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讓人不寒而慄的一個代號。望文生義,特,特殊訓練的意思;務,特殊任務的意思。特務組織,是經過特殊訓練而執行特殊任務的一類人羣。紅軍曾有“特科”,國軍曾有“軍統”和“中統”等,都屬於這類組織,負責執行情報搜索、鋤奸、策反等特殊任務。他們要麼身手敏捷,要麼技能超衆,要麼意志堅強,要麼集各種優點於一身,出人意料之中,完成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在古代,是否也有類似組織呢?答案是肯定的。

  古代特務組織

  四千多年前就有了最早的特務

  特務幾乎是伴隨着政治與戰爭而生的,爲了保護自己,戰勝敵人,特務便成了一種特殊需要。特務往往是戰勝敵人的“殺手鐗”,打入敵人內部的定時炸彈。實際上,早在原始社會晚期的三皇五帝時期,雖然實行“禪讓制”,但並不是一片祥和,炎帝和蚩尤、黃帝和炎帝、黃帝和蚩尤都曾發生大規模戰爭。著名的涿鹿之戰與阪泉之戰就發生在那個時期,那個時期有沒有特務及特務組織,按邏輯來說是有的。但那個時代歷史久遠,無從考證。

  最早的特務記錄,發生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一個叫女艾的美女,成爲有記錄的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大禹的兒子啓破壞了禪讓制,讓中國一夜之間進入了奴隸社會,是爲夏朝。但夏啓的江山並沒有坐久,和秦朝和隋朝一樣,“兩代而亡”了。啓的兒子太康,是個昏庸無能的帝王,只知聲色酒食,享受天子的快樂,結果四夷背叛,天下大亂。有窮氏后羿趁機奪了天下,並殺死了太康。史稱“太康失國”。

  女艾

  這個后羿就是那個傳說中射箭很牛的人的後代,他的先祖曾經射落了九個太陽,從此這一支族羣皆叫后羿。不過這個后羿雖然奪了江山,但不會治理江山。他從夏朝奪取的江山很快被大臣寒浞奪走。而啓的後人少康,有復國之志,他暗自積蓄力量,並派一名叫女艾的美女打入寒浞一方內部刺探情報,以做到知己知彼。結果我們知道了,少康成功地戰勝了寒浞集團,復興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而女艾也因此成爲有記錄的第一位間諜。

  女艾只是單身一人嗎?未必。只是歷史上只留下了她一個人的名字而已。而且,這個名字也是個特務的代號。姜太公曾經留下了一部兵書《太公兵法》,又叫“六韜”,其中詳細介紹了遠古的間諜爲“遊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爲間諜”。這是間諜名稱最早的記錄,而間諜人數爲八人。

  四大美女之首是史上最著名的間諜,她靠美色滅了一國

  夏、商、周兩千多年,戰爭不斷,間諜或特務是少不了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戰爭頻發期,幾百個諸侯國最後剩下了不到十個國家,可見兼併多厲害。按孫子兵法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如何“知彼”呢?間諜或特務便是完成這一任務的執行者。

  西施

  東周時期的特務已正式有了官稱,各諸侯國依國情不同名字不同。比如晉國叫侯正,又叫侯奄、元侯,趙國、齊國、秦國叫立侯,其職能都是諜報工作,偵察敵情。這時期最著名的間諜人士是西施。春秋晚期吳越爭霸,吳國把越國給滅了。但越國在國破家亡之際,越王勾踐並未推算頹喪,而是在大臣范蠡與文種的幫助下,臥薪嚐膽。爲了復興越國,其中一個重要措施便是派美女西施打入吳國內部刺探情報。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那個沉魚便指的西施,魚見了她都羞得沉入水底,可見其美。西施的美人計果然迷惑了吳王夫差,她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讓夫差沉緬於聲色犬馬之中,消耗國力;二是不斷將吳國的機密情報送到越國,使范蠡的智謀得以發揮。越國之所以後來複國成功,勾踐的堅忍爲國、范蠡的文韜武略、文種的後勤治理、西施的情報提供缺一不可。正是因爲西施出色的情報工作,越國才做到了知己知彼,制定了正確的復國戰略。

  稱讚西施的人,稱她是絕色美女;妖魔化西施的人,稱她是“紅顏禍水”。其實西施真正的貢獻,是出色的間諜工作。她不只有美色,還有極深的間諜功夫,使夫差不疑。把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夫差這個一代雄主,不幸在西施面前,成了那個傻瓜。

  列朝列代都有特務及特務組織存在,明清最集大成者

  特務都有不同於常人的功夫,因爲他們都經過了特殊訓練。孟嘗君的門客三千,其中不乏雞鳴狗盜之徒,其實這是從一個側面說明特務的功夫各具特色。秦漢以來,每個封建王朝都有不同特色的特務組織,執行的任務大同小異,且組織化、系統化了。無非是保衛皇帝,刺探情報,執行特殊任務而已。不同的朝代,特工組織的名稱不同,漢朝時負責偵察敵情的叫“候騎”或“斥候”,他們的領導叫“候吏”,漢武帝時又發明瞭“繡衣直指”的特務組織名稱,負責督察官員,鎮壓農民起義。最出名的繡衣直指是漢武帝時期的江充,把漢武帝的太子劉據都逼反了,後來被漢武帝夷了三族。

  錦衣衛

  王莽篡漢,他手下的特務組織改了兩個字,叫“繡衣執法”,簡稱“繡衣”、“繡衣吏”。後漢三國曹操也有專業的特務組織,名叫“校事”,東吳叫“中書”、“典校”,其職能史載“上察百官,下攝羣司,官無局業,職無分限,隨愈任情,唯心所造,法造於筆端,不依科詔,獄成於門下,不服復訊”,值得關注的是,這時期已經產生了反間諜組織,名叫“刺奸屯”,屯長名叫“賊曹”。

  南北朝時期是特務組織的發展壯大期。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黑世紀”,三百多年間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戰爭,漢人差點被滅了種。戰爭爲特務的壯大起了助推劑的作用。北魏時的特務組織名叫“候官”,其專業水準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到裁撤時這支隊伍已達到一千多人。

  一代女皇武則天,創立了“察事”的內衛部門,這是由太監管理的特工組織。這個時期舉報成風,來俊臣“請君入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代。最有名的特務頭子名叫李輔國,這是一個變態的太監,他手下的特務名叫“察事廳子”、“察事廳兒”,由於這幫人出色的偵察能力,百官的所有舉動皆在其掌控之內,最後發展到連皇帝、皇后都被其威脅的程度。特務組織是一把雙刃劍,利用不好,反而會傷到自己。宋朝時的特務組織名叫“皇城司”,直屬皇帝管理,邊境的特務組織名叫“邊輔”,專業刺探軍情。

  中國古代史上最有名、最厲害、發展到頂峯的特務組織是明朝的特務組織,即“三廠一衛”,三廠是“東廠、西廠、內行廠”,一衛即“錦衣衛”。其中錦衣衛由朱元璋設立,東廠由朱棣設立,西廠由明憲宗設立,內行廠由大太監劉瑾設立。“三廠一衛”是令百官不寒而慄的所在,他們的命運掌控在這些人的手中,每天上朝的跟家人話別,不知晚上還能不能回來。

  清朝時最有名的特務機構名叫“粘杆處”,最有名的“血滴子”就是以此爲原型。其實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電視劇把他的功能神化了。粘杆處的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是雍正沒有當皇帝時設立的。粘杆實際上就是粘知了,表面上是嫌蟬叫心煩,讓侍衛們把知了粘下來,實際上是爲奪嫡設立的祕密特務組織。不過,清朝特務組織的規模,遠遠不如明朝龐大及有名。提起明朝,三廠一衛的名聲比皇帝都大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