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考古挖掘出來的不腐屍體大多都是女屍?

常看盜墓小說的朋友們都知道,古人視死如視生,死後常常將自己最珍視的寶貝帶入墳墓之中,甚至爲此不惜殘害無辜

然而,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不論多麼處心積慮搜尋來的豐厚陪葬品都會引來盜墓賊的覬覦,因此自古以來,“無不發之塚”。但也正是如此,我們才得以發現古人墓葬中的一些奇葩之物。

陪葬的圍觀羣衆

提到陪葬品,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吳王闔閭的女兒——勝玉公主。她不愧是公主,打小嬌生慣養,患有很嚴重的公主病。

《吳越春秋》中記載,有一天吳王闔閭吃一條進貢的白魚,感覺特別鮮美,就沒捨得全部吃掉,剩下一半派人送給心愛的女兒。

沒想到勝玉忽然公主病大發,勃然大怒,說你魚只剩下一半才讓我吃,這是看不起我啊!(女怒曰:王食魚辱我!)。然後,居然就當場自殺了

吳王闔閭因爲這麼一點小事失去愛女,自然痛不欲生,可能三觀都發生了扭曲。他決定要給勝玉公主搞個風光大葬,先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大造陵墓,然後把女兒生前所用的珍玩首飾、豪華傢俱連同大量金銀珠寶一起下葬,據說還給女兒帶上一把絕世名劍——盤郢,反正就是生怕塞得不夠。

可女兒生前最愛熱鬧,這怎麼在陰間實現呢?吳王闔閭想了又想,終於想出了一條毒計

話說下葬當天,送葬的隊伍在最熱鬧的集市上“舞白鶴”,還特許百姓們可以跟着送葬的隊伍去陵墓看熱鬧

圍觀羣衆一聽,都感到非常稀奇,自古陵墓都是最隱祕的地方,可這次不但讓他們隨便去看,還一路大張旗鼓的,生怕去的人少了,就紛紛跟去“開開眼界”

可是,就在這些吃瓜羣衆跟着舞白鶴的隊伍進入陵墓之後,闔閭忽然命人“發機以掩之”,發動機括把千斤墓門給落下——舞了一路白鶴的送葬隊伍,連同圍觀他們的男女老幼,就全都被關在陵墓裏頭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真是驗證了一句至理名言“好奇害死貓”

然而,盜墓賊可不管你陪葬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既然有陪葬品就免不了被盜的風險。古人爲了保護自己的墳墓不被破壞,絞盡腦汁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採取種種機關保護;有的乾脆不立墓碑、墳頭;有的什麼東西都不陪葬;也有的想靠着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奇招矇混過關。

自欺欺人的保護措施

話說三國魏明帝曹叡在位時期,魏國有個將軍叫張詹,特別害怕自己死後陵墓被盜,他的擔心很有道理,因爲他主公的爺爺曹操,就組建過專門的盜墓團伙——摸金校尉,盜掘了大量漢代古墓。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起被盜墓主的遺骨被扔的到處都是,張詹就坐立不安。後來,他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跟盜墓賊討價還價

首先,張詹故意把自己墳墓露出地表的部分營造得非常簡陋,就是個土包,周圍也不種植名貴樹木,然後在墓碑上刻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爾後人,幸勿我傷。”就是說“我這墓裏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盜墓賊兄弟就不要白費勁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招看上去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但卻很管用,在他死後的兩百多年中,他的墓地真的沒有盜墓賊光顧,估計是看這位大哥如此誠實,不好意思下手。

然而,在南北朝時期,他的墓地附近發生了大饑荒,饑民餓的實在受不了,就被迫發掘了張詹“銅鐵不入,丹器不藏”的墓,結果發現裏面全是金銀財寶、朱漆之器、玉雕玉刻之類的,原來他是墳頭燒報紙,在糊弄鬼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既然說到了陪葬品,儘管土葬已經被明令廢止,但百年之後,還是可以讓後人給地下的自己燒些東西的。

現在一些人喜歡燒大面額的紙錢,但殊不知大家都燒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陰間的通貨膨脹。所以最好還是燒些紙糊的房子、車子什麼的,這些纔是硬通貨。當然,如果擔心在下面太無聊,還可以帶一些手機、PS4、球鞋、健身器材啥的。

那麼如果換做是你,要選一件東西,你會燒些什麼呢?

選一樣你最想帶到地下的東西

經緯交織裏 一曲亞麻魂

遊子身上衣 展現中華神

好詩!好詩!

亞麻纖維是人類最早發現並使用的天然纖維,有關亞麻的發展史話,幾乎和人類的文明史齊名。亞麻是純天然纖維,由於其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和對人體無害等顯著特點,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

愛自拍的杜甫君這次爲大家甄選的就是一款中國風亞麻襯衫。面料採用法國優質亞麻,唐風設計,一秒長袖變短袖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