只是呂洞賓的徒弟劉海蟾已不太被人所熟知。劉海蟾也曾排入八仙之列,隨著道教故事演變,劉海蟾被擠到了下洞八仙。但很多地區文化中還堅持把他排在上洞八仙里,明《列仙全傳》用劉海蟾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蟾代替漢鍾離的,而台灣亦有用劉海蟾替代藍采和。

何仙姑是全真教神話人物,但她的起源說法更多,出生地就有七八種說法,很可能是融合各地仙姑的傳說而成的一個人物,她被編入上洞八仙的時間較晚。張果老與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一樣都是唐朝人,據張果老自稱,他是帝堯時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歲。這是非常不可信的說法,因為上古時期還不存在侍中這種官職。秦漢魏晉南北朝卻又沒有張果老的仙蹤,他自是從唐代才出現的人物無疑。

從古至今就流行一套關於泗洲城的故事,講的是水母娘娘興河水作亂,被降伏的故事,這是從《山海經》里大禹降伏水怪巫支祁的故事裡演變而來。因為戲曲的興盛使這段故事演變出多種版本,其中有一版就是張果老降伏水母娘娘的故事。其餘還有觀音菩薩、孫悟空二郎神聯手等版本。

韓湘子、何仙姑、張果老、藍采和、曹國舅的傳說都較散亂,他們在道教的地位本不如鐵拐李、呂洞賓、漢鍾離,在諸多版本傳說里時而被排擠出八仙之列,他們都是被那三人所度化,能看出八仙是一個相承的隊伍,逐漸被排出八仙的神仙到不一定是地位不足,更主要的還是他們跟此八仙沒有流派傳承。久而久之,八仙常員就定為鐵拐李、呂洞賓、漢鍾離、韓湘子、何仙姑、張果老、藍采和、曹國舅八人。

吳元泰所寫的《東遊記》對上洞八仙形象做了定型,普遍得到民間百姓認可,是因為這八個人物中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八種不同形象,這些人物原本皆是凡人,他們中彼此都有缺點,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但他們最終都積善累功,修成真仙。受八仙故事影響的民間戲曲、舞台表演、八仙板表演等都傳承至今。

進入現代,重新讓八仙故事走入大眾視野的還是1993年的香港電影《笑八仙》,故事巔峰傳統,光怪流離,除去主演鄭少秋、關之琳外,配合著吳孟達、吳君如、成奎安一同搞笑,搞笑程度並不亞於周星馳電影,而更為人所熟悉的《大話西遊》還是在兩年後才上映。後來徐錚老師也拍了一部連續劇《笑八仙》,不過徐崢老師演的呂洞賓稍微有點胖。

1998年新加坡連續劇《東遊記》在中國熱播。《東遊記》這部電視劇中新加坡四大美女中郭妃麗、鄭秀珍、林湘萍一併登場,就差一個范文芳。更是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現在大眾對八仙的認識也多來自這部電視劇影響,裡面的穿山甲和馬景濤教主飾演的呂洞賓至今還是網紅。

如果馬景濤問在場的各位對這版《東遊記》一集都沒有看過的請舉手,估計不會有一個人舉手,什麼叫國際影星?

只是在這部電視劇之後,很久沒有再有一部新作可以讓大眾喜愛,並深入到人群中形成文化現象,現在人們一談起呂洞賓還是會放出馬景濤在咆哮的劇照。所以八仙文化有一陣子冷落,但是在遊戲興起的時代,很多基於八仙文化改編的遊戲也讓很多人重新了解八仙,比如《自由幻想》手游。他們還發布了一個「八仙非遺守護人」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想讓各界人士都參與到「八仙共創」中來。所以最近網上有不少討論如何守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事情,讓人們再次重視起八仙文化發展,對這個題材進行探索後再創作。

不止追尋古代八仙故事的源頭,而是就八仙整個神話故事體系進行再創作。創作的方式可以是小說、影視劇,甚至是遊戲和漫畫都是新的方向,也更容易被新一代年輕人所喜愛。遊戲作為年輕人喜歡的形態,能夠以其為載體,自然能聯動到更多文創形態。另一方面,讓年輕人發揚自己的創意,讓這個古典故事有一些更現代的創意融入,也會從內容層面讓八仙文化繼續受到喜愛。

由此可見,要讓像八仙一樣的文化繼續火下去,必須要有順應時代的媒體和形態,更有新意趣味的內容,以及對傳統故事精神的繼承。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傳承是可悲的,擁有自己的文化就應該要有與時俱進地再創作,可以在各種領域導入八仙文化元素,讓人感受與古典不一樣的新氣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