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變

甲申正月朔,大風霾發。癸丑,夜星入月中。

陵哭

三月,欽天監奏帝星下移,又守陵官奏孝陵夜哭。

逆臣草檄

闖賊限三月十八日抵燕都,既而如期破京師。先是,移檄遠近,中有云:「主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逆臣周鍾筆也,聞者扼腕。鍾復獻下江南之策,賊敗,潛歸南都,戮於市。

賊墓

李自成,陝之米脂縣雙泉人。祖海,父守忠,葬三峯子亂山中,山勢險惡,林木叢雜,氣概雄偉。幕府檄米脂令邊大綬掘之,以泄殺氣。先破海冢,骨黑如墨,頭額生白毛五六寸長。次至守忠冢,中蟠白蛇一,長一尺二寸,頭角嶄然,見人昂首張口無所畏,眾擊殺之。守忠骨節間色如銅綠,生黃毛五六寸長。其餘數冢,骨皆血潤,亦有生毛者。大綬有記,名《虎口餘生》,載之甚詳。

附邊大綬《虎口餘生記》一

大綬以伐闖墓故,被執期月,備嘗慘毒,卒免於難。不可謂非天幸,記中自稱再來人,蓋紀實也。程正揆(明代翰林院編修,後降清為工部侍郎)曰:闖不生,天下不亂。闖不死,天下不平。長白不令米脂,闖脈不絕。鬼神不助長白,國讎不復。斯言當已,長白脫難之前,似聞閑人聲。冥冥中呵護,容或有之。

然味其為社稷死有餘榮之言,早置死生於度外。忠肝義膽,昭然若揭,令人欽佩遲無已。(明末官僚士族無恥滑稽至此。)

邊大綬字長白,崇禎十五年做米脂縣令,受三邊總督汪喬年命令,挖掘李自成祖墳。不久後闖軍西來,邊大綬狼狽逃竄不知所蹤。後自稱被李自成捉到,但由於祖宗保佑加上自己意志力堅強,沒有被殺害,順治八年任太原知府。

永昌元年李自成在北京登基,下詔書大赦天下,因此忍常人所不能忍,在捕獲邊大綬後選擇放過他。這人卻無恥到絲毫不感念李自成的恩情,還自吹自擂赤膽忠心,不知道在闖軍手中磕了多少頭,求過多少次饒命。

聖 諭(李自成發)

吳汝義請示如何處置邊大綬一事,暫不處置,將其帶往太原,不要殺害,他犯罪在兩年以前,到太原後如何處置,再作斟酌。

永昌元年五月四日

闖賊官制

  闖賊入都五日,建設偽官。改印曰符券契章,凡四等。更定官名,六部曰六政府,內閣曰天祐殿,翰林院曰弘文院,文選司曰文詢院,巡撫曰節度使,兵備曰防禦使,六科曰諫議,御史曰直指使,太僕曰驗馬寺,尚寶曰尚璽,通政司曰知政司,佈政曰統會,主事曰從事,知府曰尹,中書曰書寫房,知州曰牧,知縣曰令,正總兵曰權,副總兵曰制,五軍府曰五軍部,守備曰守旅,把總曰守旗,餘皆如故。官服以雲為級,一品一雲,至九雲為九品。偽相牛金星所定,真槐國衣冠也。

張獻忠慘殺

獻賊窮兇極惡,千古無兩。入蜀後僭號「大西」,改元「大順」。首殺成都百姓,三日三夜始畢。次殺紳士數十萬,次殺川兵二十三萬、家口三十二萬。次屠成都府屬三十六州縣百姓,每城戶口多至千百萬,不能計數。次屠村莊百姓,老少無遺。次殺官兵十二萬餘,次殺將官五千七百餘、各官家屬一萬三千二百餘。次殺兵妻五百有餘。次殺隨徵兵共男婦五十萬。諸將報功疏又稱:平東一路,殺百姓男人五千九百八十八萬,女人九千五百萬;撫南一路,殺男人九千九百六十餘萬,女人八千六百六十餘萬;安西一路,殺男人七千九百餘萬,女人八千六百餘萬;定北一路,殺男人七千六百餘萬,女人九千四百餘萬,幼小俱不在其數也。嗚呼,何其慘也夫!上帝好生,乃生此賊,以應劫數,不然,彼蒼蒼者,豈真如醉如夢耶?縱彼兇暴,荼毒生靈,天心亦不仁甚矣。

星異

  六月,長庚見東方,光芒閃爍,或四角,或五角,中有刀劍兵馬之形。

江左稱號

  江左稱號,不過一載,而諸臣奏牘所慷慨論列者,惟申明三案始末,及廣織造、選采女,並鬻官援例等事。富家子弟,皆輦金而入。於是民間有「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之謠。逮沿江失守,或淟涊偷生,或望風驚竄,惟史公可法戰死淮南,以身殉國。餘自盡者,止張捷、楊維垣而已。二人向擯清議,而死頗烈,信乎蓋棺論定也。

給諫改節

  相傳惠給諫世揚為闖賊所得,慕其名,甚尊禮之。世揚有「天遺一老,以佐陛下」之語。給諫先朝直臣,三秦士民不敢呼姓名,稱「延安夫子」,乃脅於兇威,匍匐受偽官。嗟乎,世揚末路,乃至於此,使蚤死一二年,寧有此耶?

築城預兆

  崇禎初年,於蘆溝橋建一城,鐫四字於扉石,右曰「永昌」,左曰「順治」。不數年,闖賊偽號永昌,而我朝長驅破賊,改元順治。此城之建,若預為兆雲。

長平公主

  長平公主名徽娖,周皇后出也。甲申歲,年甫十一,下妙選良家議,降太僕公子都尉周君世顯,將築平陽以館之。無何,寇至,公主時在側,御劍親揮,傷頰斷腕。賊以貴主,授屍國戚。越五日,復甦。至是上書,欲歸空門。不許。詔求元配完婚,金田邸第,賜賚有加。僅一載,公主上仙,葬彰義門賜莊。公主雖遭喪亂,遠勝樂昌,而上之優禮稠疊,始終勿替,盛德真千古無兩。吳祭酒作詩以紀之。

旱魃

  七月,我鄉大旱,禾苗皆枯。西佘浮屠絕頂,旱魃見形,土人親見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