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书荒的痛苦

大学时,有次和喜欢看网路小说的朋友聊天,聊到经常闹书荒的痛苦!(没办法,大学生有了智慧型手机后,有太多时间可以看小说了,特别是遇上某些神学课程,难免会想拿手机提振一下精神。)

那时,我和朋友都在批评网路小说的浮滥,以及精品好书的难寻,或许也不到要求精品吧!但是至少情节不要无脑开卦,各章节之间连贯性要好,安排要合理。人就是这样,好菜吃久了胃口就容易被养刁,小说看久了,眼界也会越来越高(哈哈~ 我们还真是有奥客属性)。

当年,我们只是会抱怨,但如今我比较能重新理解网路小说家的生态。

 

网路小说的生态

首先,如果在中国以网路小说家为职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要如何养活自己!

顶尖大神呼风唤雨,一人一年的产值可以亿来亿去,屌打一堆中小企业。

一流作家,赚钱养家活口,一年几百万还是有的。

二流作家就艰难许多,如果没有其他业外收入的话,基本上要养活自己都有困难。

 

除了,剧迷们会疯狂追剧之外,小说迷们也会疯狂追日更,点击数、订阅数、打赏、月票这些组成了作者的基本收入来源。

这样的生态也促使作者们无论如何,至少日更三千字以上,甚至高手们日更破万字也是经常可见。

大家如果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感觉的话,我稍微做个小比喻让大家比较好想像,基本上我们常见的书籍,一本书大概6~10万字之间,取个平均值8万好了。

日更万字的高手等于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写完一本书,一年可以出40~50本书,这样有没有很吓人!!!

 

一切都是商业模式

在这个前提之下,回过头来讨论网路小说,或许就能客观一些。作者如果为了要活下去,基本上不太可能去追求要憋3~5年写出一本传世精品。

通常是在日更不断的情形下,想办法争取更多读者的认同,简单来说如果读者群的口味挑剔程度呈现常态分布的钟型曲线,那前10%挑剔的读者,它们的需求肯定不重要,至少在这个生态底下不重要,重点是争取到60%~80%读者的认同,转化出最大的市场利益。

 

比如说这两年最顶尖(赚钱)的大神「唐家三少」,曾经日更7000字以上,持续了整整86个月(七年多),大概写了2000万字以上的网路小说。

 

先别说才华,光是这份毅力就足以吓死人了!

 

所以,回头来看我几年前我和朋友讨论的问题,答案也就清楚了,一切都是商业模式所演化(存活)出来的产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