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斯是一位虔誠佛教徒,參禪打坐是他一生的精神追求,并引導了他事業成功。

21世紀經濟報導10月9日報導,10月6日,蘋果教父喬布斯成了各大媒體以及成千上萬人微博的主角,他的離世,掀起了世界范圍的悼念潮,人們贊嘆這位“狂偉人”在IT和多媒體等領域的創意,贊美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王者之氣。但除了他給世界留下了那個被咬過一口的蘋果,我們還應當注意,喬布斯是一位“禪者”。正如加措活佛所說:“喬布斯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參禪打坐是他一生最大的精神追求,并且正向地引導了他事業的成功。”

  psu  

引導他前行的一直是內心的力量

中畢業后,喬布斯選擇了和斯坦福一樣昂貴的大學——俄勒岡的里德學院,為此父母差不多動用了全部積蓄,為他湊齊了學費。但是喬布斯不到一年就離開了學校。因為他“不清楚為什么要花光父母的積蓄學一些自己不認為有用的東西”。之后開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那里接觸了禪宗著作,并開始對此著迷。后來喬布斯去印度朝聖。兩年后回國,和沃茲一起創辦了蘋果公司。從此,禪一直伴隨著他。

宗教人關注當下,關注自己的本心,喬布斯是這一教導的優秀實踐者。從少年時對電子產品的著迷到開始創業,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引導他前行的一直是他內心的力量。“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繼續尋找,不要放棄。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在被他自己組建的蘋果公司趕出時,喬布斯感慨“我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個在一年中失去2.5億美元的人”的同時,也慶幸自己“依然熱愛曾經做過的事情”。

宗讓一個人最大程度的受益,莫過於影響一個人對生活、對命運的認識,莫過於讓人看清事物的真相,直接看透它的本質而不執著於紛繁的表象。離開蘋果后的喬布斯,用禪者的智慧解讀了這一挫折,這一解讀顯示出他異於常人的智慧:“成功的重擔被重新起步的輕松替代,對任何事情都不再特別看重,這讓我感覺如此自由,進入一生中最有創造力的階段。接下來的五年,我創立了一個叫NeXT的公司,接著又建立了Pixar,然后與后來成為我妻子的女人相愛。Pixar出品了世界第一個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它已經是世界最成功的動畫制作工作室了。”

“一個剛愎自用的喬布斯不見了”

教強調和諧,身與心、個人與社會,物質與精神,都沒有根本的二元對立,思維得法,和合萬物,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喬布斯重回蘋果后,出招解決和微軟的糾紛,再次體現了他的禪者風范。當時蘋果已瀕臨破產,正在和這個行業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微軟打著一場已長達十年的官司。喬布斯和蓋茨交談之后,雙方達成協議:微軟出資1.5億美元給蘋果,蘋果終止這場官司并且在Macintosh中安裝internet explora和OFFICE。喬布斯當眾宣布改變“要拯救蘋果,必須打敗微軟”的觀念,開始了強強合作。這一筆錢,適時地挽救了蘋果。“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如同火里蓮”,喬布斯此舉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好手”。這一和諧的觀念,也改變了喬布斯和他的合作伙伴的關係,蘋果的員工發現“一個剛愎自用的喬布斯不見了,他開始變得溫和”。

宗講究簡單。簡化我們的思維,讓它趨於直截;簡化我們的生活,減掉世俗的觀念,讓思想充滿新意。對喬布斯有過深入研究的周鴻祎認為,喬布斯一直在做減法,事實的確如此,喬布斯簡化著自己的生活(他鐘愛的黑色毛衣、體恤衫和一條藍色牛仔褲的裝扮,從來不過夜生活),也簡化著自己的產品:只生產偉大的產品。不做市場調查,也不招收顧問。從iMac、iPod、iPad到iPhone,最直觀的外觀、最簡單的操控方式、最俘獲人心的功能設計,“簡單”的征服,誕生了世界各地數億的“果粉”。

破了思維框架,排除了種種無謂的干擾,一個自在的禪者的專注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讓種種看似不可能的事成為現實。這就是創新。“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創新無極限!只要敢想,沒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維的框框吧!”

“我是誰”

宗的力量還在於讓人直面生死,讓人看清“我是誰”,看清人生的意義究竟在那里,如何生活才最有價值。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喬布斯對“成為墳墓里最富有的人”不感興趣,他關注的是一天之中是否做了有意義的事情。一位杰出的佛教大師印光法師,在自己的床頭貼上一個大大的“死”字,提醒自己時刻不忘修行。與此類似,喬布斯也時刻提醒自己死亡就在眼前。“提醒自己就要死了是我遇見的最大的幫助,幫我作了生命中的大決定。因為幾乎任何事——所有的榮耀、驕傲、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消隱,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提醒自己就要死亡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方法,用來避開擔心失去某些東西的陷阱。你已經赤裸裸了,沒有理由不聽從於自己的心愿。”2004年醫生告訴喬布斯還有三到六個月的活頭,讓他回家準備后事,但他在手術后一次又一次出現在蘋果產品發布會上。喬布斯成了“喬不死”,他把這歸功於佛教。

i-系列改變了世界,我們在享受蘋果i-系列帶來的愉悅同時,是否能夠感受到產品背后那位禪者的智慧?

(賈芳 編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